索爾太爾

索爾太爾

索爾太爾(Saltaire,也譯作索爾特)是英國中北部的一個世界遺產,位於西約克郡。是保留完好的19世紀中期工業城鎮典範,其布局在"花園城市"運動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裡的紡織廠、公共建築和工人住宅風格和諧統一,建築質量高超。城鎮布局至今完整地保留著其原始風貌,生動再現了維多利亞時代慈善事業的家長式統治,。 其布局和建築極好地反映了19世紀慈善事業的家長式統治,同時也反映了紡織工業在當時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索爾太爾
  • 外文名:Saltaire
  • 建立:19世紀中葉
  • 地區:英國中北部
歷史,索爾太爾的建立,索爾太爾的工人,索爾太爾遊記,印象,原因,真實性,對話,博物館,遊樂園,鬼屋,

歷史

索爾太爾的建立

19世紀中葉,紡織商人提圖斯·索爾特爵士在約克郡為其紡織工人建立了工業新村,這裡被認為是將工人從骯髒擁擠的城市貧民窟和惡劣的工作環境中解放出來,追求自然、工作、生活和諧的較早例證。
19世紀中葉,毛紡織業商人索爾特取得成功後,仍然保留著公理會教友的本性:守時、勤奮、慷慨、熱心公益。在其任市長期間,索爾特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城市排污和醫療衛生系統。儘管每天虧損達1萬英鎊,他還僱傭了100名失業工人,以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在索爾特的理念中,環境是決定人行為的重要因素。他認為解決酗酒、暴力、懶惰問題的根本方法是徹底改善低收入階層的住房、醫療和工作狀況。為此,他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
在索爾特所有的改革中,最成功、最宏偉的自然是建立索爾太爾。1851年到1876年,索爾特在25英畝的土地上創建了一個擁有22條街道、77所房舍和45所救濟院的典範城鎮,1853年在他50歲生日的時候,又在鎮上建成了一個大紡織廠。這個大紡織廠,擁有14座鍋爐,為4個蒸汽機提供動力,帶動1200架紡織機,每天生產30.000碼布。索爾泰爾的發展迅速,索爾泰爾被看成西約克郡的烏托邦,和距離幾里外的貧窮形成強烈對比。
索爾太爾面積為49英畝。街道嚴格按照幾何規劃,共有850座房子,可容納4500人。房子的大小和富麗程度根據居住者身份而不同:經理的房子半獨立,普通工人的只有一間起居室、洗滌室和三間臥室;但每個公寓都有獨立的花園、儲藏室、爐灰坑,以及水和煤氣供應。

索爾太爾的工人

索爾太爾的工人們工作時間是早6點至晚6點,其中8:00—8:30、12:30—1:30是吃飯時間。在休息時間,工人們可在風景如畫的大公園中打板球,劃出小船蕩漾在亞耳河裡;也可參加由索爾特資助的各種社團,如園藝、家禽社團等等。索爾特甚至還經常組織工人郊遊。每個退休且道德高尚的工人可以入住免租金的療養院,並可獲得每周10先令的退休金。
不過從當今的眼光來看,索爾特對工人還是過於苛刻,如反對通過禁止僱傭8至10歲童工的法案,不許工人參與工廠決策。他不僅是僱傭工人,而且要把他們當自己的孩子或者學生一樣管理。無論工人們是否喜歡那些設施,他們只能“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索爾太爾遊記

印象

這是一個建造於19世紀中期(1851-1863)的老鎮,鎮上既沒有印度餐館也沒有端著AK47的塔利班,有的只是整潔的小區,清澈的河流和雅致的庭園。鎮北部是一個巨大的工廠,威風凜凜,如同宮殿一般,人稱工業之宮,是19世紀全世界最大的工廠,上頭還有一個高大的鐘樓,看上去像是威尼斯聖馬可廣場上那個大鐘樓的翻版,顯示出這裡原來的主人是一個又有文化又有錢的人。
這個人叫提圖斯.薩爾特(Titus salt 1803-1976),他畢業於一個語法學校,卻成了毛紡織業的商人。他是個滴酒不沾,敬天畏神,而且在公眾場合會緊張得說不出話來的工業家--這種人要是生在中國就真的只能研究一輩子語法了。但令人驚呀的是,操控貿易和把握市場前景這些複雜的事對他來說就像修改病句那樣簡單,所以他很快就富甲一方。在工業革命時期,布拉德福德是世界毛紡織業的中心,薩爾特憑藉其出色的市場管理能力而當上了布拉德福德的市長,而且有了爵位--一個公關如此低能的人居然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這要是在中國,將會是多么的不可思議啊。

