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雲寺(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紅雲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泊崗;集鎮南面一公里處,古時有座皇家寺廟名為紅雲寺,俗稱代唐寺,現仍可見磚塊瓦片。此寺始建於晚唐時期,當時由於國人作亂,唐朝國都從長安;遷至壽州;(今安徽壽縣),故史書稱之為南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紅雲寺
  • 地理位置:在泊崗集鎮南面一公里處
  • 地位:皇家寺廟
  • 地處泊崗集鎮
  • 俗稱:代唐寺
  • 始建:晚唐時期
地理位置,人文歷史,後人評價,

地理位置

在泊崗集鎮南面一公里處。

人文歷史

一天夜裡,南唐皇帝做了一夢,夢見東方起火,紅光滿天,不由驚醒。當時便召來國師為之破解。國師說:“火從東來,必有禍災。它將危及江山社稷和皇上龍體。臣觀天象,有片紅雲正在東方出現,此雲正是災禍的徵兆。要免除災禍,必須在紅雲出現之處建一寺廟。同時,選一位與皇上生辰、屬相完全相同之人,為皇上替身,擔當寺內主持,這樣方能將其鎮住。”唐主信其言,遂派國師帶領人員前往東方辦理建寺之事。國師一行人從壽州出發,沿淮河東下,走了三天三夜,來到淮河拐彎處的泊崗鄉,見天上紅雲停止不動,紅雲下邊正是一片高崗地,崗下視野開闊,一馬平川,於是決定在此建寺,遂起名為紅雲寺。由於該寺是皇家寺廟,建的相當氣派。寺有大殿、中殿、主殿、側殿,地下還有宮殿。只主殿就占地百畝,四周圍牆長二十餘里。寺廟正門朝南,東、西、北三面各有大門,另外還有便門十個。每至傍晚時分,寺內都要騎馬去關廟門。由此可見,當時寺廟的規模之大。
寺廟建成以後,唐王便從皇族中選了一位與自己同屬相的李姓兄弟作為替身,擔任寺內主持,並作了御封,故而此寺又被稱為代唐寺。誰知這位唐王替身,原是一位花花公子,出家當了皇上替身後,舊習不改,依仗皇權勢力,從社會上招募了一大批地痞流氓欺男霸女,為非作歹,百姓多遭其害。當地有一個小徐莊,莊上有戶姓徐的人家,其父在京城做官,不幸身亡,其子領著母親和妹妹,一同進京為父辦理喪事。在返鄉時,三人途徑紅雲寺,母女兩人進寺燒香磕頭,祈禱親人亡靈早日升天。在寺外等候的徐公子,久等不見兩人出來,便進寺尋找,不想四處找遍,也不見母女蹤影。徐公子見勢頭不對,便將此事向地方官府告發。官府深知紅雲寺乃皇家寺廟,寺內主持乃皇上替身,誰敢得罪,於是就將此事上書京城,一推了之。京城提督與徐父乃故交,接到上書,便聯名上書皇上。皇上為息群臣眾怒,即命一欽差前往察看。該欽差為官耿直,不徇私情。為查清事實真相,遂裝扮成一溜鄉貨郎,進行微服私訪。他到了紅雲寺門前大槐樹下,一邊歇腳,一邊叫賣。從寺內走來十幾個和尚,各個搖頭晃腦,嘻嘻哈哈,爭相購買胭脂水粉,梳篦花線等物。欽差心想,和尚本是出家之人,爭相購買婦人用品,豈不怪哉!次日,欽差令知府起兵搜查了整個寺廟。結果從寺內地下暗室里搜出民妻少女二百餘人。遂將所有和尚上枷畫押。欽差隔日回京稟報皇上,將紅雲寺和尚危害鄉里,欺詐百姓,霸占民女,欺君罔上的惡行,一一具實上奏。皇上聽後,微抬眼皮,將手一擺道:“罷了(意思是免了)”。欽差遵旨回來後,命知府從農戶家借來五盤鐵齒耙,在平地上挖了五百多個二尺見方的深壇,將五百餘名和尚五花大綁放入壇里,泥土填平其肩,用牯牛拉著鐵耙從和尚頭上耙來耙去,不足半晌,五百餘名和尚全部一命嗚呼。同時還命令衙役用火把將大廟點著,頓時火光沖天,一座規模宏大的皇家寺廟,瞬息化為灰燼。當皇上接到承稟時,悔之晚矣。

後人評價

這就是在江淮民間流傳至今的“火燒紅雲寺”、“鐵耙耙和尚”的故事。對此,後人有詩相譏曰:
紅雲和尚真風流,暗室藏嬌不知羞。
朝廷欲罷未罷了,落得鐵耙耙僧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