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態習性,棲息環境,繁殖方式,亞種分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紅背細尾鷯鶯平均體長11.5厘米,尾長6厘米,平均重量約8克,有明顯的兩性異形。雄性具顯著的婚羽,頭、背和尾為黑色,背部具紅色羽,翅膀棕色。雌性背褐色、腹蒼白色。雄性的非婚羽及幼羽與雌性羽毛類似。少數雄性存在白色的非婚羽。 進化生物學家邁克·韋伯斯特(Mkie Webster)研究發現雄性間因雌性引起的競爭會影響雄性的外表,雄鳥背羽的顏色鮮艷與否與其體內睪酮的含量有關。睪酮含量越高,背羽越鮮艷。而這也與其撫育後代有關,背羽鮮艷的雄鳥,往往會撫育更多的幼鳥。
生態習性
紅背細尾鷯鶯是主要取食昆蟲。主要包括象鼻蟲、金花蟲、吉丁蟲、葉甲、步甲、半翅目昆蟲、蛾、黃蜂及蟬等;此外,也取食蜘蛛及昆蟲的卵。它們也取食少量的種子、花朵及果實。它們會在落葉、灌木叢及水邊間覓食。同時也少量取食種子及小型果實。雄性及雌性成年紅背細尾鷯鶯都可以“齧齒動物式跑步”的方式分散掠食者對鳥巢內雛鳥的注意。它們會低下頭、頸及尾巴,伸出雙翼,迅速的跑動將羽毛抖松,並發出一種持續的警報鳴聲。主要在早晨及傍晚。雄性及雌性成年都會幫助餵養幼鳥。其多以一對或小群體為單位在全年內標記其領土。但由於其原生地常發生林火,所以其也可遷徙生活。
紅背細尾鷯鶯日間活動,活躍於黎明及一天多時。其不覓食時,多躲避。其棲息地植被密集,長相互之間疏離羽毛。其運動方式常為跳躍,雙腳同時離地也同時著地。但其也可以“齧齒動物式跑步”的方式奔跑。其以長尾羽保持平衡,通常直立,但很少一直如此。短而圓的翅膀提供了良好的初始升力,使其可進行短距離飛行,而沒有長距離飛行的能力。其以一系列上下起伏的方式飛行,最大距離為20至30米。
棲息環境
其典型棲息地為石楠林及熱帶稀樹草原,特別是有低矮灌木及高大草本遮蔽之處。棲息地會因旱季的野火及雨季的雨水發生巨大的變化,所以其可能會進行遷徙而入侵其他細尾鷯鶯的領地。而生活於沿海地區的紅背細尾鷯鶯,其領地較其他地區則相對穩定。紅背細尾鷯鶯的共同撫育與其他細尾鷯鶯有較大差別。關於協助鳥只有零星報導,而關於紅背細尾鷯鶯的協助鳥則更少
繁殖方式
紅背細尾鷯鶯為一夫一妻制,並再在一個或數個協助鳥的幫助下共同撫養幼鳥。不過,協助鳥都已性成熟,它們會在這個群體內停留一年或更長時間直至其組成家庭。 紅背細尾鷯鶯交配季節在八至二月份,築巢於草叢或低矮的灌木中,每窩產卵3-4枚。
亞種分布
紅背細尾鷯鶯為澳大利亞的特有種,分布於金伯利至新南威爾斯東部的沿海地區。
已確定了2個紅背細尾鷯鶯的亞種,分別為:
分布於澳大利亞東部地區的長尾橙背亞種(M. m. melanocephalus);
分布於澳大利亞北部的紅背亞種(M. m. cruentatus)。
已確定了2個紅背細尾鷯鶯的亞種,分別為:
分布於澳大利亞東部地區的長尾橙背亞種(M. m. melanocephalus);
分布於澳大利亞北部的紅背亞種(M. m. cruentatus)。
分布範圍
分布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塔斯馬尼亞及其附近的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