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公園:位於宣漢城區,巴山紅軍公園(原項山公園)。高處,極目回顧,草木蔥蘢,繁花似錦,石梯縱橫,令人心曠神怡。腳下前河、中河、後河三匯集,猶如一根玉帶飄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巴山紅軍公園
- 地理位置:四川省宣漢縣
- 開放時間:全天24小時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王維舟紀念館、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三軍成立紀念碑等
地理位置,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三軍成立紀念碑,王維舟紀念館是巴山紅軍公園的靈魂,陳列室六大部分,
地理位置
紅軍公園:位於宣漢城區(達州市萬源市也有),巴山紅軍公園(原項山公園)。高處,極目回顧,草木蔥蘢,繁花似錦,石梯縱橫,令人心曠神怡。腳下前河、中河、後河三匯集,猶如一根玉帶飄動。江口電站即在此攔河發電。庫區水域寬闊,綠波蕩漾。上下遊動的汽艇和船舟,兩岸的果林、花叢也盡收眼底,呈現出多幅風景畫卷。巴山紅軍公園與江口電站庫區既各具特色,自成一體,又互相補充,彼此烘托。
巴山紅軍公園由兩條逶迤相遇的山脊構成。沿最東的山脊拾級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王維舟將軍躍馬揮戈,馳騁疆場的大理石塑像,背景襯托以宣漢兒女踴躍參軍、支持紅軍、英勇奮戰的群雕。主體與背景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為人們展現出一段血雨腥風的的歷史。佇立仰視,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人們仿佛看到了70 多年前,英雄的宣漢人民以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勃勃英姿,隱約聽到了州河沿岸一片“打土豪、分田地”的怒吼……
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三軍成立紀念碑
儘管宣漢的歷史悠久,但能看到歷史留下清晰痕跡的地方卻並不多了,巴山紅軍公園自然是這痕跡里最耀眼的證明。
穿過一片梅園,繞過虬曲盤柯的梅枝,呈現在眼前的是高揚著“反清”大旗的東鄉白蓮教義軍的群雕,與不遠處的“巴山秀才”——清代抗糧英雄袁廷蛟剛正不阿、威武不屈的玻璃鋼塑像相映襯,展示出宣漢人民頑強的革命鬥爭精神。 不遠處,聳立著“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三軍成立紀念碑”。碑高13米,碑頂雕塑著鮮艷的紅軍戰旗,碑身正面徐向前元帥親筆題寫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三軍成立紀念碑”16個大字熠熠生輝。曾在宣漢戰鬥過的許世友、張愛萍、王波等老紅軍戰士也欣然題了詞。紀念碑高聳入雲,四周松柏環繞,鮮花簇擁,異常莊嚴肅穆。數萬將士用血與肉凝鑄成的這座豐碑,將永遠激勵著宣漢人民團結奮鬥,奔向幸福的明天。
王維舟紀念館是巴山紅軍公園的靈魂
王維舟(1887.6.10——1970.1.10),四川省宣漢縣清溪鄉場人。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7年轉入中國共產黨。中國工農紅軍第33軍軍長,八路軍129師385旅副旅長,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第4局局長,中共四川省委書記,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副司令員,西北軍區副司令員,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工農紅軍、八路軍、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指揮員。
民主革命時期,早年積極投身保路運動和辛亥革命,參加反袁護國戰爭和“護法”運動。
大革命時期,1924年第一次國共合作開始後,在家鄉創建四川省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7年中共“八·七會議”後至1932年在川東組織民眾,堅持游擊戰爭,參與發動了著名的“萬源固軍壩起義”,創建革命根據地,發展黨的組織和農民協會。1933年11月2日任中國工農紅軍第33軍軍長。1934年1月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9師385旅副旅長。1937年9月被國民政府授予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銜。1938年任385旅旅長兼政治委員。1939年任隴東軍政委員會書記兼385旅政治委員。率部衝破敵人對隴東和陝甘寧邊區的封鎖,實現部隊“豐衣足食”。毛澤東於1943年親筆書贈其“忠心耿耿,為黨為國”題辭。1936年10月與中央紅軍會師後,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第4局局長。
解放戰爭時期,調任中共四川省委副書記。1946年2月從南方局調回延安後,被任命為中共四川省委副書記、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員。1948年9月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副司令員。1949年4月任西北軍區副司令員。在解放大西南的戰鬥中,任西路軍副司令員的王維舟同司令員賀龍一道指揮第18兵團入川,與第二野戰軍部隊合力殲敵,解放四川省全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共中央西南局常務委員、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西南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兼西南民族學院院長,積極投身西南地區民族工作、民主改革工作。1954年後調中央監察委員會工作,任中央監察委員會常委。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四人幫”反革命集團的殘酷迫害。是中國共產黨第七屆候補中央委員、第八屆中央委員、中央監察委員會常委。先後當選為全國人大第一、第二、第三屆常委。
