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族服飾

納西族服飾

古雅純樸的納西族服飾是其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青年女性的服飾色彩多偏重於明快、艷麗的色調,中老年女性的服飾色彩則多採用青、黑等色的面料,顯得莊重素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納西族服飾
  • 民族納西族
  • 民族特徵:勤勞能幹,賢德善良
  • 特色:羊皮披肩
服飾簡介,服飾傳說,服飾歷史,服飾特點,女性服飾,麗江一帶,中甸白地,男性服飾,服飾變遷,環境與氣候,生產力水平,宗教文化,社會變革,

服飾簡介

“披星戴月”的納西族婦女以勤勞能幹,賢德善良而著稱。她們的傳統服飾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納西族女性納西族女性
各地的服飾也有著差異:麗江縣大研一帶納西婦女上穿大襟寬袖布袍,袖口捋至肘部,外加紫色或藏青色坎肩;下著長褲,腰系用黑、白、藍等色棉布縫製的圍腰,上打百褶,下鑲天藍色寬邊;背披“七星羊皮”,羊皮上端縫有兩根白色長帶,披時從肩搭過,在胸前交錯又系在腰後。羊皮披肩典雅大方,既可起到裝飾作用,又可暖身護體,以防風雨及勞作時對肩背的損傷。羊皮披肩是麗江納西婦女服飾的重要標誌。它一般用整塊純黑色羊皮製成,剪裁為上方下圓,上部縫著6厘米寬的黑邊,下面再釘上一字橫排的七個彩繡的圓形布盤,圓心各垂兩根白色的羊皮飄帶,代表北斗七星,俗稱“披星戴月”,象徵納西族婦女早出晚歸,披星戴月,以示勤勞之意。另有一種看法認為,上方下圓的羊皮是摹仿青蛙的形狀剪裁,而綴在背面的圓盤納西人稱為“巴妙”,意為“青蛙的眼睛”,這是崇拜蛙的麗江土著農耕居民與崇拜羊的南遷古羌人相融合形成納西族後的產物。

服飾傳說

關於納西族的羊皮披肩,在民間和學術界有著多種推測和解釋,關於它的神話傳說也很多。相傳在很久以前,納西族居住在湖畔的大山上,過著寧靜的生活。不料有一年出現了一個兇狠的旱魔,他放出八個太陽與原有的太陽一起,輪番烤灼大地,人間沒有黑夜,大地處處焦黃。有個叫英姑的納西族姑娘,立志要到東海請龍王。她用鳥的羽毛編織成了一件五光十色的“頂陽衫”,披在背上向東方奔去。英姑到了東海邊,恰巧遇上龍三太子,兩人相愛。龍王派龍三太子陪她回家鄉解除旱情。可惡的旱魔施記將龍三太子陷入深潭,讓大象和獅子把守潭口,可憐的英姑與旱魔一連搏鬥了九天,終因氣衰力竭,倒在了地上,從此,這地方就叫“英姑墩”(即麗江)。龍三太子拚死衝出深潭,呼叫著撲向英姑倒下的地方,變成縱橫麗江壩子的泉水。白沙三多神見狀造了一條雪龍,一連吞下了七個太陽,並把變冷後的太陽又吐到地上,只留下一個太陽將之變成了月亮。三多神把七個冷太陽捏成了七個閃光的星星,鑲在英姑的頂陽衫,以資表彰。為了紀念英姑,納西族姑娘依照英姑的頂陽衫做成了精美的羊皮披肩,象徵勤勞勇敢,世代相傳,沿襲至今,因而羊皮披肩含有“披星戴月”之意,寓意納西族勤勞辛苦。
納西族老者納西族老者

