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玫瑰與白玫瑰(1944年張愛玲著的小說)

紅玫瑰與白玫瑰(1944年張愛玲著的小說)

《紅玫瑰與白玫瑰》是張愛玲諸多作品中一部廣為流傳的中篇小說。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普通人隱秘的心理與情結, 展現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中西方文化交匯時人們的情感、婚姻生活, 揭示了傳統與現代融合下男權社會中女性難以擺脫的悲劇人生。

該書收錄張愛玲於一九四四年至一九四七年創作的中短篇小說,包括《年輕的時候》《花凋》等十餘部作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紅玫瑰與白玫瑰
  • 創作年代:1944年
  • 文學體裁:中短篇小說
  • 作者張愛玲
  • 首版時間:1944年5月
  • 字數:約3萬字
內容梗概,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主要人物,作品賞析,主題思想,藝術手法,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梗概

留洋回來的振保在一家外商公司謀了個高職。為了交通方便,他租了老同學王士洪的屋子。振保留學期間,有一個叫玫瑰的初戀情人。他曾因拒絕過玫瑰的求歡而獲取了"柳下惠"的好名聲。王士洪有一位風情萬種的太太,她總令振保想入非非。有一次,士洪去新加坡 做生意了,經過幾番靈與肉的鬥爭,在一個乍暖還寒的雨日,振保被這位叫嬌蕊的太太"囚住"了。令振保所料不及的是嬌蕊這次是付出了真愛的。當她提出把真相告訴了王士洪時,振保病倒了。在病房,振保把真實的一面告訴了嬌蕊--他不想為此情而承受太多責難。嬌蕊收拾她紛亂的淚珠,出奇的冷靜起來,從此走出了他的生命。在母親撮合下,振保帶著點悲涼的犧牲感,娶了身材單薄、靜如止水的孟煙鸝。新娘給人的感覺只是籠統的白淨,她無法喚起振保的性慾。振保開始在外邊嫖妓。可是有一天,他竟發現了他的陰影里沒有任何光澤的白玫瑰煙鸝,居然和一個形象猥狎的裁縫關係曖昧。從此,振保在外邊公開玩女人,一味地放浪形骸起來。有一天,他在公共汽車上巧遇了他生命中的"紅玫瑰"嬌蕊,她已是一種中年人的俗艷了。歲月無情,花開花落,在淚光中,振保的紅玫瑰與白玫瑰已是一種現實中的幻影。舊日的善良一點一點地逼近振保。

作品目錄

1.鴻鸞禧
2.紅玫瑰與白玫瑰
3.散戲
4.殷寶灩送花樓會
5.桂花蒸 阿小悲秋
6.等
7.留情
8.創世紀
9.鬱金香
10.多少恨

創作背景

張愛玲的一生充滿奇異而不協調的內容。祖父張佩綸為清朝同治年間的進士, 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使, 是名噪一時的“清流”的代表人物, 祖母是李鴻章的女兒, 到了她的父親養成了滿身惡習, 卻又迎娶了一位受了西方文化薰陶、優雅而敏感的新式女性為妻, 這樣的家庭便不能不破碎。因此張愛玲雖然身出名門, 早年的生活環境卻極端的陰冷和惡劣。孤僻寡情、與世隔絕、我行我素是她的個性。
1944年2月初, 張愛玲與胡蘭成戀愛了。處在熱戀中的張愛玲, 心境有了很大的改變, 剛涉足愛河的她, 渴望一個如父如兄般男人的呵護和疼惜。在她看來, 遇到胡蘭成, 生命在荒涼的世界裡出現了亮色。即使胡蘭成當時是有婦之夫, 但張愛玲毫不在意, 一心一意地愛著他。不久胡蘭成離婚, 與張愛玲簽了婚約。但好景不長, 胡蘭成很快喜新厭舊, 又有范秀美、小周等情人。因此張愛玲不再與胡蘭成聯繫,初戀就此結束。《紅玫瑰與白玫瑰》就是這個時候寫成的。

