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鹼淖濕地

紅鹼淖濕地

紅鹼淖濕地位於陝西省,38°30'N, 109°40'E;榆林和神木的西北面,內蒙和陝西省的交界處,是我國重要的濕地生態區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鹼淖濕地
  • 地理位置:位於陝西省
  • 氣候狀況:年平均氣溫8.3°C
  • 主要植被鹽爪爪沙芥、鐵桿篙
面 積:,濕地描述:,氣候狀況:,主要植被:,保護措施:,土地利用:,干擾和威脅:,經濟和社會價值:,濕地鳥類:,主要研究:,

面 積:

約100,000公頃。 海拔800~1,300米。

濕地描述:

受強烈的風蝕和流沙的堆積作用,形成了延綿不斷的沙丘,沙丘分布在河流兩岸,在沙丘之間的低洼地區形成大小不一的湖泊灘地,常積水成湖泊或鹽窪地。該地區有大小海子250多個,總面積達20,000公頃左右。水庫50座;總庫容量達1.9億立方米。該地區是陝北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漠過渡地帶的東段;北部風沙低洼草灘區占總面積62%,其中有爾林兔灘和大保當灘等。是黃河支流烏蘭木倫河禿尾河、榆林河等的源頭。

氣候狀況:

暖溫帶氣候,年平均氣溫8.3°C,氣候寒冷乾燥,霜凍期長達6一7個月,早春風大沙多;秋末晴朗涼爽,是陝西省雨量最少,氣溫最低的地區。

主要植被:

在鹽鹼灘上有鹽爪爪沙芥、鐵桿篙、鹽蓬、鹼蓬苦豆子; 在窪地和海子附近有柳樹沙棗蘆葦丁香香蒲澤瀉水蔥等草甸植被。

保護措施:

1981年已建立了紅鹼淖水禽禁獵區,面積為6,700公頃;政府每年投資營造100萬畝的防護林,目前長城沿線的防風固沙林帶已初步形成; 改變了氣候,防止了土壤的沙化,保護了水鳥的繁殖棲息地。
紅鹼淖濕地 - 建 議:
在紅鹼淖水禽禁獵區的基礎上,建議成立以紅鹼淖、刀兔悔子,木林兔、苟池、花馬池等為中心的榆林沼澤海子水禽保護區。
促使申報成為國家級自然濕地保護區。加強環湖一公里範圍內的綠化力度,保證匯入紅鹼淖的季節性地表河流暢通,對紅鹼淖所在區域適時採取人工降雨,嚴格控制廢水廢物的排入。

土地利用:

自然保護區和禁獵區,毗鄰地區是林牧業比較發達地區。

干擾和威脅:

近年來神府煤田的開發,人類頻繁的經濟活動,海子的漁業生產蓬勃發展,直接影響水、涉禽的棲息環境。

經濟和社會價值:

海子是漁業生產的重要基地,低洼地區,水草豐盛,是發展畜牧生產的理想場所。

濕地鳥類:

夏季有許多河鴨、秋沙鴨白骨頂鳳頭麥雞等鳥類在這裡繁殖;秋末出現的大量水涉禽包括鸕鶿白鷺蒼鷺大天鵝豆雁赤麻鴨灰鶴等。濕地成為這些水涉禽遷徙時的擇站。這些鳥類在這裡停留一個月左右,到冬初陸續開始順黃河南下。

主要研究:

當地的生物學家進行過區系調查,並對繁殖和越冬水禽進行了一些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