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成為國家公園,公園特徵,地質構造,
歷史
南納漢尼河地區早在9000年前就已有人居住,數千年以來這些人都過著遊牧的生活。隨著歐洲人從18世紀開始進入這地區與原住民進行貿易,這些原住民便逐漸捨棄以往的遊牧生活,改為在歐洲人設立的貿易站附近定居。到了19世紀末,正當附近的育空地區的淘金熱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有冒險家試圖沿南納漢尼河進入育空地區。當中一些人的離奇死亡使這片地區留下了種種的傳聞與傳說,也留下了如“無頭溪”(Headless Creek)、“死人谷”(Deadmen Valley)等地名。
成為國家公園
在1960年代末,加拿大國內就應否在南納漢尼河興建大型水力發電廠展開了激烈的爭論。當時的總理杜魯多在遊覽過這片地區後,深深被其壯麗的景觀所震撼,這令他在1972年決定把南納漢尼河以及岸邊的地區劃為國家公園,總面積為4,766平方千米(1,840平方英里)。在2003年Dehcho第一民族與加拿大公園局協定把保護區暫時擴大至23,000平方千米(8,880平方英里)。而於2007年總理哈珀宣布保護區再添5,400平方千米(2,085平方英里),令總面積增加到28,000平方千米(10,811平方英里)。
公園特徵
“納漢尼”這名字是來自土著的德內語,帶有“靈魂”的意思。南納漢尼河是公園的焦點所在,它流經的四個峽谷──分別名為第一、第二、第三、與第四峽谷──正好襯托著這條壯觀的激流。
維吉尼亞瀑布是公園內的另一個景點,河水在這裡從90米(295英尺)的高空急墜而下,高度比尼亞加拉瀑布再高一倍。瀑布的中間有一塊尖頂的抗蝕岩石,名叫“Mason之石”(Mason's Rock),以紀念著名的加拿大駕獨木舟者、作家與製片人Bill Mason。除了瀑布以外,沿河更有很多著名的急流,如Figure Eight、George's Riffle、與Lafferty's Riffle等。
保留區內另外也有溫泉、高山凍土、山嶺、杉木林和白楊林,是多種鳥類、魚類和動物的棲息地。保留地外的辛普森堡有一個遊客中心,為該國家公園的歷史、地理與文化作出介紹。要去納漢尼國家公園只能靠直升機或水上飛機。每年有大約800至900人到納漢尼國家公園觀光。
地質構造
由於公園成立較晚,仍無路可達,人們僅能從空中和水上領略山地魅力。與世隔絕的特點使其免遭墾殖者的破壞。公園內最富魅力的景觀當屬納漢尼河和弗拉特河。韋吉尼亞瀑布是南納漢尼河上最大的瀑布,比著名的尼亞加拉大瀑布還高出一倍,河水陡落98米,飛流直下,水霧瀰漫,形成面積近2公頃的巨瀑。公園的地質構造也非常引人注目。水鑿的洞窟、高出水面數百米彎曲的古河道以及坐落在岩石上不受侵蝕的玲瓏纖巧的土柱——“仙女壁爐”都是不可多得的地質奇觀。地下河流縱橫交錯、密若蛛網。鐘乳石和石筍洞窟數量繁多,其中的羊廊掩藏有死於幾千年前的大批綿羊。公園成為地形複雜、地貌多變的一幅大自然傑作。納漢尼國家公園還是一個礦藏豐富的地區。到2000為止,已經發現了鎢、銅、鉛、鋅,還有大理石、花崗石和金剛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