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足康蝗,Kangacris rufipes (Yin, 1983),直翅目網翅蝗科的一屬蝗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紅足康蝗
- 拉丁學名:Kangacris rufipes (Yin, 1983)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亞門:六足亞門
- 綱: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目:直翅目
- 亞目:蝗亞目
- 科:網翅蝗科
- 亞科:網翅蝗亞科
- 屬:康蝗屬
- 種:紅足康蝗
- 分布區域:四川
- 體色 :黃褐色或黃綠色
形態特徵,物種分布,
形態特徵
雄性 顏面隆起由上而下漸寬大,中眼之下略低凹。頭頂端部近乎直角形。頭側窩長約為寬的3.5倍戒姜應挨(圖162)。觸角細長,明顯超出前胸背板的後緣,中段一節長為寬的2.5倍。複眼縱徑為橫徑的1.4—1.6倍,並為眼下溝長的1.5—1.7倍。前胸背板後緣中央不具凹口,側隆線中部明顯呈角狀彎曲;後橫溝位於中部略偏後,溝前區長度略長於溝後區之長(圖162)。前翅鱗片狀,頂端略超出腹部第二節背板的後緣。中匙姜戒胸腹板中隔寬大於長。後足股節內側下隆線具發達的發音齒。後足脛節內側具刺12枚,外側具刺13—14枚。跗節爪間中墊到達爪長之半。鼓膜孔長圓形,較狹(圖162)。陽付才元具基背片呈橋狀,錨腳鞏頸狀突明顯,冠突扁寬,向後彎曲多捉戶成鉤狀(圖162)。陽莖複合體的陽具基片向外彎曲,帶狀表皮內突呈半圓形彎曲(圖162)。
體色 黃褐色或黃綠色。前胸背板溝前區沿側隆線外側和溝後區側隆線內側具黑條紋。後足股節內側基部具暗色斜紋,膝部暗色,底側橘紅色。後足脛節基部暗色,其餘部分橘紅色,跗節棕褐色。腹部兩側具寬的黑色帶紋。下生殖板紅色。
雌性 觸角稍短,略超出前胸背板的後緣,中段一節之長為寬的1.5倍,基部的觸角節較短寬。複眼較小。縱徑略大於橫徑並為眼下溝長的1.2倍。前胸背板溝前區長為溝後區長的1.2倍。前翅較短,不到達或略超出腹部第一節背板的後緣。後足股節內側下隆線的發音齒退化。後足脛節內側具刺11—12枚,外側具刺12或13枚。余相似於雄性。
體長:♂14.4—戀企和章16.6mm,平均15.5mm;♀鑽朵21.4—23.1mm,平均22.3mm;
前翅長:♀4.0—4.7mm,平均4.3mm;♀3.9—4.5mm,平均4.2mm;
後足股節長:♂9.4—10.7mm,平均10.0mm;♀11.6—12.6mm,平均12.1mm。
體色 黃褐色或黃綠色。前胸背板溝前區沿側隆線外側和溝後區側隆線內側具黑條紋。後足股節內側基部具暗色斜紋,膝部暗色,底側橘紅色。後足脛節基部暗色,其餘部分橘紅色,跗節棕褐色。腹部兩側具寬的黑色帶紋。下生殖板紅色。
雌性 觸角稍短,略超出前胸背板的後緣,中段一節之長為寬的1.5倍,基部的觸角節較短寬。複眼較小。縱徑略大於橫徑並為眼下溝長的1.2倍。前胸背板溝前區長為溝後區長的1.2倍。前翅較短,不到達或略超出腹部第一節背板的後緣。後足股節內側下隆線的發音齒退化。後足脛節內側具刺11—12枚,外側具刺12或13枚。余相似於雄性。
體長:♂14.4—戀企和章16.6mm,平均15.5mm;♀鑽朵21.4—23.1mm,平均22.3mm;
前翅長:♀4.0—4.7mm,平均4.3mm;♀3.9—4.5mm,平均4.2mm;
後足股節長:♂9.4—10.7mm,平均10.0mm;♀11.6—12.6mm,平均12.1mm。
物種分布
國內分布: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