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熱土》是嚴噹噹演唱的一首流行歌曲,由潘琦填詞,由孟慶雲譜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色熱土
- 所屬專輯:我的愛給你
- 歌曲原唱:嚴噹噹
- 填詞:潘琦
- 譜曲:孟慶雲
- 音樂風格:流行
《紅色熱土》是嚴噹噹演唱的一首流行歌曲,由潘琦填詞,由孟慶雲譜曲。
《紅色熱土》是嚴噹噹演唱的一首流行歌曲,由潘琦填詞,由孟慶雲譜曲。歌詞[00:23.81]這是一片紅色熱土[00:31.41]許多悠久歷史在這裡講述[00:39.04]列寧岩迴蕩著農民運動的腳步[00:46.63]魁星樓...
人們在紅色旅遊中能真切地感受到祖國山河是美的,紅色熱土承載的紅色文化也是美的。革命老區豐富的山水人文資源和古樸淳厚的民俗民風,使旅遊者在愉悅中感受山河之美,體驗華夏民族的博大精深,感悟那段烽火連天鬥爭歲月的艱辛和今天幸福生活的不易,從而主動地、真誠地接受紅色文化的洗禮和理想信念的教育。通過紅色旅遊這...
第一章 紅色熱土:洛河源頭展紅旗 一、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 二、吳起地區黨組織的建立及活動 第二章 兩點一存:征師勝利到吳起 一、紅二十五軍長徵到陝北 二、中央紅軍長征勝利到吳起 三、中央紅軍在吳起的重要活動 四、糾正“肅反”擴大化問題 五、中央紅軍到吳起文電選錄 第三章 難忘記憶:吳起回憶錄選載 一...
會議期間,將領後代們就集寧戰役史、父輩回憶、烏蘭察布市紅色文化宣傳、集寧戰役紅色紀念園發展等方面內容進行了深入討論和意見交換,大家一致對我市近年來為傳承紅色經典、打造紅色熱土取得的新成就表示祝賀,對集寧戰役紅色紀念園所作出的工作表示認可和支持。聯誼活動期間,部分將領後代向集寧戰役紅色紀念園捐贈了父輩回憶...
該地圖通過採用“掛圖+手持地圖+線上紅色文化電子地圖+微信公眾號”集成創新形式,全面展示深圳厚重的紅色文化底蘊。掛圖示注包括深圳市33處黨史學習教育基地及革命遺址、紅色場所總計90處點位。掛圖配套設計了可摺疊式手持地圖,便於隨身攜帶,成為“行走的初心之旅導覽圖”。湖南 湖南是一片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熱土...
韶關是一片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熱土,是廣東省紅色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但目前韶關的紅色資源的活化利用仍存在問題,比如,對紅色資源保護開發的規劃建設尚未形成規模,配套基礎設施不完善;部分紀念館、陳列館的文物、圖片比較單一;部分陳列展覽和講解形式單一化,旅遊資源整合還有所欠缺,品牌不明確等。而且,我...
紅色熱土 懷玉山為方誌敏、邵式平等領導的贛東北革命根據地。2009年8月15日,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紀念碑揭牌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授牌儀式在懷玉山隆重舉行。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振鵬和上饒市委書記蔡曉明為紀念碑揭牌。中宣部委託江西省委宣傳部向玉山縣授予“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胡振鵬等領導還...
莒縣是一片充滿紅色記憶、紅色基因的紅色熱土,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的故鄉。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是莒州北杏村人。莒縣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和光輝的革命歷史,是山東省較早建立黨組織的地區之一,民國十七年(1928年)10月,中共莒縣特別支部成立,統轄莒縣、沂水兩地的黨組織。解放戰爭時期,...
《慶陽賦》是當代胡正平創作的賦,出自《光明日報》“百城賦”專欄。作品原文 天地形勝,儀態紛呈,萬物爭輝,百郭競雄。壯哉慶陽,岐黃故里,周祖舊邦,紅色熱土,西部名城。居中華之腹地,處秦隴之要膂,擁萬頃之沃野,接三省之通衢。文脈厚深,寶藏富集,鐘靈毓秀,俊采星馳。世紀初來,革故鼎新,振翮騰起,為世...
