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頓節(納頓)

納頓節

納頓一般指本詞條

納頓是青海省民和縣三川地區土族人民為祛病消災、驅邪納吉、祈福祈願、酬神還願而進行儺舞(會首舞)和儺戲(面具舞)表演的廟會。

每年農曆七月十二日至九月十五日,三川及其周邊地區以土族為主體、少部分藏族和漢族民眾參與的以二郎神及其他神靈為祭拜對象的慶典儀式,被土族人稱為“納頓”節,被藏族、漢族人稱為“七月會”。在節慶儀式中,土族人以表演“會手舞”、“莊稼其”、“五將”、“三將”、“關王”、“五官”、“殺虎將”等摺子,藏族、漢族人以向神靈獻祭,來實現凡俗與神聖的溝通,達到酬神祈福的目的。“納頓”節形成了“一廟一會”或“兩廟一會”的組織形式與水排輪值制度。“納頓”節調適著鄉民生活節律,維繫著鄉土社會秩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納頓節
  • 人群範圍:土族
  • 別稱:七月會、納頓會、土族廟會
  • 釋義:廟會、儺戲
  • 開始時間:農曆七月十二日
  • 結束時間:農曆九月十五日
  • 稱號:世界上最長的狂歡節
土族分布,地理環境,簡要介紹,起源傳說,主要活動,傳承價值,

土族分布

土族是我國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之一。在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中,土族人口為192568人。居住在青海、甘肅、雲南和貴州。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是最大的土族聚居區。主要分布在加定、五十、東山、東溝、丹麻、紅崖子溝、松多、城關、台子、五峰、東和等鄉鎮。青海省民和縣的土族,主要分布在中川、官亭、峽口、前河、甘溝、杏乃、川口、滿坪等鄉鎮,以中川、峽口為最多。青海省大通縣的土族,主要分布在遜讓、寶庫、多林、西山、青林、城關、青山、斜溝、東峽等地。縣境位於湟水以北,祁連山南麓。甘肅省天祝縣境內的土族,主要分布在天堂、朱岔、古城、石門等鄉。積石山的土族,分布在大河家等地;卓尼的土族,主要分布在康多地區。青海省同仁縣的土族,分布在隆務河中游的年都乎、吳屯、郭瑪日、尕灑(沙)日、妥(脫)加等村莊。青海省樂都縣的土族,主要分布在湟水以北的達拉共和地區。門源縣的土族,主要分布在縣境東部大通河北岸的克圖地區。
除上述地區外,雲南省和貴州省各有二千多土族人;青海省的烏蘭、貴德、西寧、平安、湟中、湟源,甘肅省的臨夏、永靖、肅南、武威、永登等縣市散居著少量土族人。

地理環境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位於青海省東北部,湟水北岸,祁連山東南麓,境內山川相間,地勢北高南低,有海拔4242米的高山地區,也有海拔2200—2500米的川水地區。青海省民和縣土族地區,在黃河北岸,民和縣南,地勢北高南低,海拔1720—1200米。主要分為上川、中川和下川三塊平川,統稱為三川地區。三川北面大多為山巒起伏,溝壑縱橫的淺山區,而沿河川水地區,則土地平坦,耕地成片,氣候溫和。青海省大通縣的土族地區,位於湟水以北,祁連山南麓。四周崇山環繞,境內河流密布。

簡要介紹

納頓節是土族人民最重要的文化娛樂盛會,也是他們訪親探友,相互交流生產、生活經驗,學習和傳播新思想、新知識的大好時機。對於情竇初開的青年男女而言,納頓則成為他們尋覓知音的天賜良緣。
一年一度的納頓是以各個村社為主體的群體活動。可由一村單獨舉行,亦有兩村聯合舉行,直至農曆九月十五止,由東向西,最後回到中心地區而結束,最為常見的是兩村聯合,一村充當“主人”,而另一村為客,兩村男性排成長列,扛著各色彩旗,敲鑼打鼓,高呼“大好!”在主方村外麥場上會合,是最熱烈最令人激動的時刻:幾十面大鼓被擂得震天響,伴隨著沉穩有力的鼓聲,會手們閃騰跳躍,在粗獷的高呼聲襯托下,表現出健與美的雄姿。隊伍一到麥場,拉開了納頓的序幕。會手舞首先開始了,這是由四五十人參加的大型舞蹈。老幼按順序排列,舞在最前面的是身著長衫,手執扇子的老人,他們往往是納頓的組織者和納頓舞蹈的傳人。別看他們年過花甲,銀須垂胸,可跳起舞來,卻還是那么從容自如,步履強健。手持各色彩旗的年輕人和拿著柳條的孩子們依次跟在後面,他們擺動身子,左騰右挪,繞場而舞。舞蹈的動作雖然不太複雜,但整齊的舞步,諧調的躍動,伴隨著有節奏的鼓鑼聲,顯得十分優美。在舞蹈的同時,主方不停地用大海碗給會手們敬酒,以此助興,人們在舞蹈中陶醉了,喜慶和歡樂的高潮一浪高過一浪。熱鬧的納頓自然也成為訪親拜友的好時機。一大早即可看見男女老少,打扮一新,車馬大軍,浩浩蕩蕩行進在鄉間路上。
各村外的麥場上,彩旗招展,鑼鼓喧天,人聲鼎沸,呈現出一派豐收後的歡樂景象。

