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美爾石板浮雕

納美爾石板浮雕

納美爾石板》,片岩浮雕,高63厘米,現收藏於埃及開羅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納美爾石板浮雕
  • 年代:約公元前3100年
  • 原屬埃及
  • 類別雕像石刻
基本信息,文物簡介,

基本信息

【名稱】納美爾石板浮雕 原屬:埃及

文物簡介

埃及的尼羅河平原,是人類東方文化的發源地之一,那裡最早的古代文明,可以上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從迄今所知的大量考古文物中獲得證實,古代埃及從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的最初階段,已開始形成了最早的國家,在埃及境內組成了低級的中央集權奴隸制王國。考古與歷史學家們推算出早期的古埃及王國,大概自公元前3100年時候,可發分成第一王朝至第三王朝時期。而這個時期最有說服力的,就是當時的美術文物。
我們這裡欣賞到的一塊盾形石板浮雕,就是屬於第一王朝納美爾時期的藝術文物。位於尼羅河沿岸的埃及,在被第一王朝統一之前,是一種以城邦為據點的分散的軍事部落的局面。上埃及法老納美爾以強大的軍事力量,統一了上下埃及。這一塊石板浮雕,是當時用來表彰納美爾取得全埃及勝利時製成的。它不僅成了重要的歷史見證,而且還在藝術處理上為埃及今後的紀念性雕刻,確立了法則。因此我們對於這樣一件美術作品,不能僅僅以了解它的藝術手法為滿足,而應予以細緻的分析。
在這塊盾形石板上,正反兩面都刻著浮雕形象。正面有兩個畫面:中間一幅描繪的是法老納美爾頭戴峨冠(上埃及法老所戴的王冠),為白色,下頜戴著一副表示法老權威的神聖的鬍鬚,這種假鬍鬚被編成辮子樣式,成為棍狀。他右手執權杖,左手放在敵人的一個頭上,表示已征服了敵人。在法老的身後,一個僕從為他提著鞋履,因國王法老在神廟裡舉行大捷慶典時,必須赤足。表示屈服於法老的敵人的頭上,有一隻鷹立在一個有人頭樣的底坐上,底坐上長著六根紙莎草花。這頭上的鷹,就是上埃及的保護神荷拉的象徵,它後來成了埃及法老世代崇奉的太陽神。紙莎草植物是下埃及盛產的一種經濟作物。這裡似乎標誌著一個歷史事實,即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征服了下埃及,並抓獲了6000名下埃及的戰浮,圖像上的六根紙莎草花,即是6000名戰浮的象形標誌。在石板的最下圖,是落水亡命的戰敗者的形象。在盾形石板的最上端,是兩個人面牛首像,這個形象是上下埃及都信奉的圖騰--人面牛身 ,即埃及天神荷托爾。
在石板的背面,則以三副構圖來表現:上段是描寫法老納美爾頭戴上下埃及統一之後的新王冠,在一派旌旗招展的儀仗簇擁下,正向前行進。最前方可以看到橫屍遍地的敵方景象,中段是兩個僕從在調訓兩頭有長頸的怪獸,這也許是一種慶典的餘興。下段是表現法老化作神牛,衝殺敵陣時的概括性畫面,神牛正向一個狼狽不堪的敵人低頭刺去,在最右側,還可以看到遠方的城池,但僅具有一種符號性質。
這塊石板浮雕上的畫面,均是橫向式處理,這種呈平面的線刻手法,不僅是當時流行的一種藝術方法,而且還是埃及紀念碑雕刻上象形文字的最初圖式,它在後來逐漸形成為基本法式。這種方法以後一直貫穿在整個埃及的建築浮雕之中,它是古王國第一王朝時的浮雕藝術的特徵;另一方面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納美爾的形象在石浮雕上顯得特別大。用放大比列的辦法去突出強者,是古代埃及甚至東方古代美術的共同特徵,不論法老、公牛、巨獸等形象,只要是有神力的象徵物,就必須放大,並賦予威力和崇敬的審美感。納美爾石板浮雕,雖是平面的,但藝術家精心地作了想像性的空間處理,形象加線條節奏看來十分諧調,不愧是遠古時代東方美術文物的一件精品。此石板現藏於埃及開羅博物館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