服飾歷史

納西族居住在我國雲南省的西北部和四川省的西南部,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和川滇交界的瀘沽湖地區是納西族的兩個主要聚居地,其餘散居於中甸、維西、永勝、鹽邊、鹽源、木里和西藏芒康等縣。這裡是屬橫斷山脈地區,背靠青藏高原,面向雲貴高原,境內山川壯麗,河流縱橫,景色秀美,民風古樸,文化底蘊深厚,被視為是美麗、神秘而又富足的“香格里拉”。今天,納西族聚居的麗江古城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受到海內外的關注。
古代的納西人,男穿短衣、長褲,女穿短衣、長裙。維西一帶,男子的褲子不過膝蓋,女裙以蓋膝為度。他們不論男女,大都不穿鞋襪,婦女則束花布腰帶,外披一塊羊皮或毛氈。清代以前,納西族民間衣服的顏色以黑白為主,青壯年多著白色,而老年人穿黑色,因黑色表示尊貴。土司們則有朝廷賜給的華貴官服和官帽,在見官、迎賓、拜客時穿用,平時很少穿戴,在家時他們多穿黑錦緞做的長袍馬褂,戴瓜瓣式小帽。土司妻女穿的裙子,長及足背,以示高貴。
納西族服飾納西族服飾
雍正初年以來,受“改土歸流”的政策的影響,清代歷任官吏曾多次明令納西族移風易俗,因而納西族的服飾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麗江一帶男子服飾與臨近漢族已基本相同,穿長袍馬褂或對襟短衫,下著長褲。婦女服裝,除個別地方仍保持穿裙的習俗外,已改穿長褲,但整個服飾,仍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服飾特點

納西族未婚姑娘愛梳長辮於腰後,或戴頭帕、帽子。婦女們還喜歡佩戴耳環、戒指、銀或玉質手鐲及金、銀項鍊等飾物。
麗江納西族的大襟女襖多為布袍,基本結構是大袖、無領、夾層,前短後長。穿時將袖口卷齊肘部,上加坎肩、百褶圍腰,背披“羊披”。由於麗江地區的海拔、氣溫、水草山林等條件宜於發展畜牧業,牛羊皮毛也就成為納西族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古老的東巴經《迎東格神》中有這樣的描寫:“天地動,生兩兄妹,結緣成一家,牧養白綿羊,用羊毛作衣衫披氈,用羊毛作帽子腰帶……”,直到現在,納西婦女的“羊皮披”仍是民族服飾的一個主要標記。羊皮披納西語稱“優軛”,用毛色烏黑純淨的綿羊皮經皮硝、糯米粉等加工後,再按體裁製。縫上黑絨或黑氆氌的“優軛筒”(羊皮頸),飾以七塊圓形五彩絲絨繡的“優軛繆”(羊皮眼睛),再訂上七組細牡羊皮條做成的“優軛崩”(羊皮須),一對“優軛貨”(羊皮背帶)用白布做成。上繡藍色蝴蝶紋飾,一端訂在羊皮的背部,羊皮披在背上,背帶在胸前交叉,然後繞回背後從下端把羊皮繫緊,尾端自然垂下,類同有“尾”,與東巴文的“羊皮”十分相似。寧蒗納西族摩梭人女子的腰帶,用很多的寬布條製成,層層纏於腰間,寬的可達二十多公分。腰帶下面繫著的,是寬大的百褶長裙。
以麗江縣城大研古城為代表的納西族民族服飾,未婚女子一般梳長發或扎長辨批垂肩後,已婚婦女則在頭頂梳髮髻,喜歡帶藍色帽子。衣著方面,上身著寬腰大袖的袍褂,前幅及膝,後幅及脛,前短後長,穿時將袖口捲起到肘部,外加坎肩,下穿長褲,系用黑、白、藍等色棉布縫製的百褶圍腰,從腰至膝,形如扇子,足穿穿船形繡花鞋。在領、袖、襟等處繡有花邊,樸素大方。由於納西族受漢族的影響較深,男子服飾與漢族的基本相同,穿長袍馬褂或對襟短衫,下著長褲。婦女服裝,除個別地方仍保持穿裙的習俗外,已改穿長褲,但整個服飾。仍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納西族婦女服飾中最具特點的是身後的七星羊皮披肩,披肩上並排釘著七個直徑為二寸左右的繡花圓布圈,每圈中有一對垂穗。這一裝束的來源有多種不同的說法。較為通常的說法是代表七顆星星,寓意為“披星戴月”,據說圓布圈上用絲線所繡的是精美的星圖,垂穗表示星星的光芒。傳說上古一位叫英古的勤勞能幹、聰明美麗的納西姑娘與旱魔王搏鬥,奮戰九日,累倒身亡,白沙三多神為了表彰英古姑娘的勇敢行為,把雪精龍制服旱魔吞下的七個冷太陽捏成七個圓星星,鑲在英古的頂陽衫上,以後納西姑娘模仿英古,將七星圖案釘在披肩上,象徵披星戴月,勤勞勇敢。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納西族自古將青蛙視為智慧之神,能解人危難,因此那些圓形圖案代表青蛙的眼睛,是一種青蛙圖騰崇拜的歷史遺痕。
寧蒗地區的摩梭人的服飾則另有特點。摩梭女子喜歡用氂牛尾或線製成粗大的假髮辯,戴交纏式布包頭,上身著短衫,下著十分寬大的長裙。腰間用很長的寬布條層層纏繞。
納西婦女喜歡佩帶手鐲、耳環等飾物。

