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芽大戟,茜草科紅芽大戟屬植物,多年生、直立草本,生於低海拔曠野草叢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紅芽大戟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菊亞綱
- 目:龍膽目
- 科:茜草科
- 屬:紅芽大戟屬
- 種:紅芽大戟
- 分布區域:海南、廣西等省區。印度、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和澳大利亞北部
形態特徵
![紅芽大戟 紅芽大戟](/img/a/fe4/cGcq5iN2AzYyYWYmRTMhRjM1MjMjVDOkJmN0MzLptWa3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紅芽大戟,茜草科紅芽大戟屬植物,多年生、直立草本,生於低海拔曠野草叢中。
紅芽大戟,茜草科紅芽大戟屬植物,多年生、直立草本,生於低海拔曠野草叢中。...... 紅芽大戟,茜草科紅芽大戟屬植物,多年生、直立草本,生於低海拔曠野草叢中。...
貴州紅芽大戟,茜草科、紅芽大戟族。草本(或亞灌木)植物,高30-100厘米,葉長3.5-12厘米,果平滑無毛。分布在貴州,越南和印度。...
《本草圖經》:大戟,春生紅芽,漸長作叢、高一尺以來;葉似初生楊柳,小團;三月、四月開黃紫花,團圓似杏花,又似蕪荑;根似細苦參,皮黃黑,肉黃白色;秋冬采根,陰...
大戟膏處方 編輯 真紅芽大戟(用整枝)。[1] 大戟膏功能主治 編輯 一切惡瘡及疔毒,痛不可忍者,陰疽尤屬相宜。大戟膏用法用量 編輯 ...
《本草圖經》:大戟,春生紅芽,漸長作叢、高一尺以來;葉似初生楊柳,小團;三月、四月開黃紫花,團圓似杏花,又似蕪荑;根似細苦參,皮黃黑,肉黃白色;秋冬采根,陰...
紅芽大戟、斑蝥(糯米炒,去頭足)、東引桃根白皮(火烘)各等分。五種解毒丹主治 編輯 蠱毒。五種解毒丹用法用量 編輯 每服方寸匕,水調下。毒即出,不出再服...
(去殼取仁,色白者,研碎,用紙數10層,夾去油,數易,成霜)1兩,紅芽大戟(去蘆根,洗淨,曬乾,研細末)1兩,硃砂(水飛淨)1兩2錢,雄黃(水飛淨)3錢,山豆根(...
【組成】天竺黃90克雄黃60克劉寄奴紅芽大戟(去骨)麒麟竭各90克歸尾45克硃砂兒茶各30克淨乳香(去油)9克琥珀輕粉水銀(同輕粉研不見星)麝香各9克...
金棗兒是一劑中藥,製作原料主要有紅芽大戟、紅棗、蒼朮等。...... 金棗兒是一劑中藥,製作原料主要有紅芽大戟、紅棗、蒼朮等。中文名 金棗兒 別名 金棗散 金...
中藥方劑,主要成分為山慈姑,川文蛤,紅芽大戟,千金子,麝香,西牛黃,珍珠,明雄黃,滴乳香等。主治食毒、藥毒、蠱毒,煙霧瘴癘,癰疽,發背,對口疔瘡,天蛇,無名腫毒,...
組成藿香10兩,蒼朮10兩,公丁香2兩,沉香2兩,五倍子4兩,山慈姑4兩,千金子霜4兩,紅芽大戟4兩,木香4兩。...
子去油殼) 山慈菇(二兩有毛者佳去皮毛) 紅芽大戟(一兩五錢去蘆洗淨杭州紫大戟為上江南者次之北方綿大上為極細末。糯米粉煮糊。入臼同搗千餘下。印錠。...
【藥物組成】白蔻仁3兩,川厚朴4兩,制甘遂2兩,紅芽大戟2兩,白芥子4兩。【處方來源】《應驗簡便良方》卷下。【方劑主治】頸項、胸脅、背、腰、筋骨牽引鉤痛,...
半夏1兩5錢,木香1兩5錢,山豆根1兩5錢,丹參6錢,鬼箭羽6錢,辰砂1兩,千金子1兩2錢,紅芽大戟1兩2錢,雌黃1兩2錢,細辛1兩2錢,川烏1兩2錢,滑石1兩2錢...
(另研)2兩,膽南星2兩,白芷2兩,麵粉2兩,半夏2兩,川烏1兩,甘草節1兩,草烏1兩,五倍子5錢,鬧羊花5錢,紅芽大戟5錢,金線重樓5錢,乳香5錢,沒藥(2味另研)...
(1)組織培養試驗室(主要用於研究)400m2,生產用組織培養車間2600 m2,在辣木、三葉五加、鐵皮石斛、構樹(飼料樹種)、紅芽大戟等藥用和食用植物方面,形成工廠化苗木...
每用麻油一斤,用當歸、木鱉子肉、知母、細辛、白芷、巴豆肉、文蛤(打碎)、山茨菇(打碎)、紅芽大戟、續斷各一兩,槐、柳枝各二十八寸,入油鍋內浸二十一日,...
木通1兩,香附(醋炒)1兩,大黃1兩,草果(炒)1兩,芫花1兩,檳榔1兩,澤瀉(去毛)1兩,紅芽大戟1兩,小牙皂1兩,甘遂1兩,黑醜(炒)5錢,白醜(生用)5錢,雷丸...
諸如,症見發病大渴,是毒氣熾盛,主張急用神仙追毒丸(即玉樞丹,由山慈姑、文蛤、千金子、紅芽大戟、麝香等組成)以解毒熱,若瘡口冷澀難合,其肉白而膿少者,屬...
【套用】用治癰疽發背、疔腫惡瘡,宜以本品配伍雄黃、紅芽大戟、千金子、麝香等藥同用。近年來本品廣泛用於多種腫瘤疾病,如配土鱉蟲、穿山甲、螻蛄製成複方山慈...
藤黃(以秋荷葉露泡之,隔湯煮十餘次,去浮、沉,取中,將山羊血拌入,曬乾)四兩(120g),天竹黃(無真者,九轉南星代之),紅芽大戟、劉寄奴、血竭各三兩(90g)...
玄胡索、芫花、射干、紫背天葵、紅芽大戟、金銀花、穿山甲、官桂、杏仁、桃仁、蓖麻子、香白芷、藁本、鬱金、蛇蛻、五靈脂、青木香、自然銅、蜈蚣、蝦蟆、馬蹄細辛...
組成:麝香、硃砂、山豆根、雄黃、續隨子、紫河車、獨腳蓮、紅芽大戟、山慈姑、五倍子 用法:上為末,秫米糊和勻,杵搗一千餘下,印作錠子,隨意大小。每服一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