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別失八里
- 時間:1209年
- 世紀:6世紀
- 地區:新疆
別失八里是元代西北重要城鎮。又譯別十八里、別石八里、鱉思馬、別石把等,回鶻(維吾爾)語“五城”之意。也稱為北庭。故城在今新疆吉木薩爾境內。五城之名初見...
別失八里局,官署名。元朝設於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掌織造御用絲段,隸工部。秩從七品。置大使、副使各一員。 ...
元太宗元年(1229),以牙老瓦赤掌撒麻耳乾、不花刺、拔汗那、斡端、可失哈...《元史》稱為別失八里等處行尚書省。 [1] 參考資料 1. 呂宗力主編.《中國...
官署名。元朝置,秩從二品,設於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治別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薩爾境),掌畏兀兒之地戍軍。置都元帥、同知等職。後罷。 ...
Senggusali僧古薩里維吾爾族古代翻譯家。亦稱僧古薩里·都統。別失八里(今屬新疆吉木薩爾縣)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跡均不詳。大約活動於 9至10世紀。他精通古漢語、...
窩闊台系後王中,除闊端與蒙哥友好,得到蒙哥的信任,仍以河西之地為其封地外,其他諸宗王則多予遷謫:合丹(窩闊台第六子)遷於別失八里,滅里(第七子)遷於也兒的...
《明史》稱為“別失八里國”、“亦力把里國”。統治者為察合台後裔禿黑魯帖木兒支系。疆域東起哈密與明朝相接,西抵巴爾喀什至費爾乾納,北自額爾齊斯河,南到...
南宋開禧二年(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西進滅遼,改稱北庭故城為別失八里,並建立達魯花赤(地方長官)。駐重兵於此。憲宗元年 (公元1251年)在別失八里設立行尚書省...
蒙古汗最初設立“達魯花赤”(蒙古官名,意為鎮守官)、“別失八里等處行尚書省”等軍政管理機構,對西域進行軍政管轄。元朝建立後,在發展西域各地社會經濟的同時,在...
1389年,倖存的禿黑魯帖木兒的幼子黑的兒火者即汗位,建都於別失八里;1418年,黑的兒火者之孫歪思汗,又把國都遷到亦力把里(今伊寧市),所以東察合台汗國...
次年,忽必烈以那木罕為將,在別失八里擊敗海都。至元十二年(1275年),忽必烈再遣安童輔佐那木罕西征。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海都等同東部乃顏聯絡,乘忽必烈率領...
1389 年,倖存的禿黑魯帖木兒的幼子黑的兒火者即汗位,建都於別失八里;1418年,黑的兒火者之孫歪思汗,又把國都遷到亦力把里(今伊寧市),所以東察合台汗國...
阿失帖木兒,①(1250—1309)元朝大臣。畏兀兒人。祖籍別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武都王孟速思之子。史稱其“性聰強,能傳家學”。至元二十四年(...
唐末期文宗五年(公元840年),北突厥之回鶻一支,西遷入北庭,仍臣服於唐,雖未改北庭都護府之舊治,卻以突厥語“別失八里”之名替代北庭轄屬各縣之名稱。元...
5、阿里麻里元帥府:至元十二年(1275)置阿里麻里行中書省,駐阿里麻里;十四年(1277)東徙,更名別失八里行中書省,其地為察合台汗國專有,為汗庭所駐。至元...
元代由綾錦織染提舉司、織染人匠提舉司──別失八里局織造納石矢,太府監所屬內藏庫掌管出納御用諸王段匹、納石矢紗羅等,做成質孫,供天子百官內廷大宴時...
洪武三年(1370年)察合台汗國滅亡後其後裔建別失八里,都城在別失八里(今吉木薩爾北破城子),永樂十六年(1418年)遷都亦力把里(今伊寧)。15世紀中葉,吐魯番部強大...
尋復戰,收別失八里、別失蘭等城。次忽章河,西人列兩陣迎拒,戰方酣,寶玉望其眾,疾呼曰:“西陣走矣!”其兵果走,追殺幾盡。進兵下撏思干城。次暗木河...
最後,對於帖木兒拉攏與其共同東征的位於當代新疆地區的別失八里(後改名亦力把里),明太宗採取懷柔政策以圖瓦解他與帖木兒的聯盟。雖然由於帖木兒於永樂三年(1405...
主要分布於哈密力(今哈密西北)、別失八里(今吉木薩爾縣北護堡子)、滕竭兒(今阜康)、亦里黑(今伊寧)、曲先(今庫車)、可失哈爾(今喀什)、斡端(今和田)、闍...
蒙古國憲宗元年(1251年),設立別失八里行尚書省,此地改屬該行省管轄。 元朝末年,察合台汗兼併窩闊台汗領地,此地改屬察合台汗國。察合台汗國分裂後,此地歸屬東...
南宋淳祜十一年(1251),蒙憲宗在西州回鶻建別失八里行省州改稱哈密力。至元十六年(1279年),忽必烈滅南宋,建都大都(今北京),任命察合台曾孫阿只吉鎮守別失八里...
1389年,倖存的禿黑魯帖木兒的幼子黑的兒火者即汗位,建都於別失八里; 1418年,黑的兒火者之孫歪思汗,又把國都遷到亦力把里(今伊寧市),所以東察合台汗國...
至元七年(1269年),忽必烈以那木罕為將,在別失八里擊敗海都。至元十二年(1274年),忽必烈再遣安童輔佐那木罕西征。未料,那木罕部將昔里吉等於次年底發動兵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