尋烏站是新建鐵路瑞金至梅州鐵路一個擬設車站,為中間站,初步選址於中國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長寧鎮西北側2km處結羅塘 。為線側平式站房 以“革命聖地 紅色熱土”為設計理念,站房兩側一道道橫向線條勾勒出書本的輪廓講述老一輩革命家的紅色精神,站房中央錯動豎線表達東江源的瀑布意向,屋頂對客家建築“飛檐翹角”...
陝甘寧邊區隴東分區紀念館位於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南大街,展廳共分為紅色熱土、留守歲月、軍民生產、隴東教育、民主建設、紅色記憶六個單元。歷史沿革 1937年10月至1946年4月,八路軍129師385旅旅部及其770團作為留守部隊奉命進駐慶城縣。385旅旅部駐防在慶陽,770團團部駐防在慶陽驛馬關。385旅駐防慶陽的8年期間,...
讓客群多角度、全場景、近距離地了解南漳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和時代特徵。為了全景式地呈現南漳百年黨史的光輝歷程,南漳縣檔案館(縣史志研究中心)以“紅色熱土”為主題,傾力建設南漳黨史館,通過宣傳、講述南漳的紅色歷史故事,打造具有南漳特色的黨史學習教育主陣地和“紅色精神家園”,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建國後,從這塊紅色土地上走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和2位元帥、3位大將、18名上將、48名中將、295名少將,先後有近百名一二九師老領導擔任黨和國家重要職務,成為中國第二代領導集體的中堅力量,開創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新紀元,這塊紅色熱土因此被譽為"中國第二代領導的搖籃"。在這裡召開了華北財經會議,...
是“山水蔡店、旅遊之鄉、紅色熱土”的重點村,抓好旅遊開發與新農村建設的有機結合,附近形成一村(武漢抗日第一村-姚家山)、兩區(4A景區:錦里溝、清涼寨)、三園(千畝連片有機蔬菜園、千畝連片保健植物種植園、千畝連片茶園)、百莊(近百個休閒農莊)的發展格局。主要植物有銀杏樹、櫻花、棗樹、馬尾松、...
景芝革命陳列館坐落在山東省安丘市景芝鎮酒之城廣場,展陳1600平方米 。歷史沿革 景芝是一方紅色熱土,濰河、浯河、渠河三河在此匯聚,人傑地靈。這裡有最早的紅色堡壘前屯村,又是解放初期淮安縣委駐地;這裡哺育了民主革命先驅劉大同;既湧現出像曹涌濤、牛芳稷、李振、趙儷生等一批共產黨人,又出現過“前屯村一晚上...
展出內容以圖片、圖表、油畫、沙盤、革命文物、微縮場景為主體,以展板、燈光、投影、觸控螢幕等多媒體為手段,通過紅色熱土、團結抗日、星火燎原、武裝鬥爭、東方破曉、鞏固人民民主政權、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全面建設社會主義、農業學大寨、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調整社會關係、土地承包責任制和城鄉經濟體制改革十三個單元的內容...
濉溪縣因古濉河和溪河在此交匯而得名,是中原經濟區、淮海經濟區和徐州經濟圈重要縣域,是“口子窖”原產地,素有“紅色熱土、運河故里、茶俗古鎮、琴韻酒鄉”之美譽。2023年,濉溪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3.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3%;完成財政總收入56億元,同比增長19.1%。 烈山區 烈山區,隸屬於安徽省淮北市...
山城堡戰役紀念館,是兩層仿明清建築,分為紅軍長征走進落腳點、紅軍西征開闢新蘇區、紅軍長征最後一戰和奮進騰飛的紅色熱土4個單元。山城堡戰壕遺蹟保留較好,貓兒洞、射擊口清晰可辨。山城堡戰役是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軍事勝利,是關係中國命運的大決戰,是長征途中最後一戰,也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最後...
“紅二方面軍,紅二十五軍長征”經過的紅色熱土。源河水 龍王谷更是千年入蜀“茶馬古道”,是“青泥河道”最北部的一段,通過寬川,汪川河谷山樑連線“祁山道”。是隴南禮縣,西和,天水秦州,武山,甘谷“走四川”,“走哈縣裡”的重要通道,“禮縣東南部的大門”。禮縣糧食,麻紡織品,亞麻籽,菜籽油主產區,...
