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記憶文叢:甘肅紅色故事作品選》是認真實施“紅色題材創作年”活動的重要收穫,在歷時一年多的時間裡,共收到各類體裁的文學作品300餘萬字。這些作品筆觸生動、選材典型、臨摹深刻、意境高遠,既有對史海沉鉤的詳細考證,也有對歷史人物的生動描寫。從領袖到民眾。從將軍到士兵;從慷慨激昂的詩歌到文筆生動的小說,從短小精悍的散文再到視角新穎的人物紀實,創作者們懷著深厚的情感,激情寫書,全力創作,用鮮活的文字描繪了一幅生動感人、光照千秋的革命圖譜。
基本介紹
- 書名:紅色記憶文叢:甘肅紅色故事作品選
- 作者:馬少青
-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外文名:Gansu Revolutionary Story
- 出版社: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
- 頁數:266頁
- 開本: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紅色記憶文叢:甘肅紅色故事作品選》以作家特有的敏銳,通過獨特的視角,站在時代高度,用文學的形式向今天的人們呈現昔日的輝煌歷程,秉承革命傳統,弘揚時代精神,凝聚正能量。
圖書目錄
第一輯散文篇
那些往事中不曾沉澱的紅色光陰
我終於轉入了文藝創作這一行/武玉笑001
昔日廳局長宿舍/謝富饒011
雪山中的文藝兵/高平014
南梁這個地方/馬步升019
六盤山上高峰/武國榮023
回憶皮定均司令員/吳水發026
習仲勛在兩當二三事/李躍宏(蒐集整理)030
走南梁/王君034
軍民魚水情/鐘翔(東鄉族)043
八月里的英雄/李榮珍(回族)057
毛澤東長征在隴南/羅衛東064
紅色臨澤/岳西平076
紅西路軍故事二則/孫瑾082
留得燎原星火在,王振武088
鐫刻在墓碑上的故事/王國華098
屯莊記憶/舒眉102
望夫台/馬祖偉(保全族)108
山城堡戰役遺址抒懷/蘇越112
紅軍當年住我家/羅天鷙118
一件皮背心,張海厚121
最後的軍禮,馬俊生123
苗春林為十八兵團突破秦嶺防線做嚮導/王安瑞126
身經百戰李明德/李明德(口述)左里仁(整理)129
紅色殿堂,常琦彪133
家族紅色往事/曾家文138
奶奶的墓地/何建軍143
深切懷念老紅軍朱福海/頑石145
慶陽革命女俠李葉/李致博149
哈達鋪的記憶/閆俊錄157
重溫解放路/張玉龍163
一九三六年的饅頭/何鄭168
紅軍會同四區蘇維埃政府為開明地主發保護證/楊世明170
紅軍爺爺的故事永不老,邢劍麗173
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愛情故事/周振國179
一個回族老鞋匠的擁軍緣由/徐光文187
紅色故事四題/馮淑雁193
第二輯詩與歌
大地之血點燃的激情與火焰
以歷史的名義,我崇敬/汪玉良(東鄉族)206
扁都口/何來208
詩二首/楊文林210
兩萬五千里的麥浪/牛慶國212
祖國在上/葉舟214
讀會師樓/蘇震亞217
祁連山的記憶/賀繼新(裕固族)220
甘南,新的詩篇/扎西才讓(藏族)223
1935年的糧食/完瑪央金(藏族)225
婦女先鋒團/俞小平227
紅軍/汪渺229
小平啊,我的糧食豐收了/南山牛231
南梁高粱:大地之血點燃的激情與焰火/北浪234
南梁,我看到了中國的高度/申萬倉237
山城梁戰馬依舊嘶鳴/何鴻政239
他們/萬有文240
一盞馬燈/夏雨飛242
馳騁在南梁大地上的一匹駿馬——馬錫五/郭文沫246
紅色的種子/蘇黎明247
茨日那舊居/杜鵑249
清明祭/武強華251
永昌西路軍陵園抒懷/謝國民254
哈達鋪,一曲紅色的歌謠/趙新平256
村民開會的地方/趙亞鋒259
在黨旗下成長(兒童朗誦詩)/雪山魂(藏族)261
迭山詩篇二章/花盛(藏族)264
俄界曙光/阿壠266
那些往事中不曾沉澱的紅色光陰
我終於轉入了文藝創作這一行/武玉笑001
