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工藝
納石矢是織金錦中的一種,是元朝(1271—1368年)的重要絲織品種。我國歷史上許多遊牧民族的貴族,差不多都喜歡織金錦做的服裝。考古工作者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發現了五代時遼國一個駙馬的墓葬,裡面就有很多精美的織金錦。
元朝統治者的官服以及帳幕等,多用織金錦縫製。為了滿足統治者對織金錦的大量需要,當時在弘州(今河北陽原)和大都(今北京)等地,都設有專局製造。
元朝的織金錦包括兩大類,一類是用片金法織成的,也就是在織造時,把一些切成長條的金箔夾織在絲線中。用這種方法織成的錦,金光奪目。另一類是用圓金法織成的,也就是用金箔捻成的金線同絲線交織而成。這種錦牢固耐用,但金色光澤比較暗淡。1970年在新疆烏魯木齊市南郊鹽湖南岸一號古墓出土的油絹襖子,就用織金錦作鑲邊,其中有片金的錦,也有捻金的錦。
歷史淵源
納石矢用鏤金法織成的織金錦。納石矢為蒙古語音譯,同“納石失”、“納赤思”。虞集《道園學古錄》:“納赤思者,縷皮傅金為織文者也。”紋樣近波斯風格,故有譯納石矢為“波斯金錦”者。元代由綾錦織染提舉司、織染人匠提舉司──別失八里局織造納石矢,太府監所屬內藏庫掌管出納御用諸王段匹、納石矢紗羅等,做成質孫,供天子百官內廷大宴時穿著。
中國從戰國時期就開始絲織物加金。唐宋期間趨於成熟,《唐六典》載有銷金、拍金、鍍金、織金、砑金等十四種金法,但衣料主要用泥金銀印繪,宋代衣服上用金普遍,福州宋黃?墓出土的許多衣衫上,貼金、印金、金箔成片。大約是朝野用金過度,宋王木永《燕翼詒謀錄》載:“大中祥符八年三月又詔:自中宮以下,衣服並不得以金為飾,一應銷金、鏤金、間金、倉戈金……織金金線皆不許。”可是,雖禁令再三,總因“上之所好,終不可得而絕也。”元代織金,織銀達鼎盛,袍衫所用錦、紗、羅、綾上無不加金。新疆鹽湖元代墓葬出土物有“菩薩紋”捻金錦,用捻金線制織。捻金線,是以絲線為胎,外繞金箔而成的金縷絲線﹔另一出土物為“花草紋”片金錦,用片金線制織,片金線是以金箔粘附於皮子上,作緯線以織。元代的織金工,除漢族工匠外,還有來自西域(如長於織金的回鶻族)的工匠。《元史鎮海傳》:“得西域織金綺紋工三百餘戶,及汴京織毛褐工三百戶,皆分隸弘州,命鎮海世掌焉。”
納石矢用作衣料,也用於緣飾領、袖。南熏殿舊藏《歷代帝後像》,其中的元世祖後徹伯爾,頭戴綴珠插花姑姑冠,身著納石矢緣領曳地長袍,是為元代婦女禮服。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元代“團龍鳳龜子紋”納石矢及“纏枝寶相花”納石矢等。
納石矢是波斯語“織金錦”Nasich的音譯,清朝又稱為“納克實”。元朝的納石矢主要在以回回為工匠的官作中生產。圖案多為對稱式,有濃郁的伊斯蘭風格,常以阿拉伯文織出工匠的名字。
納石失
中國元代
絲織物。系用扁金線或圓金線
織造紋飾的一種絲織物,亦稱織金錦。在絲織物上大面積用金線織造花紋,在元代極為盛行,這主要是由於
蒙古族的習俗
愛好及上層統治者為了顯示其豪華和富貴。元代立國後,著手建立織造局,有的織造局專門
生產納石失,以滿足宮廷和諸王、百官的
需要。元代的一名將領還曾將
新疆的300多戶織金綺工人,
遷移到弘州(今
河北省陽原縣一帶)建立織局織造納石失,另外,還有專門掌管織造皇帝御用領、袖納石失的
別失八里局,以及弘州納石失局、尋麻林(今河北省
萬全縣一帶)納石失局等
管理機構,可見元代納石失的生產規模之大。納石失實物在新疆監湖、甘肅漳縣元代墓葬中均有零星出土。傳世的納石失則不多見。
故宮博物院藏有兩件:①紅底團龍鳳龜子紋納石失,為佛衣披肩的面料,在紅底上,用扁金線滿織龜子紋,在菊瓣形開光內,織團龍、團鳳,上下
交錯橫向
排列。②綠底纏枝寶相花納石失,紋飾以變體寶相花及藤蔓組成纏枝型
圖案,線條流暢。這兩件納石失織造緊密,提花規整,
反映了元代較高的加金絲織物織造
水平,並為明清兩代的織金錦、織金緞、織金綢、織金紗、織金羅等多種加金織物奠定了
技術基礎。
紅底團龍鳳龜子紋納石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