主要人物

佟振保
佟振保是上海一家老牌外國商社的高級職員。他迷戀於朋友之妻“紅玫瑰”王嬌蕊。在幾個回合的調情下,他很順利地獲得了朋友之妻的感情。後來王嬌蕊想和他結婚,但他怕毀了他自己的前程,於是他放棄了王嬌蕊。接著他娶了“白玫瑰”孟煙鸝,然而孟煙鸝雖然面目嬌好, 性格溫和,但她不喜歡“最好的戶內運動”,使得佟振保不能滿足在女色上的追求,很快就厭倦了這個的貞潔妻子,開始了定期嫖娼。幾年後的某一天,被他始亂終棄的女人王嬌蕊,與他相遇,她已為人妻母, 正帶著患牙疼的孩子去看醫生,一看即知是位稱職的母親和賢良的妻子,佟振保不敢相信,因為在他的認知里王嬌蕊是“放浪的” 、“娶不得”的。但更令佟振保更不敢相信的是孟煙鸝居然與裁縫私通,這個事使他的認知發生了極大的傾斜與錯位。從此以後,他開始公開嫖娼、瘋狂地變本加厲來砸碎妻子、砸碎自己、砸碎這個家。
王嬌蕊
“紅玫瑰”王嬌蕊出生在一個華僑家庭,為了嫁的更好自小被家人送去英國讀書,但因為在外面玩,玩的名聲不太好了於是就順便的嫁給了士洪。後來她遇到了佟振保,她對佟振保付出了真的感情,希望和士洪離婚然後嫁給佟振保。但佟振保並不願意,嬌蕊在振保的眼裡是沒有頭腦的尤物,他只是希望從她的身體上得到滿足。王嬌蕊即使受到了佟振保的拋棄,依然選擇了和士洪離婚,來證明自己愛過。後來嬌蕊與振保在電車上相遇,此時嬌蕊已經成為了一個傳統的女人,她嫁給一個朱姓男子,並且生了孩子,過上了平靜安穩的婚姻生活。但她因為丟掉了強烈的個性,迷失了自我,並不是很幸福。
孟煙鸝
“白玫瑰”孟煙鸝,是佟振保的妻子。她是男權文化建構下最理想不過的妻子。但她不能滿足佟振保在女色上的追求,所以並沒有贏得丈夫的尊重和愛憐,反而受到丈夫的打壓。她在佟振保的生活里不過是一個擺設而已,她壓抑著自己內心的需求,一次又一次的自我退卻求得些許的安穩。但她始終得不到丈夫的同情,於是她出軌了,對象是一個卑賤的裁縫。在姦情暴露之後,她變得焦慮,非常不安,她更加卑躬屈膝地順從丈夫,但是並沒有換來丈夫的原諒,反而讓自己越陷越深。她始終不能正視自己的需求,也從來不知道自己存在的價值。她只會繼續順從的生活在振保的夫權統治下,成為一枝喪失了自我意識和自由靈魂的、蒼涼的“白玫瑰”

作品賞析

主題思想

初戀、情人、妻子,這三個人對振保的影響是深遠的,通過細膩、複雜的人際關係和心理描寫,張愛玲反映的是小資階層的生活縮影和人類對情感的需求。小說並沒有對“紅玫瑰”和“白玫瑰”兩種類型的女人做出嚴格意義上的價值判斷,而只是在很稀鬆平常的故事發展中揭示出她們自身的生存狀態,敘寫她們自身的情感體驗,並在這些生存狀態和情感體驗中顯現出她們在男權社會中所面臨的生存困境。造成這種生存困境的根源,除了兩位女主人公自身的原因,與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男主人公心中根深蒂固的男權意識是分不開的。在當時的中國,仍然是封建文化傳統根深蒂固的時代,男權意識仍然是社會的主導意識。在這種意識主導之下,女人一旦威脅到男人的權威,必定會受到懲罰,王嬌蕊和孟煙鸝就是這種不公平待遇的受害者。雖然在當時,也有一部分女性也曾試圖衝破傳統的束縛,她們上新式洋學堂,穿新式洋裝,出入各大交際場所,努力爭取自己應有的權益,但性別仍然束縛著她們真正意義上的進步,就像作品中的嬌蕊,勇敢追求自己的真愛,但是卻也最終無法真正衝破傳統的束縛,依然為傳統所不容,男人們永遠將他們的道德限制和人格限制強加於女人,這就使得她們總是處在生存的困境中,無論如何努力,也是徒勞。

