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水仙(水仙屬水仙品種)

紅水仙(水仙屬水仙品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紅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個變種。水仙的葉由鱗莖頂端綠白色筒狀鞘中抽出花莖(俗稱箭)再由葉片中抽出。一般每個鱗莖可抽花莖1-2枝,多者可達8-11枝,傘狀花序。花瓣多為6片,花瓣末處呈鵝黃色。花蕊外面有一個如碗一般的保護罩。鱗莖卵狀至廣卵狀球形,外被棕褐色皮膜。葉狹長帶狀,蒴果室背開裂。花期春季。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紅水仙
  • 別稱:玉玲瓏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頁植物岡
  • :百合目
  • 亞目:百合亞目
  • :石蒜科
  • :水仙屬
  • 分布區域:亞洲東部的海濱溫暖地區
品種介紹,歷史意義,花語,繁殖栽培,病蟲防治,

品種介紹

水仙地下鱗莖卵球形,葉從鱗莖頂部叢出,狹長,劍狀,具平行脈,時尾稍鈍,被有白粉,12月至翌年1月開花,花莖從葉叢中抽出,中空成管狀,高15~50厘米或更高;傘房花序,著生於莖頂,外有苞狀膜質緊覆著,花數約五朵至七朵,最多可達十六朵。中國水仙可分為單瓣與復瓣花兩種。單瓣花品種稱為“金盞銀台”、“百葉水仙”,花瓣為純白色,但其中心托出一個金黃色杯狀副冠,清奇美觀,香味濃郁。復瓣花品種稱為“玉玲瓏”,香味稍遜於“金盞銀台”。
水仙秋季開始生長,冬季開花,春季貯存養分,夏季休眠,所以需要冬季暖和地區,才能適合生長,但也有一定的耐寒能力。中國江南一帶,冬季不加防寒措施,亦可露地越冬。喜濕潤肥沃的砂質壤土,福建漳州因氣候土質適宜,故盛產水仙

歷史意義

埃及的梅亞里之花
自古以來,基督教里就有將聖人與特定花朵連結在一起的習慣,這因循於教會在紀念聖人時,常以盛開的花朵點綴祭壇所致!而在中世紀的天主教修道院內,更是有如園藝中心般的種植著各式各樣的花朵,久而久之,教會便將366天的聖人分別和不同的花朵合在一起,形成所謂的花歷。當時大部分的修道院都位在南歐地區,而南歐屬地中海型氣候,極適合栽種花草。屬於櫻草科的紅水仙就是被選來祭祀埃及的梅亞里。他是五世紀的悔悟者,傳說住在巴勒斯坦的洞窟中。紅水仙是經過改良的花壇用品種。

花語

花語:悔改
水仙既然是供奉給悔改後隱居在的洞窟中的埃及人--梅亞里的花朵,所以它的花語是“悔改”。凡是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很會自我反省,同樣的過錯不會重複再犯。只是一旦嘗試到失戀的苦澀滋味,會有對戀愛恐懼的傾向。然而失敗為成功之母,其實沒有必要因此而對愛情裹足不前。
誕生石:鑽石
鑽石名稱來自於希臘語“ADAMAS”,意思是不能征服的東西,這可以說是最符合鑽石的名字了。它是地球上硬度最高的物質,而且它的價值很少變動,具備了各種保值的主客觀條件。
天然的鑽石几乎都略帶點色彩,而這微乎其微的色差就左右了鑽石本身的品質和等級。最上等的鑽石是藍白色,其次是純白色。在訂婚戒指上鑲一顆鑽石,是最正式的用法。
鑽石的傳說
在法國王室里,麗晶鑽石是最具價值的寶石。它在法國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東妮被處死在斷頭台上時,跟著其它的寶石一起被盜走。但是,也只有麗晶鑽石奇蹟般的被人尋獲。後來,這顆鑽石輾轉流到拿破崙手中,而被鑲在他加冕時所佩戴的劍柄上。不久之後,拿破崙被放逐到厄爾巴島,王后瑪利路易斯便將麗晶鑽石從劍柄上挖出來,帶回她的母國--奧地利。但是後來她的父親又把鑽石帶到法國。目前這顆鑽石正展示在法國羅浮宮美術館內。