由於這裡黨組織建立得較早,全村在新中國成立前入黨的黨員就已經有118名,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烈士有26人。如今的大唐村已成為市、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文明村。地名含義 在鹽城市建湖縣,有一片文化深厚的紅色熱土,它就是上岡鎮大唐村。在這裡誕生了鹽阜地區中共第一個黨小組—草堰口黨小組。
大型紅色現代戲 眉戶劇《重逢會寧》、眉戶劇《會師前夜》、秦腔劇《紅色熱土》、秦腔劇《一扇門》 大型歷史劇 秦腔劇《郭蝦蟆》 參考資料來源 [62-63] [68-69] 社火 會寧社火(7張) 會寧以前有春社、秋社的祭祀活動,後來演變成春節期間的社火。民國及其以前除大災年外,一般年年都有。1949年後,增添了秧歌隊等...
基本陳列《保定故事》3個展廳位於二層,面積2290平方米,分為文明肇始、多元交融、盛世風華、名城保定、紅色熱土、京畿新城六大板塊,集中展示了保定在中華文明發展進程中的歷史沿革、地位作用。保定記憶 非遺展廳《保定記憶》位於一層,總計930平方米,突出展示地域特色和具有代表性的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精品文物廳 ...
《大道向前·沿著總書記足跡》是湖南日報大型融媒體報導,回訪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過的地方,呈現這片紅色熱土上牢記囑託、砥礪奮進的溫暖故事、生動實踐。發展歷史 2022年4月,湖南日報推出《大道向前·沿著總書記足跡》大型融媒體報導。社會影響 湖南日報組織融媒體報導團隊,沿著習近平總書記在三湘大地的足跡,深入...
高山村,位於安徽省東至縣洋湖鎮東部,與石台縣相接壤,s325省道穿村而過。全村轄31個村民組,771戶2900人口,全村總面積2185公頃,耕地面積2100畝。現高山村是由原項街、高山、高烈三村合併而成。歷史背景 高山曾是一片紅色熱土,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935年6月在高山建立了中共江南特委,貴秋縣委機關就設在高山...
建國後,從涉縣這塊紅色土地上走出了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和2位元帥、3位大將、18位上將、48位中將、295位少將,先後有近百位一二九師老首長擔任黨和國家重要領導職務,成為中國第二代領導集體的中堅力量,開創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新紀元,這塊紅色熱土因此被譽為“中國第二代領導的發祥地”。司令部舊址門前由五...
2006年,該館上下兩層的展廳分為三個單元,分別為《各路紅軍長征相繼到達陝甘》《三大主力紅軍會師長征勝利結束》和《弘揚長征精神建設紅色熱土》。各單元按紅一、二、四方面軍不同長征路線,均以豐富的圖片、基本完整的實物、仿真的故事場景為主體,輔以多種聲光電多媒體手段,完整反映了紅軍光輝的戰鬥歷程,生動再現...
在泗洪這片紅色熱土上,她與泗洪烈士陵園、雪楓陵園、朱家崗烈士陵園一道,成為當地老百姓和社會各界祭奠和緬懷革命先烈的重要場所。簡介 應山抗戰烈士公墓建於1943年,最初安葬了抗戰犧牲的83位烈士。1941至1942年間,抗日戰爭進入非常艱難和殘酷時期,當時新四軍四師九旅的衛生部及後方醫院就設立在緊鄰古集應山的金圩...
在長期的革命鬥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遂昌這塊紅色熱土,湧現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革命英烈和英雄事跡。載入《碧雪丹心——浙江省烈士英名錄》的本縣烈士及與遂昌有關的烈士有96人,還有無名英烈。他們當中,有解放前領導遂昌革命鬥爭的張麒麟、曾鐵民烈士,有保衛祖國中犧牲的王友軍烈士,也有在社會主義建設中英勇捐...
南梁,西北高原的紅色熱土,中國革命的歷史重鎮。這裡曾為共產黨人儲存的星星之火,把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道路照亮;這裡曾為共和國的誕生創造過歷史性的輝煌。硝煙已去,塵埃落定,留給這裡的是中國共產黨人為了民族的解放不怕犧牲、浴血奮戰的寶貴精神財富和用鮮血鑄就的紅色印記。相關歷史 名稱由來 南梁因南梁堡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