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胸黑鵙

紅胸黑鵙

紅胸黑鵙(學名:Laniarius atrococcineus)是小型鳴禽,喙形短粗,鳴管結構及鳴肌複雜,善於鳴囀,離趾型足,趾三前一後,後趾與中趾等長;腿細弱,跗跖後緣鱗片常癒合為整塊鱗板;雀齶型頭骨。築巢大多精巧,雛鳥晚成性。極度靈活,但往往會先聞其聲。雄鳥及雌鳥的顏色相同,難以分辨。它們有一些胸部黃色的形態,這個形態以往被認為是獨立的物種。幼鳥呈褐色,有斑紋及斑點,喙也較為淡色。紅胸黑鵙喜歡棲息在乾旱的叢林。於低海拔地區的寒冷季節,它們會有季節性的遷徙。分布於安哥拉,波札那,納米比亞,南非,尚比亞,辛巴威。是納米比亞的國鳥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紅胸黑鵙
  • 拉丁學名:Laniarius atrococcineus
  • 別稱:紅胸黑伯勞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雀形目
  • 叢鵙科
  • 黑鵙屬
  • 命名者及年代:Burchell, 1822
  • 英文名稱:Crimson-breasted Gonolek
  • 英文名稱:Crimson-breasted Shrike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紅胸黑鵙體長22~23厘米,體重40-57克。成雌雄鳥相同,無性別差異。頭(包括兩側面),背部,翅膀和尾巴黑色,有輕微的光澤。下背部和臀部的羽毛蓬亂而長,其中隱藏了一些白色斑點。翅膀被覆蓋而形成的邊緣的主要外部和外螺紋的中間由一道長的白色條紋。下體從下頦到尾巴深紅色。腿黑色,該物種的鳥喙和腿黑色。虹膜棕灰色,有淺紫色眼環。該物種另有一種羽毛異常的現象,深紅色的腹部被替換為金黃色。
亞成鳥的頂部和底部有淺黃色、灰色和褐色的小斑點。初級飛羽有斑紋。嘴,腳呈灰黑色,有紫色光環。小鳥成長過程中,最先獲得並逐步加深的是黑色和深紅色。白色翼帶在25天后才能看到,喙基蒼白。

棲息環境

棲息於森林地區和沿邊河流界的灌木叢。也出現在半乾旱灌木叢地帶。

生活習性

通過在樹木和灌木頂部進行強有力的鳴叫,表示領地的所有權。最佳棲息地在5公頃左右,也可以達到10至12公頃,是較差的資源。當紅胸黑鵙因領地發生爭議時,會低頭將自己的身體興奮起來,然後橫向運動,搖晃尾巴,用大幅度的運作來阻嚇對手,希望能夠起到最大的作用。
在植被的地下或地面上覓食,跨越式的移動,在樹皮的空隙間翻動。定期的在樹幹、樹枝和樹葉間蒐集。有時候,會在空中追趕捕捉昆蟲,是食肉動物。消耗節肢動物,特別是昆蟲及其幼蟲。攝取膜翅目(螞蟻),鞘翅目(甲蟲)和鱗翅目昆蟲(毛毛蟲)。有時也吃漿果和堅果。

分布範圍

分布於安哥拉、波札那、納米比亞、南非、尚比亞、辛巴威。
紅胸黑鵙分布圖紅胸黑鵙分布圖

繁殖方式

紅胸黑鵙在其領地是一夫一妻制。在鳥巢養育第二窩雛鳥時,有一隻額外的鳥在鳥巢附近,可能是前一窩的亞成鳥,但它並不發揮助理的作用。產卵季節恰逢雨季。在產卵前,雌雄都非常謹慎的為孵化與雛鳥住宿做準備。鳥巢建在草叢中,每10公頃只有2隻小鳥的密度,紅胸黑鵙對干擾非常敏感,並有能力摧毀在各個階段建設的窩,直到孵化。成功的鳥巢占30%至62%不等。所建的綶可以至提高兩窩,之間的間隔可以短至兩個星期。在失敗的情況下,更換育雛的情況並不少見。
雌雄合作共同打造鳥窩。鳥巢由幾乎是清一色的長條樹皮混合成蜘蛛網。內襯草葉或細根。樹巢置於高出地面約3米的樹枝上,並沒有特別的隱藏。持續5天左右巢建成,鳥巢空置兩周后。雌鳥在其中產2或3枚卵,時間間隔在24小時內。顏色是淺黃色,淺綠色,藍色或可能是純白色。通常最寬的部分是棕色或灰色覆蓋。在產第二或第三卵時開始孵化。父母雙方輪流孵化,持續17天。雛鳥剛出生時盲視,赤身無毛,最初有一個黃色的嘴,後來才變成粉紅色和黑色。幼鳥留巢期18~20天,孵化後超過51天獨立。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最常見的是其棲息地的灌木叢,由於過度放牧而遭受破壞,但該物種能夠適應這種變化,不會受到威脅。人口數量趨勢是穩定,因此該品種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註:紅胸黑鵙圖冊網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