起源傳說

關於納頓節的起源,當地流傳著許多神奇的傳說。相傳從前有一位技藝高超的土族木匠,皇帝也慕名召他去修建皇宮。三年後,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建成了,其壯觀華麗前所未有。但惡毒的皇帝為了獨享其成,竟下令要殺害木匠。木匠連夜逃到家鄉,組織早已不堪皇室虐待的鄉民們造反起義。皇帝聞訊派大軍前來鎮壓。機智的木匠靈機一動,立即讓鄉親們敲鑼打鼓,扛著制好的戰旗,揮舞著已塗上染料的兵器向村莊的廟宇走去。皇帝的軍隊大惑不解,村民則告之:“我們正在慶祝今年的收成,跳納頓答謝上天的恩賜呢。”於是大軍撤回。此後為了紀念這位機智的木匠,一年一度的納頓就傳了下來,並逐漸隆重起來,成為慶祝豐收的盛大節日。

主要活動

納頓節分三個階段進行。首先是籌備,從清明節開始,三川各村即在本村的神廟祭奠二郎神和地方神,並推選出當年七月舉辦納頓會的"大牌頭"和"小牌頭",他們在節前負責籌集經費,維持本村社會秩序,協調生產管理(如田間用水順序)等,節日期間則具體負責活動的組織和實施。其次是小會,節前,村民在會場搭建大型帳篷,以供安放神像和進行祭奠。節前一日大小牌頭敲鑼打鼓,進行祭典等一系列活動。然後便是納頓節的正會。
一年一度的納頓節是以各個村社為主體的群體活動。可由一村單獨舉行,亦有兩村聯合舉行。最為常見的是兩村聯合,一村充當"主人",而另一村為客,兩村男性排成長列,扛著各色彩旗,敲鑼打鼓,高呼"大好!"隊伍一到麥場,拉開了納頓的序幕。
納頓節的正會由跳會手、跳面具舞(儺戲)、跳"法拉"(巫)三部分組成。
1、跳會手
"納頓"開始時,首先是本村的"會手"迎接外村的"會手"。"會手"是集體舞蹈隊伍,人數二三十、四五十乃至百人不等。本村"會手"按老、中、青年齡順序列隊,由老人們身著長服,擎彩旗,拿柳條(普灑甘露之意)領隊,鼓手、鑼手、旗手相隨其後,鼓鑼聲聲的節奏,催人起舞,粗獷的舞姿伴隨著嘹亮的歌聲,"大好!大好!"的歡呼聲,此起彼伏,高昂歡快。他們喜躍忭舞地走出百米外,迎接前來慶賀的外村"會手"。兩廂"會手"相逢,陣容陡增,人人精神抖擻,個個容光煥發,旋轉起舞三匝後,向客隊"會手"焚香,遞煙敬酒,互致賀意,共祝平安。 酒助人興,匯合到一起的隊伍,浩浩蕩蕩,載歌載舞,揮動柳條扇子,鼓鑼喧天,歡聲雷動,彩旗滾舞,繽紛絢麗,呈現出一派歌舞昇平的景象。
會手舞表演的形式一環套著一環,排成龍形的"一字長蛇陣",兩行並行的"二龍戲珠陣",變換成四行的"四門斗敵陣"等等,看得令人眼花繚亂,興奮不已。整個會手舞隊看起來像一支征戰的隊伍,那些手持兵器者頗似統領隊伍的將領,持簫管者為文官或者軍樂隊,擎三角旗者像個傳令官。
民間傳說,最初,土族先民的一支軍隊曾經為把守黃河岸而來到三川,拒敵作戰獲勝。為慶祝勝利,他們舉行了盛大的慶典活動,納頓由此演變而來。
民間還傳說:很早以前,三川附近的白塔寺有位技藝超群的木匠,被皇帝召去修造宮殿。木匠同夥伴們經過幾年的辛勤勞作,終於建起了一座雄偉壯觀的宮殿。皇帝一看,十分高興,可他轉念一想,又放心不下:為建造皇宮,耗盡了天下資材,鬧得民怨沸騰。這一切都瞞不過那個木匠,他倘若泄露出去,那人們不是更加憤恨他這個皇帝了嗎?於是,皇帝打定主意要加害於木匠。這訊息不知誰悄悄透露給了木匠,木匠連夜逃跑,來到三川地方,控訴皇帝勞民傷財、荒淫糜爛的生活。這裡的老百姓早就被朝廷逼得沒有活路了,木匠振臂一呼,十里八鄉的百姓紛紛回響。木匠作為首領,立即拉起了一支農民大軍,日夜操練,準備乘機起事。三川百姓造反的訊息很快傳到了皇宮,皇帝驚恐不安,忙派遣暗探前來刺探軍情。這當然瞞不過那位足智多謀的義軍首領木匠,木匠當機立斷,命令士兵們把大兵器統統藏起來,脫下戰袍,換上長衫,拿上扇子,打起彩旗,敲起鑼鼓,跳起會手舞來。他們一邊跳,一邊歡呼"大好",精彩的會手舞把個皇帝的暗探看得眼花繚亂、暈頭轉向,搞不清究竟是怎么回事。一問當地人,都說是跳會手舞,慶豐收哩。
2、儺戲表演
"會手"歌舞結束後,接著有《莊稼其》《三將》《五將》《殺虎將》等古樸的民間儺戲表演。
《莊稼其》意即種莊稼的人,通過老農向他的兒子傳授農耕技藝等劇情,以幽默詼諧的形式展現了土族農耕生活。稚氣未脫的兒子與他老子的爭執,反架格子倒掛犁的滑稽動作,逗得人們哈哈大笑。軍儺戲的表演有好幾齣,比如《三戰呂布》,以布陣、對打等動作演繹三國故事,再現三英戰呂布的場面,突出了關羽的忠烈和威武之氣。《殺虎將》一出儺戲古樸粗狂,其中虎與牛的相抵摔跤、人與虎的搏鬥,及戴牛頭面具的殺虎將最後出場降伏猛虎等情節緊張激烈,扣人心弦,透出土族先民遠古時期的生活情景。
日漸西斜,活動已近尾聲。有人將堆積如山的蒸餅分塊贈送給每個到會的人。老人們焚燒紙錢供於地方神前,馨香禱祝:風調雨順,民殷財阜。然後,把地方神抬送到下一村廟會的納頓。納頓活動就像是一次漫捲過全縣的"運動",是一波一波歡樂的浪潮。從糧食成熟最早的下川開始,逐村向西,過中川到上川結束。各村都會將節目提前準備好,當村當日表演歡慶完畢。