女性服飾

納西族女子服飾有兩種類型。

麗江一帶

第一種在麗江一帶,穿的人數較多,分布較廣。麗江納西族女子留髮編辮,頂頭帕或戴帽子。一般內穿立領右衽上衣。衣為布紐扣、長袖、寬腰,前幅短,後幅長,用藍色、白色等布料製作。外罩一件用淺湖藍色、藍色、紫紅色、大紅色、黑色等顏色的棉布或毛質布料、燈心絨縫製成的有衽圓領的坎肩,系圍腰或搭裙。下著黑色或藍色、灰色長褲,腳穿繡花鞋、布鞋或膠鞋,背披七星羊皮背飾。這種羊皮背飾是納西族女子服飾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做工精美,造型別致。其上七個日月星辰圖案,用彩線繡制,呈兩排綴飾在羊皮背飾的表面。
納西族服飾納西族服飾

中甸白地

第二種見於中甸白地。那裡的納西族婦女留長髮,束於腦後或編成長辮,上飾有花紋的圓形銀牌。身穿開長杈的搭襟白色麻布長衣,襟邊為黑色並加彩繡,腰系黑底 起彩色線格花並垂毛線須穗的腰帶。下穿長褲的有彩色條紋的長百褶裙,穿氈鞋或靴,背披白毛山羊皮。其服飾色調素雅,古樸大方。各地納西族女子普遍戴耳環、戒指和手鐲,有些胸前掛銀須穗。服與飾搭配得體,自然諧和,很有風韻。
納西族婦女的羊皮背飾是其服飾中最具特色之處,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這種背飾用羊皮製成,披於背部,故俗稱為“羊皮披肩”。羊皮披肩多精選黑色、白色的綿羊或山羊皮,經過反覆揉制後,剪裁而成。不同地區的羊皮披肩形制不同,中甸、維西等地的納西族婦女羊皮披肩幾乎沒有什麼裝飾。麗江一帶的納西族婦女的羊皮披肩以毛色純黑為最佳,上部橫鑲一段黑氆氌(毛織品)或黑呢子,內襯天藍色棉布,其下用七對皮條穗訂綴有並列的七個圓形彩線繡花布盤,傳統羊皮披肩的肩部還綴有兩個圓形彩線繡花布盤。披戴時用前面的兩條繡花布長帶在胸前相系,帶端繡有海螺、水波浪、盆花、燈籠、蜜蜂、蝴蝶等圖案,還有攜手跳舞的人群像,據說是象徵納西族人民如蜂似蝶的奔忙,以辛勤的勞動換取甜蜜生活的熾熱感情。
納西族女性服飾納西族女性服飾
納西族羊皮披肩,以婦女披戴為主,過去男子也曾披用。這種披肩首先源於納西族先民的遊牧生活,它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遠古的時候,羊皮披肩是納西族先民的主要禦寒工具,那時,納西族是山地遊牧部落,以放牧為主,他們剝下羊皮披掛在肩上以御風寒。由於勞動需要背負重物,羊皮披肩又多了一個負重墊背的功能。隨著社會文化的進一步發展,人們審美意識的提高,羊皮披肩開始向適用美觀的方向發展,而且裝飾的功能日益突出,成了今天納西族婦女特有的一種裝束。

