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生物技術-生物分子電子傳遞》是依託南京大學,由趙健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納米生物技術-生物分子電子傳遞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趙健偉
- 依託單位:南京大學
- 批准號:20503012
- 申請代碼:B0205
- 負責人職稱:教授
- 研究期限:2006-01-01 至 2008-12-31
- 支持經費:28(萬元)
《納米生物技術-生物分子電子傳遞》是依託南京大學,由趙健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納米生物技術-生物分子電子傳遞》是依託南京大學,由趙健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納米生物技術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新興領域,它利用納米材料學、表面物理化學、電化學、生物化學和半導體物理等學科的最新進展,研...
22生物納米結構在納米技術中的套用16 221環肽組裝納米管16 222ATP合成酶用作旋轉馬達17 23基於DNA的一些納米技術套用18 231DNA分子組裝18 232以DNA為模板的分子組裝23 24生物技術在納米技術中的套用26 241磁性納米粒的製備26 242活的半導體27 243DNA電子線路27 ...
DNA等在不同功能仿生納米材料上的固定以及與界面的相互作用,研究生物分子的識別及電子傳遞、電催化、光催化的機理;組裝特定功能的納米探針;研究功能納米材料在生物晶片、免疫分析、藥物以及生化分析等方面的套用;開發高通量、實時、可控檢測生物樣品的新方法;發展具有高選擇性、高靈敏度、高穩定性和高壽命的新型生物...
納米材料及其獨特的性質對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的影響愈顯重要,研究納米材料與蛋白質分子的相互作用是揭示生命奧秘、發展納米生物技術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隨著學科間的進一步交叉融合,電化學方法已成為研究蛋白質的電子傳遞以及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強有力工具,同時,由於納米材料和蛋白質相互作用 ...
《利用微納電極對奧奈達希瓦氏菌胞外電子傳遞的研究》是依託西南大學,由彭羅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微生物胞外電子傳遞是眾多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的核心,也是多種新興能源環境技術的基礎。胞外電子傳遞中一些具體問題尚待研究。本項目將模式產電細菌奧奈達希瓦氏菌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其間接電子傳遞中...
《基於胞外電子轉移研究納米材料與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是依託東南大學,由付德剛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 胞外電子轉移是微生物與外界環境物質相互作用的一種途徑,人們也基於此開發了微生物燃料電池(MFC)技術。納米材料在促進微生物胞外電子轉移、提高MFC產電效率上已顯示出優良特性。隨著納米材料套用的...
當改用其他的酶或微生物等固化膜,便可製得檢測其對應物的其他感測器。固定感受膜的方法有直接化學結合法;高分子載體法;高分子膜結合法。現已發展了第二代生物感測器(微生物、免疫、酶免疫和細胞器感測器),研製和開發第三代生物感測器,將系統生物技術和電子技術結合起來的場效應生物感測器,90年代開啟了微流控...
《生物化學實驗指導(第2版)》是由周楠迪、崔文璟、田亞平編寫,高等教育出版社於2020年7月31日出版的新形態教材。該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生物工程、生物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及相關專業的生物化學實驗課程教材,也可供相關領域的科研、生產人員參考。該書分為六篇:生物分子的定性定量測定方法,生物大分子的性質研究,酶...
本項課題研究用新穎的納米膜作為電化學探針的敏感層,製備直接電子傳遞型蛋白質電極。篩選具有優良電催化特性的納米粒子作為基質材料,用物理、化學方法進行表面修飾以改變納米微粒外層的結構和物性,現場製備適於蛋白質直接電子傳遞的敏感膜及其探針器件。用電化學及譜學方法對探針的性能進行深入表征,獲取其回響的各項參數...
申請人擬在對大腸桿菌胞外電子傳遞過程的初步研究(ChemComm,2008,1290; ChemComm,2009,6183)基礎上,進一步明確陽極微生物自介導的胞外電子傳遞過程。本項目以綠膿桿菌和大腸桿菌為研究對象,利用納米探針,結合電化學、色譜、質譜、紅外光譜等分析技術,研究內生介體的種類與分子結構,介體在細菌與電極界面的濃度分布...
