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學院教師教育學院

紅河學院教師教育學院

紅河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前身為2003年12月9日成立的教育系,在2003至2004年期間,學校陸續將原蒙自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教育科學研究所,社科部教育、心理學教研組教師,及原雲南省廣播電視大學教育、心理學、學科課程與教學論教師整合入教育系,教育系逐漸形成學校教育學科門類的辦學實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河學院教師教育學院
  • 前身:教育系
  • 成立時間:2003年12月9日
  • 批准機構:雲南省教育廳
學校專業,師資力量,任務職責,辦學思路,教育目標,教學方法,回顧展望,

學校專業

2005年3月1日,按學校依據學科門類進行教學單位設定的規劃,經學校研究批准,撤銷教育系,建立紅河學院教師教育學院。當年,經雲南省教育廳批准,學院開始招收國小教育專業(文、理科方向)本科生,學院現設國小教育、科學教育、學前教育三個本科專業,2012年將新設套用心理學本科專業。學院在建校級B類重點學科“課程與教學論”,在建學校特色專業“學前教育學”,立項建設教育學一級學科、立項培植心理學一級學科。學院現下設基礎教育系、學前教育系及教師教育教研室和學院辦公室4個科級單位。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069人。

師資力量

教職員工38人,其中專職教師36人,專職教師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講師19人,專職管理人員2人;教師中具有碩士學位23人,在讀博士3人。

任務職責

教師教育學院的主要任務和職責是:通過整合、統籌學校教育學、心理學學科資源,發揮學科在綜合性大學教育學、心理學研究的優勢,立足紅河州、面向雲南省及國內部分省市培養具備人文與科學素養,專業基礎理論紮實、實踐動手能力強,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能為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套用型人才,開展教育學、心理學科學研究,豐富和發展有特色的學科知識,為地方社會發展提供研究支持與服務。

辦學思路

學院的辦學思路是: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堅持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注重團隊協作,在辦學實踐中發揮隊伍教育研究的優勢,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學校教育、心理學學科發展,拓展教育、心理學為區域社會發展的服務。

教育目標

學院對學生的成長成才教育伴隨整個大學生涯。我們從教師教育的特點和學生個性成長需要出發,充分利用專業教育和社會實踐教育資源,圍繞學生的社會性發展及可持續發展能力形成,舉辦多種類型的教育活動,力求使學生的知識結構最佳化、專業技能紮實、專業思想清晰,能夠在未來職業生涯中發現和解決具體問題,積極、堅韌、樂觀、健康地面對生活,為成為“陽光公民”而努力。

教學方法

學院科研工作充分發揮該院隊伍專業優勢,在課程與教學論、學校教育管理、學前教育學、文化與認知、心理健康與諮詢、人格與社會發展和教學與學習心理學等研究方向著力建設,以面向該校、基礎教育及區域社會服務領域實際的套用研究為主,鼓勵部分基礎研究,不斷促進學院科研隊伍的成長和發展。以健全學術研究機制和構架學術研究平台為依託,調動教師及其他人員從事科研的積極性,建設教育學、心理學一級學科。

回顧展望

春華秋實,在滇東南這片紅土地上,學校教師教育辛勤耕耘三十餘載,2005年成立的教師教育學院繼承了學校師範教育的光榮傳統,秉承學校“天道酬勤,有容乃大”的辦學精神,倡導“超越、創造、和諧”的理念,發展“地方性、民族性、國際化”的辦學特色,在辦學中堅持立足地方、服務邊疆、以人為本、科研強院的思路,面向雲南及周邊地區,正努力向以培養套用型基礎教育師資為主體,不斷拓展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服務方向,發展成為區域基礎教育人才培養基地、心理學服務人才培養基地和教育、心理學研究中心的目標努力前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