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履歌

納履歌

《納履歌》是一首現代詩,作者是聞一多。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納履歌
  • 創作年代:現代
  • 文學體裁:現代詩
  • 作者:聞一多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名稱:納履歌
體裁:現代詩
作者:聞一多

作品原文

橋下的菖蒲拜折了腰,
半日沒有鵁雞兒叫。
秋天的河流分外的細——
一線銀絲在沙上洗。
少年的張良是無事忙,
狂奔不向前途望;
忽然聽見了咳嗽一聲,
想是只白鷺吃了一驚。
抬頭瞧見一個老人樣,
板橋底邊曬太陽,
脫下了破鞋往板橋下摔,
喊一聲“小子拾起來!”
張良的心頭上火星飛,
身邊恨沒有大鐵錘,
祖龍在我手下逃生命,
老頭兒你是什麼人?
老頭兒對著他微微笑,
笑得他心寒怒火消,
本來古禮尊尚白頭髮,
我張良應分服侍他。
河底拾起了老人的鞋,
老人講:“替我穿起來!”
老人的尊嚴比皇帝大,
誰敢不聽老人的話?
張良雙膝跪落心跪落,
捧鞋送上老人的腳,
只覺老人偉大自身小,
仿佛是鯤鵬比鷦鷯。
“儒子可教!儒子你記著:
再過了五天來會我。”
瞥眼之間不見老人身,
老人不是尋常的人!
秋天的河流分外的細——
一線銀絲在沙上洗。
橋下的菖蒲拜折了腰,
半日沒有鵁雞兒叫。

作品賞析

《納履歌》一詩,原載1925年10月5日出版的《晨報副鐫》第四十九期,未收入其詩歌專集。這是一首敘事詩,所敘故事有歷史根據,是很著名的一個傳說,曾為許多詩人謳歌過。聞一多先生寫此詩,應有新意,頗耐人尋味。
“敘事詩是‘詩’,自然是內視點文學;但它又得‘敘事’,所以又是外視點文學。從‘詩’而言,它要表現內宇宙;從‘敘事’而言,它又要再現外宇宙。雙重性的審美觀點是敘事詩最本質的詩美特徵。”敘事詩,顧名思義理應以敘事為主,但一首敘事詩是一個完整的生命,以詩的方式敘事,以敘事的途徑寫詩,而詩的本質則是抒情的。《納履歌》正是以敘事為主的,聞一多先生以畫家特有的筆法,速寫般勾勒出一系列的畫面,來展示張良納履的故事。“橋下的菖蒲拜折了腰,半日沒有鵁雞兒叫。秋天的河流分外的細,——一線銀絲在沙上洗”。秋高氣爽,河水淺流,“菖蒲拜折了腰”,一副恬淡、寧靜的畫面。少年的張良是無事忙,狂奔不向著前途望;相傳張良在“得贈”之前,為紈絝子弟,終日遊俠於外,胸無大志,也不甚韜略。此“前途”當有雙關之意。“突然聽見了咳嗽一聲,想是只白鷺吃了驚。”接著他“抬頭瞧見一個老人樣,板橋底邊曬太陽”,見到張良上來,脫下了破鞋往板橋下摔,喊一聲:‘小子拾起來!’張良何時受過這種氣,禁不住“心頭上火星飛,身邊恨沒有大鐵椎:祖龍在我手下逃生命,老頭兒你是什麼人?”正當張良怒火萬丈,準備將胸中的火焰噴射出去的時候,卻見“老頭兒對著他微微笑,笑得他心寒怒火消……”。轉念一思慮,“本來古禮尊尚白頭髮,我張良應分服侍他”。張良本性良善,又飽讀經書。雖覺事出蹊蹺,但還是照老人的吩咐做了。“河底拾起了老人的鞋,老人講:‘替我穿起來!”更是過分的要求,但此時張良覺得“老人的尊嚴比皇帝大,誰敢不聽老人的話”?與老人相比,“仿佛是鯤鵬比鷦鷯”,只好“雙膝跪落心跪落,捧鞋送上老人底腳,”狂傲少年,謙恭和忍耐至此,足以使老人感動。所以老人說:“孺子可教!孺子你記著:再過了五天來會我”。霎時間不見了老人,果非凡人。張良亦由此受益,蒙此老人傳授韜略兵書,以助劉邦,終成大業。很顯然,詩人對張良的謙恭和忍耐有稱譽之意,而作為學者的聞一多,謙恭和忍耐也是他性格的一部分。
敘事詩的意象尋求一種單純性。即以人物而言,詩中人物和詩人自己在人格上常常相通。以上的分析,似乎已可說明張良和聞一多在人格上有相通之處。首末兩節詩的重複,意義就較為重大了。首節四行詩可以說是橋下的寫照而用以導入下面的故事——就是橋下發生的一幕。結尾的重複,猶如電影蒙太奇的手法,將鏡頭閃回第一幕而收場。只是抒寫順序稍有變動,但其中的意象及所要傳達的意蘊仍未變。詩人要表達的思緒在第一個鏡頭中已經出現,在最後一個鏡頭中又再現,這是聞一多先生慣用的手法:首末兩節,詩中雖提及鵁雞,但並無喧聲。詩中所說,是一個靜景,然而靜中有動,菖蒲的“拜折了腰”和河水的淺流,都不是死寂之物;由於景在橋下,加上俯首折腰的事物本身是葉瘦根高的菖蒲,又加上“一線銀絲”的河流,柔細的氣氛乃瀰漫畫面,因之謙恭地俯就這一點情意,就呼之欲出。情與物遇,目擊道存,精神與物態的契合,有時是‘一見鐘情’式的拍合,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因而詩的意象,有時簡直就是物象,而抒情也簡直就是狀物。首尾兩節的自然景物,這種由菖蒲、河流等構成的物象,同時也是貫穿全詩的意象,是張良性格的主要方面,此處的“狀物”恰好就是“抒情”,抒發了詩人自己的主觀意緒,因之也是詩人自己的性格展示,充分體現了“寄意於象、以象盡意”的特點,按此立論,首尾四行(實際是八行)是全詩的靈魂,擔負起開道和結尾的重任。

作者簡介

聞一多(1899-1946),著名現代詩人、文史學者、革命烈士,原名亦多,字友三,後改夕夕,又改名一多,曾用筆名夕夕。1899年11月24日生於湖北浠水縣。1922年,去美國留學,學習繪畫,進修文學,研究中國古典詩歌和英國近代詩歌,1925年聞一多回國,在北京藝專任教,並成為徐志摩主編的《晨報副刊·詩鐫》的主要撰稿人。他在論文"詩的格律"中要求新詩具有音樂的美(音節),繪畫的美(辭藻),建築的美(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由實踐到理論為新詩發展探索一條值得重視的藝術途徑。1928年1月,第2本詩集《死水》出版。1927年任第四中山大學文學院教授並被選為校務會議中文學院的唯一代表。1928年秋任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兼中文系主任。1930年秋轉任青島大學文學院長兼國文系主任。1932年8月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1944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抗戰勝利後出任民盟中央執行委員、雲南總支部宣傳委員兼《民主周刊》社社長,經常參加進步的集會和遊行。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慘遭國民黨特務暗殺。聞一多在7月15日雲南大學舉行的李公朴追悼大會上講演,憤怒斥責國民黨反動派,當晚即被國民黨特務暗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