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族東巴舞

納西族東巴舞

納西族東巴舞蹈在質樸原始的舞蹈形象中,承載著歷史的變遷和社會的變革,蘊藏著永恆的生命力、深厚的內涵和民族氣質,有著獨特的生活氣息和風格特點,是納西族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東巴舞是納西族舞蹈,主要流傳在麗江市古城區和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有近100種套路。《東巴舞譜》是用納西象形文字系統、詳盡記錄和描述東巴舞蹈動作的一種典籍,迄今共發現6冊,共記錄了52種東巴舞的跳法及相關文化信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納西族東巴舞
  • 類別:舞蹈
  • 民族:納西族
  • 國家:中國
信息,起源,類型,特點,

信息

納西族東巴舞省級 Ⅲ-24

起源

東巴舞是納西族舞蹈,主要流傳在麗江市古城區和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有近100種套路。《東巴舞譜》是用納西象形文字系統、詳盡記錄和描述東巴舞蹈動作的一種典籍,
迄今共發現6冊,共記錄了52種東巴舞的跳法及相關文化信息。 東巴舞蹈是指東巴教的進行宗教儀式過程中,東巴祭司根據不同儀式,按照道場規則所跳的一種宗教舞蹈。 東巴舞來源於古代納西言辭的社會生活,不少動作都是模擬各種動物的動作來進行的,形象十分生動。 東巴舞蹈是東巴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東巴教經典中有專門記述東巴舞蹈的舞譜《舞蹈教材》和《舞蹈來歷》,這兩部教程稱為“蹉姆”,意為舞蹈的規範或舞蹈的調式。詳細記錄了60多人舞蹈的跳法。《東巴舞蹈》具體記述了舞蹈的起源、種類、步伐、手勢、動作和功能等等,是世界上唯一的用象形文字書寫的古代舞譜。《東巴舞蹈》是研究人類原始舞蹈的起源和早期舞譜形成的極難得的經典。 在東巴教八大類的神壇祭祀道場中,除了“祭天類”的祭祀道場外,其它的七大類神壇祭祀道場裡,皆要跳東巴舞蹈。 遠古納西先民祭祀時,東巴祭司為病者招魂,模擬一些馴服的動物的動作,背著彩羽、白灰籃子,在祈求的神像面前狂舞,跳得彩羽、白灰滿天飛揚。在那時先民的觀念里,通過這些舞蹈奉承和獻媚於術神,認為術神也會像人一樣能夠被舞蹈激發得欣喜若狂、哈哈大笑,取悅於神,使神感激人的祭祀,達到佑人的目的。東巴舞蹈,除了向術神祈求的舞
蹈以外,還有驅斥術神的舞蹈。東巴祭司在神壇對術神跳鎮懾驅斥的舞蹈時,頭戴“老鷹毛帽”,插著鷹翎,模擬老鷹的動作舞蹈。在納西族《鵬術之爭》的故事裡,老鷹是能夠制伏術神的精靈,它搭救人類出困境,是納西先民的守護神,是先民崇拜的真象。東巴舞蹈在表現悅神和斥神的舞蹈時,也承傳了民間傳統的以歌唱伴舞蹈的表現形式。多數東巴舞剛健柔婉、明快舒放、變化靈活,保持著淳厚而典雅有致的特色。東巴舞濃郁的原始氣息和嚴格的動作規範構成的風格特色,在麗江地區的舞蹈中獨樹一幟,在省內外少數民族舞蹈文化中也是十分特殊的。東巴舞蹈是納西族傳統舞蹈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內容及形式上可分為五種類型。一是神舞;二是鳥獸蟲舞;三是器物舞;四是戰爭舞;五是踢腳舞。東巴舞反映的是納西族歷史上隨畜遷徙,以鳥獸為鄰的原始生活,是納西族精神文化的一種反映。納西族的東巴舞蹈,有老鷹舞、大鵬舞、孔雀舞、白鷳舞、大象舞、青龍舞、白馬舞、氂牛舞、白額黑犏牛舞、大腳赤虎舞、飛龍舞、馬鹿舞、豪豬舞、刺蝟舞、山羊舞、金色巨蛙舞、等多種模擬動物的舞蹈,還有鷹翅舞、鷹爪舞、降魔舞、燈舞、荷花枝舞、火把舞等法器舞蹈。