1970年1月10日含恨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1979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為其舉行追悼大會,恢復政治名譽。
王維舟同志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子,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幾十年來,他“忠心耿耿,為黨為國”,為黨的事業貢獻了終生。
王維舟紀念館建於1983年,經過20多年的建設和完善,目前已成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館由陳列室和紅軍碑林組成,占地3670平方米,展線長2747米,三級台階式園林建設,四季葉青密茂,繁花似錦。碑林嵌豎有各個時期鐫刻或複製的石碑300餘通。其中有王維舟在辛亥革命時期任護國軍、靖國軍營長、團長和邊防司令時,因所部軍紀嚴明,百姓安寧,深得民眾擁戴,東鄉、萬源等縣民眾為他樹立的“兆民賴之”、 “東鄉屏障”、 “除暴安良”、 “愛國愛民”等德政碑。土地革命時期,宣傳馬列主義、黨的方針政策、紅軍紀律和打土豪分田地、反對劉湘六路圍攻等紅軍石刻標語口號近百幅。上世紀八十年代徐向前元帥為紀念王維舟誕辰百周年題寫“忠心耿耿,鞠躬盡瘁”;張愛萍將軍書贈“創建川陝功區英勇獻身的烈士永垂不朽”;魏傳統題書“來自人民為人民,永遠巴山魚水情,先輩開基遺愛在,後昆奮建兩文明” ; 梁伯言書寫的“江山磅礴秀霜鐘,崛起人豪在蜀東,早歲獻身倡革命,畢生為黨竭精忠,風雲叱吒聲威壯,金石銘勛德望崇,弧且期頤申頌祝,大名垂世壽無窮”;廖傑文所題“清溪一柱氣如虹,戎馬關山百戰功,危舟破浪迎馬列,名將展旌震川東,善人耿介身許國,紅葉經霜色更濃,大地回春欣告慰,偉業千載仰高風”等贈言、墨寶、詩詞,鐫刻成石碑屹立館內,莊重奪目。
原南京軍區司令員、上將向守志 1990年11月回到家鄉,在參觀紀念館後,親筆書寫了“九州春色彩大地,四化宏圖壯古今”。老紅軍張愛萍、劉華清、楊國宇、王定國、王定烈、李永悌、徐思順、賀長清以及老領導喬石、馮元蔚、天定、楊超等參觀紀念館後都留下了他們珍貴的墨跡和佳句。紀念館由陳列室和紅軍碑林組成,占地面積3670平方米,展線長2747米,三級台階式園林建築,四季葉青密茂,繁花似錦。
陳列室內陳列圖片資料135幅,王維舟同志生前用過的遺物和其它革命文物129件。王維舟紀念館的建立,使宣漢人民有了憑弔革命先烈,撫今思昔的活動場所,紀念館被譽為巴山老區繼承歷史遺產,弘揚革命精神的一塊紅色陣地,20多年來,共接待本縣和全國各地前來參觀的民眾達240萬餘人次。
陳列室六大部分
第一部分
陳列和介紹了王維舟同志的故居和他參加辛亥革命的情況。
第二部分
陳列了王維舟在一九二0年五月經朝鮮共產黨人金笠等介紹加入朝鮮共產黨上海支部時所拍的照片,1923年王維舟回到家鄉創辦“新群女子高小”,接任“宏文”校長,帶頭捐物捐款集資興建“工字形教學樓”、聘請進步人士為教師,聯絡進步青年,建立川東北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創辦“群化書報社”,陳列宣傳馬列主義書刊《新青年》、《響導》等遺址照片。
第三部分
著重介紹了王維舟在土地革命時期根據黨的“八七會議”精神,在川東北一帶發動民眾組織“四川工農紅軍第一路游擊隊”、 “川東遊擊軍”、 “川東紅軍游擊隊”的鬥爭發展史,配合紅四方面軍開展“宣達戰役”的經過情形;朱德元帥評价川東遊擊軍的題詞:“有著這樣一批川東遊擊隊伍才使入川的紅四方面軍能迅速擴大起來”;川東紅軍游擊隊改編為紅三十三軍成立大會的遺址和主要領導人王維舟、楊克明、王波等的照片。
第四部分
陳列了王維舟在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三八五旅旅長兼政委在陳龍開展保衛陝甘寧邊區,鞏固八路軍總後方,突破國民黨反動派封鎖、發動和組織軍民開展大生產運動,實現自給自足的情況;黨的“七大”會議上王維舟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的照片;1943年毛澤東在西北局高級幹部會議上親筆為王維舟書贈“忠心耿耿,為黨為國”的獎狀;1942年6月2日王維舟同志56歲生日,中央和邊區政府為他舉辦了祝壽活動,黨的領導人為他題了詞,在前線的領導同志也紛紛發來賀電,當天的《解放日報》在一、二版報導了這一榮事。董必武為王維舟七八榮壽題詞“廿紀生經大半稘,吾華革命典型垂,與君先後共奔走,顧盼紅旗含養頤”。謝覺哉題詞“永是車頭不落塵,反帝反清到而今,愛民愛黨心如火,名將從來多善人”等革命資料。
第五部分
介紹了王維舟在1947年任西北軍區副司令員時,參加了黨中央在陝北脂縣楊家溝召開的“十二月會議”,在西北地區指揮軍民支援與配合解放軍一野在青化砭、蟠龍、羊馬河三戰三捷,擊退了胡宗南對延安的進攻,完成了保衛邊區,保衛黨中央、保衛毛主席的神聖使命,並在祝捷大會致開幕詞等資料;毛澤東在離開延安地區時,親自召見王維舟並指示說:“敵後各戰區不斷取得勝利,全國反攻形勢即將到來,我去華北計畫解放全中國的事,延安收復後的善後工作,你們去做。”1949年3月王維舟出席黨的七屆二中全會與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合影照片,11月同賀龍等一道揮師南下解放大西南的戰鬥事跡。
建國後王維舟出席了黨的七屆三中全會,被中央任命為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兼西南民族學院院長;1951年率中央慰問團川陝邊分團慰問老革命根據烈軍屬、傷殘軍人和廣大人民民眾以及在社會主義革命時期深入祖國各地進行視察的資料;率中國紅軍代表團訪問蘇聯及東歐各國的情況。
第六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