藝術手法

選擇與焦點聚焦化
文體風格是選擇的結果,偏離常規的選擇也能體現作者的風格。超乎尋常的選擇,就能獲得超乎尋常的效果,就能引人注目。選擇說或者框定說為表現作者的風格提供了很好的基礎。選擇或者框定實際上就是一個突顯的過程,作者選擇一個事物,把這個事物放大或進行細緻入微的刻畫和描寫,從而使這個事物從眾多的事物聚合體中突顯出來,或者說從背景中突顯出來,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個風格體現的過程。在張愛玲的小說中,獨特的意象選擇是最能體現張愛玲風格的一個有效的手段。文學作品的重要價值在於它的突破性,在於標桿性的旗幟式的意象的樹立。張愛玲在描寫嬌蕊等待振保的焦急的心情時是這樣描述的:她還帶著點嘲笑的口氣。“你知道么? 每天我坐在這裡等你回來,聽著電梯工東工東慢慢開,上來,開過我們這層樓,一直開上去了,我就像把一顆心提了上去,放不下來。有時候,還沒開到這層樓就停住了,我又像是半中間斷了氣。”用生活中聽電梯的感覺來表達等待愛情的感覺,這在文學史上還是第一次。電梯的上、下和到位,分別代表著愛情的不同程度。電梯開得太過了,代表感情的熱度過了,或者愛情已經結束了,所以心就永遠牽掛,永遠放不下來; 電梯如果沒有開到位,代表感情還沒有達到相應的溫度,可能會因為期盼而斷了氣。在這裡,作者將抽象的對感情的等待寫得可觸可摸。電梯的選擇,鮮明地表達了作者等待愛情的感受。自古以來有用比翼鳥、連理枝、並蒂蓮、紅豆、紅葉、鴛鴦、春蠶到死絲方盡等來比喻愛情的,但還從來沒有人選擇電梯來表達愛情的心情的。獨特意象的選擇是最基本的認知結構,它們來源於日常生活的基本經驗,在人的概念域的映射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來自生活身邊的感受,可以將一些虛幻的感覺變得可聽可視可聞可摸可觸可感,寫得栩栩如生,有聲有色,給人印象深刻。
偏離手段
(一) 字形的偏離
書寫變異在英文中主要包括字母大小寫的變化、特殊符號的使用等,在漢語中則常常利用漢字的字形來做文章。漢字是象形文字,漢字的結構、內涵、外延,體現了中國人對事物的認知、抽象、概括和綜合,是人們對世界認知的物化。人們常常利用漢字的特點進行巧妙的構思,生動的想像,創造出很多關於漢字的趣聞。張愛玲在《紅玫瑰和白玫瑰》中,體現了她深厚的文化底蘊。王嬌蕊寫自己的名字的時候,故意將“蕊”寫得零零落落,三個心寫成了三個字,說明三個心房,可以住著不同的人,說明“嬌蕊”是個花心的人。但是小說並沒有僅僅將“蕊”的意思的闡釋停留在此平面上,而是在隨後的描寫中,小說對這個三個心進行了進一步的解釋。嬌蕊對振保: “我的心是一所公寓房子。”振保問道: “可有空的房間招租呢?”並說: “我要住單幢的。”嬌蕊道: “看你有本事拆了重蓋! ”並說: “你要的那所房子已經造好了。”振保寫了一行字: “心居落成誌喜。”這裡用“空的房子”“公寓房子”“單幢”“重蓋的”“造好的”“心居”等名詞性詞語以及“招租”“住”“拆”“要”“造”“落成”等動詞,表明不同的房子類型表達了戀人之間感情的建立的過程。通過上下文關於“蕊”字的互文這種“前景化”的手法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新意,給讀者以新鮮感。
(二) 代詞的偏離
語言在現實的交際過程中離不開雙方的心理因素。為了表達感情的需要,常常會出現代詞偏離其常規用法的現象。《紅玫瑰和白玫瑰》巧妙地運用了“我們”與“他們”的偏離。振保稱呼王士洪和嬌蕊為“他們”,而王士洪則說“不許你叫我‘他們’! ”因為“他們華僑,中國人的壞處也有,外國人的壞處也有。”這裡“他們”和“我們”,反映了身份建構的過程。“我們”和“他們”的對立,實際上是“價值觀的衝突”“文明的衝突”“民族的衝突”。“我們”指的是“中國人”,“他們”指的是“外國人”。振保把嬌蕊當成了外國人,而嬌蕊更願意把自己當成中國人。從認知的角度來看,使用“他們”還是“我們”,反映了心理認知距離。“他們”反映的是“異己”的他者,“我們”反映的是“合我”的我們。異鄉人是張愛玲小說中的永恆的主題,在這篇小說中,兩個代詞的不同,卻反映了強烈的民族觀和異鄉人的視角。