原因

薩爾特在功成名就之後,打算新建使用新設備的大工廠,而且也是想弄點什麼東西給子孫後代景仰崇拜,於是他認真的規劃並修建了一個自己想像中的烏托邦--索爾太爾。
索爾太爾的整個鎮子都是給工人們修的--薩爾特對工人們有著慈父般的感情,他不僅是僱傭工人,而且要把他們當自己的孩子或者學生一樣管理。工人們要住他的房子,信他的教,還要把他的話當毛主席語錄一樣恭行不渝。他不修酒吧,也不準工人們去,社區公共場所嚴禁吸菸和大聲喧譁,連公園裡玩的遊戲都得是那些中學生式的體育活動。工人們可以在河裡划船,但是為了孩子們的安全,河裡最多只能有四條船,甚至連船工號子都得是“讓我們盪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一類的歌曲,簡而言之,無論工人們是否喜歡,他們只能“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但是索爾太爾的社會福利水平是當時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房屋整潔寬敞,每間房子都有獨立的花園、水和煤氣供應,而且至少有兩間臥室,工廠工作環境也衛生整潔,社區內還有免費的圖書館和醫院,它最大的成就是每個房子的花園布局直接導致了後來花園城市概念的興起。要知道那是19世紀中期,是一個社會墮落到妓院比教堂還多的時代,一般的工人們只能無條件的受壓迫奴役,他們居住在擁擠、骯髒的街道中,破敗的木屋旁邊就是龍鬚溝,沒條件受教育,沒能力去醫院看病,街上充斥著醉生夢死的酒鬼.... 總之,在當時,索爾太爾的條件和幾公里以外的地方比起來就相當於伊甸園。

真實性

說到這裡,肯定有人要懷疑這一切的真實性:馬克思不是說了“資本來到世間,每一個毛孔里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嗎?沒錯,馬克思是說過這話,但是古人云“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當資本家有錢了,他們也會講八榮八恥。馬克思說的是當資本來到世間的時候很骯髒,但並沒說它會永永遠遠的骯髒下去--但馬克思主義者都是這么理解的。當年蘇格拉底在讀柏拉圖的早期作品時曾說:這個少年說了我多少謊言啊。如果馬克思他老人家能看到他徒子徒孫們寫的東西,恐怕也會有同樣的感慨(所以馬克思曾明確的說自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
話說回來,索爾太爾不光是為工人們建的美好家園,也是世界上最大工廠的所在地。這座工廠於1853年,薩爾特50大壽那天開工剪彩,也許雙喜臨門使他太激動了,在開工典禮上他居然做了一小段演說--似乎也是他唯一的一次。我很想知道他說了什麼,但是很顯然當時工人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宴會上的甜點、葡萄酒、烤雞腿以及牛排上面,以至於我可以精確的知道當時有320個李子布丁被吃掉卻無法知道薩爾特說的任何一個單詞。