昔日廳局長宿舍/謝富饒011
雪山中的文藝兵/高平014
南梁這個地方/馬步升019
六盤山上高峰/武國榮023
回憶皮定均司令員/吳水發026
習仲勛在兩當二三事/李躍宏(蒐集整理)030
走南梁/王君034
軍民魚水情/鐘翔(東鄉族)043
八月里的英雄/李榮珍(回族)057
毛澤東長征在隴南/羅衛東064
紅色臨澤/岳西平076
紅西路軍故事二則/孫瑾082
留得燎原星火在,王振武088
鐫刻在墓碑上的故事/王國華098
屯莊記憶/舒眉102
望夫台/馬祖偉(保全族)108
山城堡戰役遺址抒懷/蘇越112
紅軍當年住我家/羅天鷙118
一件皮背心,張海厚121
最後的軍禮,馬俊生123
苗春林為十八兵團突破秦嶺防線做嚮導/王安瑞126
身經百戰李明德/李明德(口述)左里仁(整理)129
紅色殿堂,常琦彪133
家族紅色往事/曾家文138
奶奶的墓地/何建軍143
深切懷念老紅軍朱福海/頑石145
慶陽革命女俠李葉/李致博149
哈達鋪的記憶/閆俊錄157
重溫解放路/張玉龍163
一九三六年的饅頭/何鄭168
紅軍會同四區蘇維埃政府為開明地主發保護證/楊世明170
紅軍爺爺的故事永不老,邢劍麗173
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愛情故事/周振國179
一個回族老鞋匠的擁軍緣由/徐光文187
紅色故事四題/馮淑雁193
第二輯詩與歌
大地之血點燃的激情與火焰
以歷史的名義,我崇敬/汪玉良(東鄉族)206
扁都口/何來208
詩二首/楊文林210
兩萬五千里的麥浪/牛慶國212
祖國在上/葉舟214
讀會師樓/蘇震亞217
祁連山的記憶/賀繼新(裕固族)220
甘南,新的詩篇/扎西才讓(藏族)223
1935年的糧食/完瑪央金(藏族)225
婦女先鋒團/俞小平227
紅軍/汪渺229
小平啊,我的糧食豐收了/南山牛231
南梁高粱:大地之血點燃的激情與焰火/北浪234
南梁,我看到了中國的高度/申萬倉237
山城梁戰馬依舊嘶鳴/何鴻政239
他們/萬有文240
一盞馬燈/夏雨飛242
馳騁在南梁大地上的一匹駿馬——馬錫五/郭文沫246
紅色的種子/蘇黎明247
茨日那舊居/杜鵑249
清明祭/武強華251
永昌西路軍陵園抒懷/謝國民254
哈達鋪,一曲紅色的歌謠/趙新平256
村民開會的地方/趙亞鋒259
在黨旗下成長(兒童朗誦詩)/雪山魂(藏族)261
迭山詩篇二章/花盛(藏族)264
俄界曙光/阿壠266
序言
以文學的形式傳承紅色記憶
中共甘肅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連輯
甘肅歷史悠久,紅色文化富集。
西北最早的紅色革命政權——中華蘇維埃南梁政府在這裡誕生;
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在這裡勝利會師;
新中國第一個石油化工基地在這裡建成;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裡留下了光輝足跡:
新一代黨和國家領導人從這裡走過……
豐富燦爛的紅色文化資源,遍布隴原大地的紅色文化遺存,如歌的歲月,先驅的業績,感人的故事,為甘肅的文學創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催生了眾多優秀文學作品,成為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教材。膾炙人口的《延安頌》《紅軍編制歌》《三軍會師》等,生動地再現了那段艱苦卓絕的光輝歲月,表現了革命的堅定理想和浪漫情懷,真實地記錄了這片土地上的熱血兒女為中國革命事業作出的犧牲和貢獻。經過六十多年的積澱,甘肅的紅色文學創作,已經成為甘肅文藝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作為甘肅文化符號之一,為社會所關注。