(三)“他”的偏離
代詞所指的對象具有模糊性,需要在語篇的整體環境中才能找到其對應關係,同時代詞“他”還具有篇章的銜接功能和指示功能。嬌蕊最初喜歡振保,就巧妙地使用了代詞的指代對象的模糊性特點,來增進與振保的感情。振保回家後聽到嬌蕊打電話對悌米說“在家裡等一個男朋友”,並說“他是誰? 不告訴你”。“男朋友”指稱什麼? “他”指稱誰? 是振保? 還是悌米? 是有歧義的。有人說曖昧是愛情的最大魅力所在。張愛玲就曾說不愛的愛情,永遠不會變壞,所以,我們調情,我們曖昧,卻永遠不要相愛。在這裡,張愛玲故意運用代詞的模糊性,製造了曖昧性,挑逗了振保的情慾。“他”的指別是模糊的,表示人稱代詞的一種指稱功能。這裡充分地運用了代詞指代的模糊性產生的歧義,既增強了振保的好奇心和挑戰性,也挑起了振保的情慾。指稱的對象隨說話人、說話時間、說話地點而變,因此,指別是一種依賴語境的指稱。何兆熊認為各個人稱代詞的所指和用法並不簡單、明確,有時會出現一些從語義上看似乎是異常的現象,這些現象只能從語用的角度藉助語境去解釋。對代詞對象的確定過程是消除偏離的過程。
(四) 詞義的偏離
詞義的表達包括常規性的詞義和偏離的詞義,當詞表達的意思偏離了常規的表達,獲得了新義以後,也會產生新奇的效果。這種對語言的偏離性賦予語言以生命。在小說中,當振保提議要看電影時,振保問嬌蕊: “你要腳做什麼用的?”嬌蕊答道: “追你的! ”腳的作用,本來是用來走路的,現在變成了追求愛情的工具。這實際上是詞義領域的跨越。振保對好久不見的嬌蕊說: “我以為你像糖似的化了去了! ”嬌蕊問道: “我有那么甜么?”振保放了膽子答說,“沒嘗過。”這實際上是一種通感隱喻。通感本質上是一種語言現象,是用一種感官範疇的事物印象去表達另一感官範疇的事物印象,同時也是一種認知方式,受認知規律的制約。它是感官中的特徵從低級感官映射到高級感官,從普及性強的概念映射到普及性弱的概念,它產生的心理基礎是抽象的意象圖示。這種偏離通過語言的超常搭配,突破了語用規則,造成了意味深長的效果,詞義使用域的擴展和變化,使人產生新鮮感。清新獨特,耐人尋味,出人意料。這種偏離,利用了詞義的多義性,以及選擇的可能性,並且在選擇過程中偏離了基本義而選擇了非基本義,是一種對詞義的部分偏離,從而使我們看到語言驚人的張力。
(五)主體性的偏離
主體性是敘事學中的重要的概念。主體性指的是主體自我爭取和行使權利的能力。“人的主體性是人作為活動主體的質的規定性,是在與客體相互作用中得到發展的人的自覺、自主、能動和創造的特性。”施事者是語言學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動作的發出者,“施事是動作動詞組成的動核結構里動核所聯繫的主體 。”在《紅玫瑰和白玫瑰》中有幾處描寫哭的地方,最初哭的主體都是女性,有嬌蕊的哭,也有煙鸝的哭,而最終哭得最厲害的卻是小說中的男主人公振保在哭。這是對凡事都是對的凡事都可以把握住自己的振保的尖銳的諷刺,也是對男性主宰世界的一個尖銳的諷刺。在小說中,嬌蕊和煙鸝最初對於愛情和婚姻都是沒有主體性,張愛玲曾說: “對於大多數的女人,‘愛’的意思就是‘被愛’。”但是在經歷了生活的磨難以後,嬌蕊和煙鸝的身上都凸顯了爭取人格獨立,張揚婚姻戀愛的自由的主體性,她們作出決定並且努力實現自我。振保最初是生活的主宰者,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把握住生活,但是命運卻與他開了個玩笑,最終面對紅玫瑰變成“賢妻”,白玫瑰敢於追求自己的愛情,振保失去了主體性。這種轉變就決定了這篇小說的價值不僅只是解構,更具有建構的向度,即在解構男性霸權的同時確立了女性嶄新的性別身份,尋找建構迥異於男性主體性的女性自我。
(六)故事結構形式的偏離