對話

工廠很大,真的很大,看上去比白金漢宮還大,以至於一條連線利物浦和利茲的運河可以從工廠中穿過。當年原料就是從運河上運來,在工廠里加工成布料後再運出去。這個過程類似於一些肉料加工廠,進去的是活豬,出來的是香腸,當然這和大自然的做法截然相反--對於母豬來說,進去的是香腸,而出來的則是活豬。
工廠早已停工生產,但是目前還像它工作時一樣正常開門,於是我高興地過去參觀。和英國大多數的歷史建築一樣,正門不是入口,後門才是。當我在院子裡東張西望找入口的時候,一個和藹可親的老頭發現了我。
“嘿!你好。”他沖我打招呼。
“你好”
“你知道嗎?這裡是索爾太爾。”他似乎很確定我是個迷路闖進來的人。
“我知道啊。”
“噢?”他一臉驚訝“你是想來找工作嗎?”
這句話說的我很鬱悶,頻繁的出遊和頻繁的打工似乎已經造成了我和別人的意識上的混亂,有時候我去旅遊,人家當我是打工仔,而當我想去找工作的時候,人家往往會拿出恭迎日本太君的規格來招待我。
“我是來旅遊的!”我很泄氣地回答他,還給他秀了一下手裡的旅遊資料。
“來這裡...旅遊?”他目瞪口呆地重複著我的話,似乎很難把這兩個詞連貫起來。"歡迎!非常歡迎!" 他終於順暢地說了出來。
很顯然,我是他見到的第一位來這裡旅遊的人,事實上,能有人看到我來這裡旅遊,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街上幾乎一個人都沒有。
老頭兒挺興奮,手舞足蹈地跟我介紹著工廠的一些事情,詳細的好像這裡就是他家似的,事實上這裡就是他的家,工廠關門以後,一部分改建成了民居,讓工人們住了進去。托老頭的福,我終於找到了入口,工廠裡面似乎成了一個大賣場,裡面可以買書、明信片、服裝以及各種家具。房間顯得特別寬敞明亮,似乎是在告訴我這裡曾經是個多么體貼人心的工廠車間,而現在成了體貼人心的大賣場--我確實可以這么說,畢竟不是每個商場都可以擺一排長椅讓人休息的。

博物館

裡面還有個小型的博物館,可以告訴我們一些這裡的情況。首先是工廠是個蒸汽時代的產物,4個蒸汽機帶動1200台紡織機,一天可以織三萬碼布--這個工廠里冒出的蒸汽足以讓遠近居民以為狗不理來這裡開分店了,而且似乎打算做一個挑戰吉尼斯世界記錄的大蒸籠。鎮上是棋盤街,街名全是以薩爾特的妻子和他子女的名字來起的,當年的小鎮上有醫院、學校、教堂、圖書館、健身房、音樂廳、檯球館.... 總之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裡面甚至還有個科學實驗室--而且我很高興的發現它們都還健在。
這實在是件了不起的事,歷史上從來沒有勞工有這么好的機會來改善提高自己,於是很多頭腦清醒的工人把握了這個難得的機會。薩爾特肯定會為自己的工人中能出一位語言學專家而感到欣慰,一個叫沃丁頓的羊毛分類工人在圖書館裡自學成了語言學和語音學的世界級權威--這真是令人欽佩,特別是在現在這個“沒逃過課,青春就不算完整”的時代。
薩爾特用家長式的管理方法統治這個鎮子,而工人們,以及工人們的後代--現在的小鎮居民們,也都把他看成是自己的家長,從牆上近乎溢美的介紹就可以看出,這完全就是某人的孫子在介紹他的祖父。牆上薩爾特的畫像則好似達爾文和卑斯麥結合體,這位害羞的老人顯得威嚴、智慧而有長者風度。公道自在人心,做了什麼事,老百姓總會記住他的。
離開工廠,旁邊是一個花園式的教堂--其實整個鎮子就是民居和花園的結合體,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花園城市”。從教堂往北走,過了橋,是一個片巨大的花園綠地。這裡叫Roberts公園,翻譯過來是羅伯茨,但是我喜歡叫它蘿蔔絲--這樣順口一些,也更有雅趣。
地上有個牌子,上面說這裡曾經擺著兩尊大炮,是在特拉法爾加(Trafalgar)戰役中繳獲的,現在在某個博物館裡。我認為這是本地土人主動進取的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一個西約克郡的偏僻鄉村,去攻打拿破崙的帝國艦隊,並且把戰利品帶回家,這似乎不是每天都能發生的事。