男性服飾

納西族男子的傳統穿戴也大致分兩種:一種見於麗江一帶,一種見於中甸三壩一帶。麗江納西族男子蓄短髮,戴氈帽或纏包頭。氈帽中有一種一半卷邊、名為喜鵲窩帽的,十分瀟灑和別具一格。上身內穿麻布和棉布衣,外披羊毛氈或穿羊皮坎肩。下穿黑色或藍色長褲,腰束帶,穿布鞋、皮鞋。中甸三壩一帶的納西族男子穿麻布衣褲,衣為右衽或對襟、長袖外套,衣長到腹部,纏紅布包頭。各地的納西族男子服飾都比較簡潔,色調明快,顯得純樸自然。
納西族男性服飾納西族男性服飾

服飾變遷

環境與氣候

環境與氣候,是造成納西族服飾“厚重”特色的主要原因。
人是環境的產物。在漫長的過程中,人類為了適應環境,想盡辦法認識自然、改造自
然,創造了輝煌的文化。服飾,就是這種適應性選擇的直接結果。古人把服飾問題放在“衣、食、住、行”之首,說明服飾是人類原始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
“厚重”是納西族服飾變遷中較為穩定和普遍的特色。以麗江壩區傳統女性服飾為例,上身第一層為襯衣,第二層為夾層大褂,其中後擺直達小腿部,第三層為粗呢“氆坎間”。第四層是“七星羊皮”。下身是褲子、大褂尾擺和圍腰。頭上是一個半球形的頭箍,其上有加厚的襯布和加寬的遮陽片。粗略計算,一套傳統服飾,其重量少則七八斤,多則十餘斤。
納西族服飾納西族服飾
在探討這一“厚重”特色的成因時,我們看到納西族地區的生存環境及其氣候因素。據史載,納西族大約在春秋戰國時期從黃河流域南遷,至遲在秦代以前到達雅礱江和金沙江流域。這一地區是典型橫斷山區,其氣候特點是“早晚冷,中午曬”,夏季涼爽,寒冷,為了抵禦寒風,她們採用了較厚重的著裝。
如前所述,納西服飾以“厚重”為特色,而“厚重”就難免“粗笨”,“粗笨”就難於被 今天的年輕人所接受。這巳成為民族服飾傳承中的一大障礙。幾年前,有關部門率先對傳統服飾進行改革,多數人都選擇了面料輕薄、色彩鮮艷的新裝,穿在年輕女性身上,確也出彩。但筆者每見麗江導遊小姐早晚時間在漂亮的民族服裝之外罩上一件厚實的風衣,不用問,從她們凍紅的臉蛋上看出,新式服裝滿足了的需求,但達不到禦寒的目的。這也是今天新式服裝難於推廣普及的一個重要原因。

