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紕 pī pí bǐ
“糸”與“比”聯合起來表示“絲繩散開、復原為等長的單股線”。本義:絲繩、麻布等散開,分解成諸多等長的單根纖維。
基本信息
部首:糹 部外筆畫:4 總筆畫:7
筆順編號:5511535 四角號碼:2211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7EB0
基本字義
pī ㄆㄧ
1.布帛絲縷等破壞散開:線~了。把這一團毛線~開。
其它字義
①pí ㄆㄧˊ
②bǐ ㄅㄧˇ
古代中國西北少數民族所織的獸毛布。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房脂切《集韻》《韻會》頻脂切,𠀤音毗。《爾雅·釋言》紕,飾也。《詩·鄘風》素絲紕之。《箋》素絲為縷,以縫紕旌旗之旒縿。
又《集韻》平祕切,音備。《正韻》毗意切,音避。義𠀤同。
又《集韻》賔彌切,音𤰞。《正韻》蒲糜切,音皮。緣也。《禮·玉藻》縞冠素紕。《注》緣邊也。
又《廣韻》符支切《集韻》頻彌切,𠀤音陴。義同。
又《廣韻》匹夷切《集韻》篇夷切,𠀤音批。《禮·大傳》五者一物紕繆。《注》紕繆,猶錯也。
又《玉篇》紕,纇也。
又《廣韻》繒欲壞也。
又《增韻》繒疏也。
又《集韻》蒲眠切,音蹁。《說文》紕,氐人𦇧也。
又《集韻》補履切,音比。義同。
又《廣韻》昌里切,音齒。績薴一紕。出《新字林》。 《集韻》或作𦀘。
說文解字
【卷十三】【糸部】紕
說文解字注
氐人懧也。氐人所織毛布也。周書伊尹為四方獻令。正西以紕罽為獻。後漢西南夷傳。冄駹夷能作毞毲。毞卽紕也。華陽國志同。禮記用紕為紕繆字。從糸。毛似糸。故從糸。比聲。讀若禹貢玭珠。卑履切。十五部。亦平聲。玭珠見玉部注。
詳細字義
一 pī ㄆㄧ <名>
1. 疏忽;謬誤 [mistake]
2. 如:
紕越(過失,錯誤);
紕妄(謬誤虛妄);
紕戾(
訛錯;不合情理);紕亂(錯亂);
紕僻(錯誤)。
3. 通“
妣 ”。已故的母親 [deceased mother]
自傷紀考紕。——《金廣延母徐氏紀產碑》
詞性變化 <動>
1. 布帛、絲縷等破壞披散 [dishevel]。如:
紕疏(布帛經緯鬆散);
紕薄(布帛之類絲縷稀疏);
紕縵(經緯稀疏的帛);
紕纇(布帛等織物稀疏而有毛病。猶言次品);
紕軟(稀疏柔軟)
2. 另見pí
常用詞組
[careless mistake;small accident] 因疏忽而產生的錯誤疏漏
[mistake] 差錯,謬誤
二 pí ㄆㄧˊ 〈名〉
(
形聲。從糸,比聲。本義:
緣飾;邊緣) 同本義 [edge with lace,border,etc.]
從糸,比聲。謂氐所制毛布。——《
說文》。按,此字本當訓“緣”也。
紕,緣也。——《廣雅》
詞性變化 〈
動〉 1.在衣冠或旗幟上鑲邊 [rim with lace]
素絲紕之。——《詩·鄘風·乾旄》
紕以
爵韋六寸。——《
禮記·雜記》。注:“在旁曰紕。”
2.另見 p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