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額朱雀(學名:Carpodacus subhimachalus):中型鳥類,體長16-21厘米。雄鳥前額、眉紋、頦、喉深紅或橙紅色,眼先至眼後灰褐色,頭頂至背包括翅上覆羽褐色或暗褐色、具寬的暗紅色或橄欖綠黃色羽緣。腰和尾上覆羽橙紅色,兩翅和尾黑褐色或褐色,外翈羽緣紅色或橄欖綠黃色。喉、胸紅色具白色斑點,其餘下體灰褐色。雌鳥額和眉紋金橙黃色,頰、喉、胸亦為金橙黃色,其餘和雄相似。
棲息於高山針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及其森林上緣的矮樹叢、杜鵑灌叢、竹叢和草地。常單獨或成對活動,秋冬季節亦喜成群,常成小群在樹枝間或灌木叢中,有時也到地上活動。主要以草子為食,也吃灌木和樹木果實和種子。分布於中國、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東北部和緬甸北部。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物種簡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物種簡史
該物種在1836年由英國博物學家布萊恩·霍頓·霍奇森(Brian Houghton Hodgson)以雙名法“Corythus subhimachalus”命名。物種名“subhimachalus”源自拉丁語sub,意思是“在...之下”,印地語詞“himachal”意思是“雪”。紅額朱雀以前被劃分在松雀屬(Pinicola)中,但是基於線粒體和核DNA序列的系統發育分析結果,它被確定轉移到朱雀屬(Carpodacus)。
形態特徵
雄鳥前額、頰和眉紋深紅色,眼先、眼後和耳羽灰褐色或暗褐色,頭頂、枕、後頸、背、肩和翅上覆羽暗褐色或褐色、具寬的暗紅色或橄欖綠黃色羽緣。腰和尾上覆羽橙紅色,尾羽黑揭色,外翈羽緣紅色或橄欖綠黃色;兩翅褐色或黑褐色,外翈羽緣紅色或橄欖綠黃色。頰、頦深紅色,喉、胸深紅或橙紅色,羽毛中央白色形成白色斑點,其餘下體淡褐灰色,腹中央較淡,尾下覆羽淡灰色,羽緣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褐灰色,羽緣橄欖黃色。
雌鳥前額、眉紋金橙黃色,頭頂枕、後頸暗橄欖黃色。背、肩灰褐色,羽緣橄欖綠黃色。腰和尾上覆羽橄欖黃色無縱紋,兩翅和尾暗褐色,羽緣橄欖黃色,頰、頦、喉、胸金橙黃色,其餘下體淡褐灰色。
虹膜紅褐或淡褐色,嘴肉褐色或角褐色,腳淡褐或肉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35-50g,♀35-48g;體長♂161-210mm,♀180-197mm;嘴峰♂12-13.5mm,♀12-13mm;翅♂90-100mm,♀91-98mm;尾♂72-84mm,♀70-80mm;跗蹠♂19.0-24.0mm,♀19.5-23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於高山針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及其森林上緣的矮樹叢、杜鵑灌叢、竹叢和草地。海拔高度2000-5000米,夏季分布較高、多在林線上緣灌叢草地或有稀疏樹木生長的灌叢草地和林緣地帶,冬季分布較低、多在3000米以下的溝谷與河灘灌叢和林緣地帶。中國西藏南部、雲南西北部及四川海拔3500-4200米的較高針葉林。
生活習性
食性:主要以草子為食,也吃灌木和樹木果實和種子。
習性:常單獨或成對活動,秋冬季節亦喜成群,常成小群在樹枝間或灌木叢中,有時也到地上活動。不做長距離飛翔。除繁殖期間外,很少鳴叫,活動時毫無聲響,性較安靜。但繁殖期間也善鳴唱,婉轉悅耳,富有變化。
叫聲:甚寂聲。鳴聲為多變的顫鳴,也作ter ter tee,偶有似麻雀的吱吱叫。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於中國、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東北部和緬甸北部。
中國:分布於四川西部康定、白玉、巴塘、西南部木里、甘洛、南部重慶、中部成都、都江堰、峨眉、寶興、南充,雲南西北部中甸、麗江、怒江與瀾滄江山脈、東北部永善、西部瀘水、新平、中部昆明,西藏南部聶拉木、絨轄、東南部察隅、通麥、林芝、易貢湖、扎曲貢、達格章和昌都地區西南部。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到達繁殖地後不久即開始分散成對,雄鳥站在小樹或灌木頂枝上鳴叫,並不時地在上下樹枝間跳躍飛翔,或從一棵樹飛到鄰近的另一棵樹上,雌鳥飛來站在雄鳥下面的低枝上或地上,交配亦在低枝上或地上進行。營巢於薔薇等有刺灌木叢中和小樹枝權上。距地高0.5-1m,較隱蔽。巢呈杯狀,結構較鬆散,用枯草莖、草葉和鬚根等材料構成,內墊有細的鬚根和少量獸毛。營巢由雌鳥單獨承擔,雄鳥在巢附近鳴唱和警戒。每窩產卵3-6枚。孵化期13-14天。雛鳥晚成性,經過15-17天的餵養,幼鳥則可離巢。
亞種分化
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