生產力水平

生產力水平是納西族服飾面料選擇中的制約性因素。
服飾,作為一種人類製造的產品,它的發展與變化受到社會生產力水平的影響。納西族服飾在近2000年時間裡,其面料選擇經歷了從皮革、毛氈、麻布到粗呢與細布的發展過程,基本反映了民族生產力發展的相應水平。
秦漢時期,納西族以遊牧、征戰、遷徙為主。擁有製鹽和冶鐵技術,但主要用於生產與軍事活動。可通過貿易途徑從鄰近地區換得一些布料,但當時仍以皮毛製品為主,《東巴經》中也多有此類記載。
納西族老人的服飾納西族老人的服飾
到唐宋時期,納西族“男女皆披羊皮”,但此時的羊皮已經有較好的加工工藝,因為當時納西族製造的“摩梭盔刀”、“鐸矟”、“革鞋”、鞍具等頗有名氣。這種“軍工技術”肯定影響到服裝的特作水平,而且軍事活動和對外交往也影響了服裝的改進,比如傳統服飾多有條帶捆綁的特點,腳上則“纏以氈片、挾短刀”,頭髮從早期的“編髮”到後來的“束髮”,依稀可見軍事裝束的影響。
元明時期,內地輕紡工業較為發達,納西族進入穩定的農耕定居時期,隨著貿易的活躍,內地移民的增多,一大批工匠藝人進入納西族地區,加上民族上層多次到中原參觀訪問,引進內地文明,使納西族地區出現了“富冠諸土郡”的經濟文化繁榮時期。當時“男子頭綰二髻,旁剃其發,名雲三塔頭,衛附綠珠,腰挾短刀,膝下纏以氈片,四時羊裘。婦人結高髻於頂前,戴尖帽,耳墜大環,服短衣,拖長裙,覆羊皮,綴飾錦繡金珠相誇耀”。顯然巳有明朝服飾的影子。
從“四時羊裘”到“短衣長裙”,表面看是服裝風格的變化,實際上反映了服裝面料的生產水平和製作工藝的變化,正是因為明代發達的紡織業和加工業,才有可能使納西族服飾過渡到“短衣長裙”時代。聯想到興盛於明代的麗江古城,其中就以發達的工商業作為其經濟基礎,那裡生產的皮革製品,銅器、鐵器、毛、麻織品,曾行銷滇西北地區和藏族地區,充分顯示了生產力水平對服飾面料和製作工藝的決定性影響。

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因互是納西族服飾顏色選擇的重要依據
如果說早期的是禦寒遮羞為主要功能,那么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已經融進了宗教文化的審美因素。最終固定為民族識別的外在因符號。
納西族自稱“納”。“納”即“黑”,“黑”即“大”。因為在先民的觀念時里,“光明”是看得見的,因而是有限的;而“黑暗”是看不見的,因而是無限的。所以在民族語言中把“黑”引伸為“大”。稱大江為“黑水”,稱大山為“黑山”,稱自己為“納西”即“大族”之意。有人因此認為納西族是“尚黑”或 “尚白”。納西族也不例外,她有“尚黑”的一面,也有“尚白”的一面。《東巴經》中有著名史詩《東埃術埃》即是講黑,白兩個部落爭奪太陽的故事,但史詩所讚頌的正義方是白部落。納西族的戰神、勝利神和保護神“三朵”,也是玉龍雪山化身,是個白盔甲,騎白馬的戰將。由此看出,納西族既崇尚黑,也崇尚白。
在歷史傳統上,納西族“不事神佛”。惟祭天為大,崇拜自然神,熱愛自然,崇尚天性,樂天知命。被譽為是“自然之子”。《東巴經》在描述自然和人類誕生的過程中,往往要講到黑、白、紅、綠、黃等多種顏色的“蛋”互相撞、交混,變化出各種生物。《東巴經》中有四樣神物。即神山――居那什羅山-,神海-米令達吉海,神石――贈崢含魯巴,神樹――含英巴達樹,四樣神物有黑、白、黃等顏色,這種多色彩觀念反映了納西族居住地域內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色,也影響到服飾顏色的選擇上。
麗江民間有“納西標謀通”(納西語,意為納西人以穿青色衣褲為相宜)的俗語,但並不排斥服色搭配的多樣性。一般來說,山地居民喜暖色,湖畔和壩區居民喜用青、紫、白、黑等色,追求與環境顏色的反差與協調。如麗江和瀘湖一帶,喜穿青、藍、黑色衣褲,著白裙,系紅腰帶或彩色腰帶,著黑布(皮)鞋,尤其麗江壩區產羊皮,基本是黑白兩色的組合體,但“七星”綴飾卻用五彩絲線。而傳說中的“肩挑日月,背負七星”的說法,則賦於一種以勤勞為美德的象徵性,含有豐富的文化意蘊。被眾人所認可。
宗教文化的另一方面是相鄰民族之間的互相影響。納西族與漢、藏、彝、白、僳僳等民族長期交往,部分地區處於雜居狀態,而納西族在文化觀念上較為開放,關於吸納兄弟民族民族的先進文化,這種文化的吸納表現在服飾上,就是相互交融。比如瀘沽湖畔摩 梭人的服裝,男裝的寬邊呢帽、高筒靴,“楚巴”樣式的斜襟上衣與藏族風格相近;而女性服裝中的長裙保持了納西族的傳統,但編髮與頭飾,顯然兼有藏、納融合的特色。鹽源一帶的納西族支系“納汝人”,其黑頭帕與藍布衫明顯與當地漢族相似。三壩納西族編髮時喜編一色絲帶。與藏族相似,但黑色長衣又是自己的特色。至於麗江、鶴慶、劍川、中甸、維西等民族雜居的邊緣地區,由於各民族間互市互婚是存在,又處在同一氣候帶內,民族服裝多有互相借用和混穿的情況,有時是這一民族的,裙子以是另一民族的,於是就產生了一個地域內幾個民族服裝互不相同,但風格相近,部分衣服可以混穿的情況。