利用轉座子對希瓦氏菌菌株進行全基因組隨機突變,篩選了與納米線形成相關的幾株突變株,它們不同程度的影響納米線的形成。採用基因突變等技術和微生物生理學等方法,進一步探明了納米線與細胞運動性、電子傳遞和產電性能的作用規律。研究豐富奧奈達希瓦氏菌電子傳遞理論,為提高該菌在燃料電池產電和印染污水處理的效率...
探索新的納米電極的製備方法,特別是具有良好重現性和穩定性的幾個納米尺寸電極的製備;研究納米電極上實現單電子傳遞的新技術和新方法,研究單電子傳遞在多類電化學過程中的電化學性質和理論;研究單個氧化還原酶分子在納米電極上的直接的、單電子傳遞,通過控制電子的隧入和隧出,實現酶對單個底物分子催化的控制,這...
10.3 微生物製備的納米材料 366 10.3.1 納米材料與電子 366 10.3.2 納米材料與螢光 370 10.3.3 納米材料與磁性 373 10.4 微生物電化學的分析方法 374 10.4.1 循環伏安和微分脈衝 375 10.4.2 計時電流 376 10.4.3 微生物電化學原位紅外光譜 377 10.4.4 掃描探針顯微技術 378 10.5 ...
本項目利用希瓦氏菌中跨膜電子傳遞鏈的關鍵細胞色素c蛋白OmcA,從分子水平研究鐵還原菌和具有不同礦物學性質的鐵氧化物礦物顆粒之間的電子傳遞機制和控制因素。研究結合了納米合成技術、分子生物學技術、合成生物學技術、以及先進的光譜學和顯微學技術,對微生物-礦物界面直接電子傳遞模式進行了細緻地刻畫。建立了鐵...
根據這一理論設計,本項目首先從光催化納米材料的生物合成及表征著手,研究利用S. oneidensis MR-1為生物催化劑,生物合成具有光催化能力的ZnS、CdS等金屬硫化物納米材料;然後再通過多種技術方法解析了產電微生物對有機污染物厭氧降解的機制,證實了產電微生物細胞表面的非特異電子釋放介導了胞外污染物廣譜降解能力;...
ATP是生物體內重要的能量“通貨”。生物體內代謝過程中產生的能量轉移先以ATP的形式“儲存”起來,待需要時再由ATP釋放出來。植物體內ATP的主要生成方式是通過光合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過程。光合磷酸化過程發生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膜上。通過其中的光合色素系統、電子傳遞系統和光合磷酸化偶聯酶系統的作用,使得光反應中吸收的...
因微生物的細胞膜或酶蛋白質的非活性部分對電子傳遞造成很大阻力電子由催化劑到電極的傳遞速率決定整個過程的快慢。目前提高電子傳遞速率的方法主要有採用氧化還原分子作介體,通過導電聚合物膜連線酶催化劑與電極等。另外為了提高質子傳遞速率和縮小電池體積無隔膜無介體的生物燃料電池也成為研究熱點。
而且因為碳納米管能促進生物分子的電子傳遞速率,而富勒烯可作為良好的電子傳遞媒介體,或將一些具有電子傳遞媒介作用的小分子如二茂鐵等摻雜進入碳納米管形成納米豆莢,進一步研究一些具有電活性的生物分子在用此類納米豆莢材料製成的化學修飾電極上的電化學行為,具有較強的創新性。為納米豆莢的生物功能的電分析研究提供...
氧化鐵納米粒子固有的過氧化物酶活性被發現以來,納米粒子仿酶體系的構建、催化機制及套用研究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石墨烯由於獨特的物理、化學及生物特性而成為性能優異的載體材料,其共軛的平面結構和良好的電子傳遞能力有利於對酶底物分子的富集以及催化活性的提高。本項目創新性地提出通過自組裝技術構建石墨烯與卟啉鐵...