傳承價值

土族納頓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自始至終都有活生生的人參與其中,因此作為一種民間傳統文化現象,它是活形態的,又是原生態的,是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納頓節特點十分鮮明,它是一種鄉人儺民俗活動,以民間信仰為連線村落的紐帶,流傳歷史久遠,每次活動延續時間長,參與廣泛等。納頓節具有嚴格的組織和程式,其活動與鄉村管理和生產時序緊密結合,有明顯的社會調適功能。節日期間,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極富民族地方特色。特別是其中的儺戲儺舞,保存著北方民族薩滿文化的殘影,同時又吸收了二郎神、關公崇拜等漢文化的內容,既表現了土族的文化個性,又體現了多元文化共生共榮、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的民族和諧現象,具有豐富的文化藝術內涵,其音樂、舞蹈、頌詞、服飾、儀禮等都富於特色。
納頓是民和地區土族人民最隆重、熱烈的節日和文化娛樂活動,也是人們訪親探友,商榷兒女婚嫁,調解糾紛,相互交流生產、生活經驗,學習和傳播新思想、新知識的大好時機。對於情竇初開的青年男女而言,納頓則成為他們尋覓知音的良機。
納頓節同時也是人們認識土族歷史的"活文獻",它形象地表述了土族歷史的發展進程,表現了其由遊牧生活轉向農耕生產的歷史過程,這對於從事土族歷史、宗教、文化藝術、生產生活、民俗風情等方面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義。民和三川納頓的儺戲藝術真實地保留了土族遠古生活的具體形態,原汁原味地再現了土族的生活情形,是一種活形態的文化,這個資料對於研究儺文化顯得舉足輕重。納頓節作為青海獨有的一種本土文化,具有極高的民族民間文化特徵,也體現了土族文化與華夏文化的淵源關係。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