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菜製作技藝(廈門南普陀)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素菜製作技藝(廈門南普陀)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技藝
  • 國家:中國
  • 起源時間:北宋
  • 認證時間:2017年
  • 認證批次:第五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主要價值,材料,

簡介

南普陀素菜是福建省傳統名菜。出名菜餚40多種,主要原料是米麵、豆製品、蔬菜、蘑菇、木耳等。
廈門南普陀素菜講究造型、色澤和味道,大都以形態命名,不但色、香、味、形俱佳,而且每道素菜均有其各自不同之獨特口味。南普陀素菜起源於南普陀寺廟素齋,以選料嚴格,製作精細,堅持素料、素作、素名為特點,融合宮廷素菜之精細,民間素菜之天然,寺院素菜之純正,融閩南特色的素食與宗教文化信仰於一體,形成具有閩南特色的素食文化。

歷史淵源

在沒有佛教以前,中國就有素菜的記載。南普陀素菜館歷史比較悠久,至今有100年的歷史。但原來素菜館只是很簡單的供應香客來這裡拜佛後吃個齋,也就是炒個米粉、煮個豆腐湯。隨著廈門對外開放,加上整個社會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遊客、顧客的需求不斷提高,素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北宋都市出現了市肆素食,有專營食素菜的店鋪,僅《夢粱錄》中記述的汴京素食即有上百種。明清兩代是素食素菜的發展時期。尤其是到清代時,素食已形成寺院素食、宮廷素食和民間素食三大支系,風格各不相同。

基本內容

素菜製作技藝製作的出名菜餚多達40多種,主要原料是米麵、豆製品、蔬菜、蘑菇、木耳等。中國的素菜有三大流派:
第一個流派是民間素菜。民間素菜主要特點是原汁原味,用料簡單。
第二個流派是宮庭素菜。宮庭素菜的特點是製作精細。
第三個流派是寺廟素菜。寺廟素菜的主要特點是純正、純素不假。
南普陀素菜是三者兼優,具有用料樸實簡單、又有製作精細的特點。1984年香港19家新聞媒體同時報導南普陀素菜,稱南普陀素菜是一種“功夫菜”,就是說很花功夫,製作很精細。

基本特徵

吃素菜與當地的社會文明,生活水平有很大關係。過去,百姓生活主要是求溫飽,隨著溫飽問題解決了,大家就會追求健康、美容的飲食。所以素菜隨著民眾生活的需求應運而生,這是社會的需求、形勢的需要。
素菜素做、素菜素名。佛教提倡吃素菜主要就是提倡不殺生,不殺生是佛教五大戒律之一,所以吃素菜就意味著不殺生。佛教提倡不但不能有殺生的行為,而且連想殺生的念頭都不能有,如果吃素菜還要名為素雞、素鴨、素火腿,那就叫“意殺”了,意念上還存在“殺”,與佛教的教義就不一致了。所以南普陀素菜的最大特點就是素菜素做,不搞葷的造型,素菜素名,也不起葷的名字。在南普陀寺實業社的精心經營下,現在的南普陀素菜,在遵循佛教飲食傳統的同時,與時俱進,倡導科學消費、綠色消費及文化消費,它融合宮庭素菜的精細、民間素菜的天然及寺廟素菜的純正,加上清靜優雅、寬敞舒適的獨特環境,形成獨具詩情、景意、禪味、時尚的健康、科學的素食文化。
菜名也頗高雅,如“半月沉江”、“南海金蓮”等等。美味的菜餚和美麗的菜名相映成輝,一道菜一個雅名,可以說是神韻高雅,詩情畫意。據說當年(1962年)郭沫若來這裡品嘗素菜時,曾把“當歸麵筋湯”改為“半月沉江”。這些命名,即形象又貼切,充滿詩情、景意、禪味。

主要價值

南普陀素菜即講究色、香、味、形、神、皿,又注重質、養、聲、境,色彩悅目、味美可口、清鮮超逸、韻致高雅。充分展現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素食文化的悠久底蘊。吃素菜與當地的社會文明,生活水平有很大關係。過去,百姓生活主要是求溫飽,隨著溫飽問題解決了,大家就會追求健康、美容的飲食。所以素菜隨著民眾生活的需求應運而生,這是社會的需求、形勢的需要。

材料

主要原料是米麵、豆製品、蔬菜、蘑菇、木耳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