達到控制蛋白質到界面的電子轉移的開與關,發展可逆的雙穩態的生物單分子識別與電子轉移的動態結構,研究氧化還原物質在生物相容性界面上的電子轉移規律,理解生物分子在進行的高效的、有選擇的電子轉移過程的奧妙,揭示生物分子間相互作用、構象關係和電子傳遞的規律,製備智慧型化的第三代生物電化學感測器和分子器件,著重...
研究材料表面的有機分子和生物物質自組裝,以及對功能納米材料的一維、多維有序組裝;研究不同構型、不同性質納米材料之間的複合組裝,發展新型的具有高選擇性和高靈敏度的納米電化學生物感測器件;研究生物分子在不同構型納米材料上的固定、識別及電子傳遞、電催化、光催化的機理;研究材料構型與發光的關係,及其在生物...
研究涉及表面物理化學、表面電化學、納米材料的製備與表征、納米生物技術與生物大分子電子傳遞等多個學科。發表文章 1.Electrochemistry investigation on protein protection by alkanethiol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against urea impact Yan Guo, Jianwei Zhao, Xing Yin, Xiaoling Gao,Yanni Tian Journal Physical ...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基於電位調製的連續可控的生物分子界面螢光共振能量轉移技術”(29萬,項目批准號:30670553)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仿生界面上生物分子電子傳遞的多光子螢光光譜實時研究”(21萬,項目批准號:30200058)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納米擬膜界面上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新方法”(21萬,項目批准號:...
通過對電極表面進行功能修飾,對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進行分子改造,以研究生物分子的電子傳遞和界面行為,並對分子識別機制、信號傳遞過程、生物感測技術、信息分子功能等熱點問題進行探討,對蛋白質功能和結構研究的新途徑進行探索,建立生物分子測定的新方法、新技術,發展新型生物感測器件,以期對單分子、單細胞和生物活體...
(2) 電分析化學研究方向: 開展納米材料的製備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套用。碳納米管、貴金屬納米材料的合成及組裝及電分析套用;製備具有高度催化活性的界面或生物感測器,用於研究生物大分子的電子傳遞性質,以及與環境和臨床相關的重要生化成分的快速分析。(3) 色譜分析研究方向:開展液相色譜、毛細管電泳分離分析工作,...
該研究為探索高選擇性、高靈敏的電化學生物感測界面提供了新思路,對於拓展電分析化學技術在納米仿生器件及生物分析領域中的套用範圍具有一定的科學意義。圖書目錄 封面 電化學感測器構置及其套用 內容簡介 前言 第1章 緒論 第2章 溶膠 凝膠衍生的碳陶瓷修飾電極的構置及套用 第3章 基於納米材料的電化學生物感測器...
21世紀是納米科技的世紀。高集成、智慧型化納米器件的開發必將推動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能源技術及環境技術等的高速發展。納米技術是國際科技競爭的前沿,也是對未來社會發展、經濟振興、國力增強最有影響力的戰略研究領域。人工納米機器的構建與套用是此前沿領域國際上最具有挑戰性的熱點課題之一。21世紀也是...
因為認為E-AB的信號產生是伴隨氧化還原標籤和電極表面碰撞引起的,所以分子堆積對感測器會有影響。又因為E-AB信號依賴於電子傳遞,所以過程中用來激發感測器的AC電流的頻率對其也會有影響。同樣的,電子傳遞時必須經過的自組裝單層鈍化膜對其也有影響。意義是將適配體和電化學傳導介質結合的技術,使得原有的適配體技術...
根據細胞的生理生化特徵,曾先後推測質膜是一種脂肪柵、脂類雙分子層和由蛋白質-磷脂-蛋白質構成的三夾板結構。同時電鏡觀察也證實質膜確實呈暗-明-暗三層結構。隨後冷凍蝕刻技術顯示雙層膜中存在蛋白質顆粒;免疫螢光技術證明質膜中蛋白質是流動的。據此S.J.Singer等人在1972年提出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結構特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