遊樂園

從公園往北是個小峽谷,看起來挺荒涼,不過這裡曾經是世界上第一個遊樂園,從迪斯尼到石景山遊樂園,都得認這裡當祖宗。
遊樂園1895年開張,有一些現在看來很古老的機械遊樂設備,最主要的是個滑草道,廣告上說它是史上最瘋狂刺激的滑道。歷史和現實都證明這個廣告詞寫的很誠懇,這滑道看起來有400米長,非常陡,看著就刺激,1900年夏日的一天,當一群遊客正坐在滑車裡想過把癮的時候,纜繩斷了,一車人毫無阻礙的沖了下去,“過把癮就死”的慘劇導致了樂園的關門,不過這裡還可以看到1995年遊樂園百年大慶時的痕跡,令人驚奇的是他們居然還在拿這個滑道做廣告,這種瘋狂刺激的事不知道是哪個瘋狂刺激的遊樂園提供贊助的。
遊樂園西面有個小高地,這裡曾經是薩爾特的豪宅,這裡位置不錯,離工廠不遠卻不用擔心早上被噪音吵醒。資料顯示這裡原來是個有義大利風格的巨大石頭建築,非常奢華,用黃金和象牙做裝飾,建於1871年。薩爾特在1876年去世,他的繼承人小薩爾特在1887年44歲的時候也死在這裡。往後的繼承人沒有那份經營的能力和商業遠見,1893年,在一場商業危機中,薩爾特家族賠了很多錢,被迫賣掉了工廠。
1903年,小薩爾特的寡婦把房子賣給了一個叫蘿蔔絲的人,然後不知道為什麼這房子如貞子纏身,接連出了好幾件不祥之事,好比說一個叫蓋茨的房主運動時受傷而死,然後是一個商人,他某天回家時發現自己年青漂亮的新婚妻子正和他的一個同事在床上進行某種精彩而激烈的肉搏運動,於是他迫不及待的讓兩人見識了自己精準的射擊技巧,然後警方介入,法院認為他們三個應該在黃泉路上結伴而行。還有很多亂七八糟的事,總之只要你住進去, 準要遇到些悲慘的變故, 就算能活著出來也要缺胳膊斷腿。

鬼屋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房子在它建成不到50年的時候就以惡靈凶宅而遠近聞名:作為一個鬼屋來說它絕對算年輕有為了。1930年,它最後一次出售,我還可以看到當時這屋子的宣傳畫,月光下一個巨大陰森的石屋,讓人直覺的感到這畫裡的什麼地方藏了個吸血鬼。除了專業捉鬼隊之外,這世上似乎沒幾個人想來和午夜凶靈來場親密接觸,於是它在空了20年後被拆掉。
鬼屋和文物往往是一線之隔,這裡滿地精巧的瓷磚說明它曾經有機會當一個讓我沒錢吃午飯的收費景點,但是現在只能讓我們對那位英國貞子的絕世風華產生種種美好遐想了。
我站在這個孤寂的小丘上,回頭眺望索爾太爾的小鎮和工廠,回想起它的一切:從骯髒的剝削,到對工人們發自內心的關懷,再到工人們發自內心的崇敬;從富裕,到貧窮,再到均富;從興建,到衰敗,再到緬懷。我仿佛在欣賞一出資本主義世界風雲變幻的歷史劇。薩爾特就在這裡,像先知似的讓歷史的車輪快了那么一點點,而正是那一點點的加速,標誌這世界進入了新的時代。世界遺產,畢竟不是白叫的。
我很想知道薩爾特如果在這裡,他會對家族的百年孤寂有什麼感想,我更想知道,如果馬克思在這裡,他面對這個曾經是當年資本主義的另類,卻默示了資產階級百年興衰的小鎮,會說些什麼。
人不是神,無法看透千秋萬世,所以世界上不可能有人能預言未來而毫無差錯,也不可能有誰永遠正確。願世人都能知道,上帝給人類以智慧,是讓人去思考的,而不是盲從的。我暗暗地祈禱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