小說中運用了現實層面對經驗層面的偏離。經驗層面的振保曾經有兩段經歷: 第一個是巴黎的一個妓女,振保在她身上花了錢但還做不了她的主人使他有了最羞恥的經驗; 一個是初戀的女友,一名叫玫瑰的姑娘使他贏得了坐懷不亂的柳下惠的盛名。生活層面的振保經受不住紅玫瑰的誘惑但卻為了自己的名聲放棄了這段感情。他無法忍受煙鸝毫無生氣的肉體帶給他的缺失,轉而尋找其他的誘惑。這是生活層面對經驗層面的偏離,從而產生了陌生化。二是理想層面和現實層面的偏離。小說中運用了現實層面對理想層面的偏離。理想層面是對未來社會和自身發展的嚮往與追求。理想層面的振保的理想幾乎體現了所有男人的夢想,一個是他的白玫瑰,一個是他的紅玫瑰。一個是聖潔的妻,一個是熱烈的情婦。希望兩者同時兼有。而現實版振保的狀況是,曾經被拋棄的火熱的情婦卻變成了賢妻良母過著幸福的生活,娶回家的純潔的妻卻與別人偷情,生活對理想的徹底顛覆讓振保驚嘆不已,也對男性的刻板的理想社會進行了顛覆。這是現實層面對理想層面的偏離,從而產生了陌生化。三是感覺層面與心理層面的偏離。小說用紅玫瑰花和白玫瑰花與現實中的人物嬌蕊和煙鸝做類比,植物“紅玫瑰”花的艷麗、鮮紅以及浪漫的氣息和嬌蕊的驚艷、吸引人以及現代的氣質形成鮮明的映襯; 植物“白玫瑰”花的單調、慘白以及沒有生命力的氣息和煙鸝的冰冷、古板以及毫無生機的氣質形成了鮮明的映襯。這是兩個不同領域的融合,婚姻愛情生活是屬於人的生存層面的,是屬於情感體驗的,而“紅玫瑰花”和“白玫瑰花”屬於植物系列的,是屬於視覺關注的層面的。這裡將情感的層面的意象圖式變異成感官層面用視覺來欣賞和感受,導致了“看”關涉到“感覺”層面的偏離,產生很強的陌生化,並打通了人的各種感官心智,完成了不同感覺的溝通,從而形成了兩個空間的跨空間映射。

作品評價

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 用別有深意的服飾描寫顛覆了其中男主人公對女性類型的陳見, 並填補了新鮮的意義。兩位女主分別用不同的服飾風格表明了她們在自主性、生命力等方面的差異, 以及她們在面對父權制規則時的不同態度和命運。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文系鄧如冰
《紅玫瑰與白玫瑰》體現了張愛玲的女性主義立場和批判精神, 表達了對父權制下女性生存困境的審視與關注, 以及對女性社會性別角色的質疑和反叛。
————廣州市廣播電視大學文科部胡秦葆,廣東國土資源學校陳永光

作者簡介

張愛玲(1920-1995),中國女作家。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1943年開始發表作品,代表作有中篇小說《傾城之戀》、《金鎖記》、短篇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和散文《燼餘錄》等。1952年離開上海,1955年到美國,創作英文小說多部。1969年以後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已出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說集《傳奇》、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說合集《張看》以及長篇小說《十八春》、《赤地之戀》等。
1944年張愛玲結識胡蘭成與之交往。1973年,張愛玲定居洛杉磯,1995年9月8日,適逢中秋節,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於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動脈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終年75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