社會變革

社會變革是納西族服飾風格急變的主要原因
服飾一旦成為文化的組成部分,便可能在社會政治變革時成為“革命”的對象,因而使服飾風格短期內發生急變。中國近代戶主革命就是從“剪辮子”開始,穿“中山裝”結束的。“文革”時期麗江“破四舊”也曾首先拿服裝開刀。而近年改革開放,西裝、牛仔服、運動服、休閒服流行,成為國民思想解放的一種標誌。
對納西族來說,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的“改土歸流”是一次觸動較深的變革,其中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服飾文化領域。當時的流官知府以“否定一切”的過激行為。對納西社會上層建築領域進行了“以夏變夷” 內容的變革,強制性地將原來的“短衣上袖”,並在短衣加長了後擺,變為“前短後長”的寬大襖子。又將長裙一破為二,只保留了一片圍腰。這種服飾除了便於勞動而外,已經散失了原來裙裝的飄逸之感。而瀘湖湖地區遠離納西族政治中心,環境較為封閉,未受衝擊,至今保留了‘短衣長裙“的古風。
辛亥革命時期,納西族男子服飾徹底漢化。長衫、學生裝、中山裝逐漸流行。直到解放後,一種叫“滾史”的對襟棉被成為男子服飾的為主體。
到“文革”時期,把服飾列入“四舊”,主張變革。曾有剪長衫後擺、去頭箍等動作,推廣“解放帽”,穿漢裝,只是麗江的氣候特點,那塊羊皮終未能取締。
納西族服飾納西族服飾
到八十年代改革開放,“階級鬥爭”不再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經濟建設成為黨的共工作中心。隨著對外開放的深入,經濟文化的活躍,競爭的激烈,新一代年輕人不再穿民族服飾,城鎮中許多人不再說納西話,主動融入現代潮流。到九十年代,納西文化受到舉世關注,麗江旅遊持續升溫,隨著麗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原先不被看重的民族服飾、民族語言、民族建築等又受到重視。當地政府採取有效措施,進行服飾改革,在旅遊等視窗行業推廣民族服飾,一時間,麗江城鄉又冒出一批身著民族服飾的年輕女性,成為麗江旅遊的一道風景線。這樣的“民族服飾”當然給旅遊業增添了艷麗的色彩,但由於它的局限性,遠沒有達到保護或弘揚民族文化的目的。民族服飾還要進一步改革和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