2013年1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批覆甘肅省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弘揚紅色文化,打造文化品牌,就是要舉全省文學創作之力,以作家特有的敏銳,通過獨特的視角,站在時代高度,用文學的形式向今天的人們呈現昔日的輝煌歷程,秉承革命傳統,弘揚時代精神,凝聚正能量。
編纂《甘肅紅色故事作品選》,是認真實施“紅色題材創作年”活動的重要收穫,在歷時一年多的時間裡,共收到各類體裁的文學作品300餘萬字。這些作品筆觸生動、選材典型、臨摹深刻、意境高遠,既有對史海沉鉤的詳細考證,也有對歷史人物的生動描寫。從領袖到民眾。從將軍到士兵;從慷慨激昂的詩歌到文筆生動的小說,從短小精悍的散文再到視角新穎的人物紀實,創作者們懷著深厚的情感,激情寫書,全力創作,用鮮活的文字描繪了一幅生動感人、光照千秋的革命圖譜。
唯願厚重的歷史、難忘的記憶,化作激勵後人前行的不竭動力,凝成拼搏奮進的豪情幹勁,以傳承創新華夏文明的實際行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際成效,譜寫出“中國夢”的甘肅美好篇章。
2013年於蘭州
中共甘肅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連輯
甘肅歷史悠久,紅色文化富集。
西北最早的紅色革命政權——中華蘇維埃南梁政府在這裡誕生;
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在這裡勝利會師;
新中國第一個石油化工基地在這裡建成;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裡留下了光輝足跡:
新一代黨和國家領導人從這裡走過……
豐富燦爛的紅色文化資源,遍布隴原大地的紅色文化遺存,如歌的歲月,先驅的業績,感人的故事,為甘肅的文學創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催生了眾多優秀文學作品,成為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教材。膾炙人口的《延安頌》《紅軍編制歌》《三軍會師》等,生動地再現了那段艱苦卓絕的光輝歲月,表現了革命的堅定理想和浪漫情懷,真實地記錄了這片土地上的熱血兒女為中國革命事業作出的犧牲和貢獻。經過六十多年的積澱,甘肅的紅色文學創作,已經成為甘肅文藝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作為甘肅文化符號之一,為社會所關注。
2013年1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批覆甘肅省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弘揚紅色文化,打造文化品牌,就是要舉全省文學創作之力,以作家特有的敏銳,通過獨特的視角,站在時代高度,用文學的形式向今天的人們呈現昔日的輝煌歷程,秉承革命傳統,弘揚時代精神,凝聚正能量。
編纂《甘肅紅色故事作品選》,是認真實施“紅色題材創作年”活動的重要收穫,在歷時一年多的時間裡,共收到各類體裁的文學作品300餘萬字。這些作品筆觸生動、選材典型、臨摹深刻、意境高遠,既有對史海沉鉤的詳細考證,也有對歷史人物的生動描寫。從領袖到民眾。從將軍到士兵;從慷慨激昂的詩歌到文筆生動的小說,從短小精悍的散文再到視角新穎的人物紀實,創作者們懷著深厚的情感,激情寫書,全力創作,用鮮活的文字描繪了一幅生動感人、光照千秋的革命圖譜。
唯願厚重的歷史、難忘的記憶,化作激勵後人前行的不竭動力,凝成拼搏奮進的豪情幹勁,以傳承創新華夏文明的實際行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際成效,譜寫出“中國夢”的甘肅美好篇章。
2013年於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