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紐扣現象
- 運用:中國製造業的“中國製造”特點
-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 所屬地區:中國
浙江造,中國文化產業該如何創新?,
浙江造
“浙江制”造時廉價的代名詞
小小的紐扣曾代表了“浙江製造”的一個時代,相對於老工業基地以“重、大”為特點的製造業,“輕、小”曾把“浙江製造”的牌子打到了國內外。
從皮革、玩具、紐扣、拉鏈、打火機到低壓電器,浙江傳統的製造業中大多是這些許多地方不屑於生產的簡單小商品。而事實上,浙江現有產業群的競爭力中的相當一部分來源集中在低成本競爭優勢上,小商品的低價格與大批量讓浙江人贏得了大市場。
一些學者認為,小是浙江製造業的優勢,一個紐扣成本2分錢,只要賣0.1元,利潤率就是400%。據浙江省有關部門統計,溫州家庭企業一年平均投入一元產出可達10元,而不少大的國有製造企業投入10元,卻只能掙一元。
“將來繼續造小的還是學造大的,無論是政府還是學者中都有爭議。”浙江省委黨校教育長盛世豪說,“輕與小都不是問題,消費品市場的需求源源不斷,關鍵是檔次低。”“浙江製造”與生俱來的價廉物美特點,其背後隱藏的是產品屈居國際市場垂直分工的末端,只能分得國際市場最單薄的利潤份額。而過於低廉的價格,在國際市場上又屢招傾銷之嫌。其結果就是,占有產品研發和銷售優勢的成熟企業分享了“浙江製造”的勞動力成本優勢與絕大部分利潤。
中國文化產業該如何創新?
根據《瞭望》新聞周刊2009年4月的調查獲悉,在文化製造業領域,近兩年來也出現了缺乏自主品牌、只出口“零件”、“為別人作嫁衣”的情況,這被稱作文化產業的“紐扣現象”:如由外國演藝公司聯繫的中國節目出國演出,只拿到相當於票房幾十分之一的演出費……專家提醒說,文化產業同樣需要儘快實現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在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下,改變國內文化產業的“紐扣現象”到了需要破題的時候。
很多中國觀眾可能想不到,《人猿泰山》、《玩具總動員》、《鐘樓怪人》這些大家熟悉的好萊塢動漫影片,都曾在深圳等地加工完成後期製作。專家介紹說, 靠拿訂單做加工一度成為國內大多數動漫製作公司的主要業務。不止動漫,在其他領域,多數中國文化企業都有過貼牌經歷,或者仍在做貼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