類型

大神舞,如《薩依威登舞》、《恆底窩盤舞》等;戰神舞,如《優麻舞》、《郎究敬究舞》等;禽獸舞,模擬各種動物的動作和神態,如《金色神蛙舞》、《大鵬神鳥舞》等;法器舞,如《燈舞》、《花舞》、《降魔杵舞》等。在由一些舞段連綴起來的組舞中,貫穿著較完整的神話故事情節。東巴舞表演時與打擊樂相配合,表演者少則一兩名,多則三四十名。不同場合表演不同的舞蹈,所著服飾和使用的道具也變化多彩。
納西族東巴舞

東巴舞起源於納西族古老的祭祀舞蹈,以直接模擬或間接表現的手法,大量反映了自然界的客觀事物及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有故事情節的舞段連綴表演,已具有舞劇的雛形。東巴舞承襲了拙樸的原始藝術傳統,但已脫離原始樂舞的粗朴隨意性,保持著淳厚、雍容、典雅的古代舞蹈特色;舞蹈的名稱和文化內涵,又有明顯與藏族苯教文化交融的痕跡,因而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

特點

東巴舞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獨具特色,有模仿動物跳的,有模擬神跳的,由於東巴教是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又盛行於山區,所以神多,動物也多,舞蹈語彙豐富。東巴舞已具有相當水平,能表現較複雜的情節內容。如表現東巴教始祖丁巴什羅的《什羅蹉》舞蹈,就有較完整的故事內容:開始表現丁巴什羅的母親戰勝惡鬼把他從腋下生出來,接著表現他學走路,刺扎著腳、和惡鬼鬥爭、從天上帶領360個教徒到人間來(包括見丁巴什巴、迎丁巴什羅等),以及他的最後一個老婆是妖魔,開始不知道,當他知道後,把她殺死的情節等。每一個情節有一套或幾套完整的舞蹈動作、 有固定的程式和規範、有自己的組合規律。每套動作開始和結尾的動作和圖形基本上是固定的,在高潮出現時,出現所要表現內容的典型動作,每個動作都很準確,典型動作則具有表現對象的性格特徵。表現《什羅蹉》、《優麻蹉》(護法神)的舞,則多肅穆莊嚴、剛勁有力、動作粗獷、目光有神、具有戰鬥性,多有找鬼、壓鬼、殺鬼等動作,動物也多為老虎、大象、氂牛、獅子、飛龍等,舞蹈者右手拿力,左手拿板鈴。表現女神跳動的舞則柔和優美,內在的韌性和呼吸等韻律比較突出,舞蹈者右手拿鼓、左手拿板鈴,動物多為孔雀等,另有花舞、燈舞則更具有女性舞蹈的特色,動作優美,圖形多變,組合規律與《什羅蹉》等均很不相同。
與東巴經中大量存在的其他藝術形式一樣,東巴舞蹈中雖然大多數是表現神跳的內容,但實質是神的形象、人的氣質,亦神亦人,有的是神的含意、動物的形象、人的氣質。因此樂巴舞雖然屬祭祀性舞蹈,但卻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納西族的蠟染技術是貴州苗族蠟染、大理白族蠟染的工藝基礎上,以納西族東巴書畫作品為文化內涵的新的印染工藝品。它以棉布、絲綢、金絲絨等為載體,用一種特製的蠟刀蘸熔蠟繪東巴字畫於布,利用植物染料浸染,然後沸水煮去蠟即成。在製作中,工藝師們利用蠟冷凍後產生冰紋的特發報,掌握好冰紋的粗細、疏密、走向,使其恰到好處地表現物像,同時採用分色封蠟,豐富色彩層次等手段,增加藝術表現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