繁殖栽培

1.繁殖有4種繁殖方法。側球繁殖,是最常用的繁殖方法。側球著生在鱗莖球外的兩側,僅基部與母球相連,很容易自行脫離母體,秋季將其與母球分離,單獨種植,次年產生新球。側芽繁殖,側芽是包在鱗莖球內部的芽。只在進行鱗莖閹割時,才隨挖出的碎鱗片一起脫離母體,揀出白芽,秋季撒播在苗床上,翌年產生新球。雙鱗片繁殖,1個鱗莖球內包含著很多側芽,有明顯可見的,有隱而不見的,其規律是隔兩張鱗片1個芽,用帶有兩個鱗片的鱗莖盤作繁殖材料就叫雙鱗片繁殖。方法是把鱗芽先放在低溫4~10℃處4~8周,然後在常溫中把鱗莖盤切開,使每塊帶有兩個鱗片,並將鱗片上端切除,留下2厘米,然後用塑膠袋盛含水50%的蛭石或含水6%的砂,將其放入袋中,封閉袋口,置20~28℃的黑暗處。經2~3月可長出小鱗莖,成球率80%~90%,雖四季可以進行,但以4~9月為好。生成的小鱗莖移栽成活率可達80%~100%。組織培養,用MS培養基,以芽尖作外植體,或用具有雙鱗片的莖盤作外植體,每管植人一個外植體,然後在25℃中培養,接種10天后產生小突起,20天后成小球,1月後轉入在含NAA 0.1毫克的1/2 MS培養基中,6~8周后成苗。
2.栽培 水仙栽培有旱地栽培、水田栽培與無土栽培三種方法。
(1)旱地栽培 每年挖球之後,將小側球立即種植。也可留待9~10月種植。一般認為種得早,發很好,長得好。種植時,選較大的球用點播法,單行或寬行種植。單行種植時用6厘米×25厘米的株行距,寬行種植的用6厘米×15厘米株行距。此法養護較粗放,除施2~3次水肥外,不常澆水。
(2)水田栽培
①種球選擇與分級栽培 一年生栽培,從二年生栽培後的側球(也叫鑽子頭)中選出球體堅實。寬厚、直徑約3厘米的作種球。用撒播、條插或點插法栽培,每畝約栽2、3萬株。二年生栽培,經過一年生栽培後,球成圓錐形,從中途出堅實、頂粗、直徑約4厘米以上的作種球,栽培養護較一年生的細緻,每畝約栽8000~10000株,三年生栽培,三年生栽培也叫商品球栽培,是出售、供觀賞的最後一年栽培。其栽培管理極為精細,它是從經過二年生栽培的球中,選出球形闊、矮,主芽單一,莖盤寬厚、頂端粗大、直徑在5厘米以上的球作種球,種前剝掉外側球,並用閹割法除去內側芽,使每球只留一個中心芽。每畝約栽5000株。
②栽培要點 8~9月把土地耕松,然後放水浸灌,浸田1~2周后,把水排於。隨後耕翻5~6次,深度在35厘米以上,使下層土壤熟化、鬆軟,以提高肥力,減少病蟲害和雜草,並增加土壤透氣性。3年生栽培,每畝需要有機肥0.5~1萬公斤,拌過磷酸鈣鈣鎂磷肥20~50公斤,2年生栽培用肥量減半,1年生栽培可更少。這些肥料要分幾次翻入土中,使土壤疏鬆,肥料均勻。然後將土壤表面整平,作成寬120厘米,高40厘米的畦,溝寬35~40厘米,畦面要整齊、疏鬆,溝底要平滑。堅實,略微傾斜,使流水暢通。為了使鱗莖儘快增大,有利於多開花,需採用種球閹割手術。這項手術的原理與一般植物剝芽一樣,使養分集中,主芽生長健壯。不同的是它的側芽是包裹在鱗片之內的,不剖開鱗片就無法去除側芽。閹割技術難度較大,操作時要涇渭分明,既要去掉全部側芽,又不能傷及主芽及鱗莖盤。側芽居於主芽扁平葉面的兩側,閹割時,首先時準側芽著生的位置,然後用左手拇指與食指捏住鱗莖盤,再用右手操刀閹割閹割刀寬約1.5厘米,刀口在先端為圓頭形。閹割時,挖口宜小,如果誤傷了鱗莖盤與主芽,即應棄之。如發現內部鱗片有黑褐色斑駁者,也應棄之。種植前用40%的福馬林100倍液浸球5分鐘,或用0.1%的升汞水浸球半小時進行消毒
漳州10月下旬種植,上海多在9月底~10月上旬種植。由於水仙葉片向兩側伸展,因此採用的株距較小,行距較大,3年生栽培用15厘米×40厘米的株行距,2年生栽培用12厘米×35厘米的株行距。種植時要逐一審查葉片的著生方向,按未來葉片一致向行間伸展的要求種植,以使有充足的空間。為使鱗莖堅實,宜深植。1、2年生栽培,深約8~10厘米;3年生栽培,深約5厘米。種後覆蓋薄土,並立即在種植行上施腐熟肥水。種後清除溝中泥塊,拉平畦面,並立即灌水滿溝。次日把水排乾,待泥粘而不成漿時,整修溝底與溝邊並予夯實,以減少水分的滲透,使流水暢通。修溝之後,在畦面蓋稻草,3年生者約5厘米,1、2年生者覆草可薄。覆草時,使稻草根伸向畦兩側溝中,梢在畦中重疊相接。種植結束後放水,初期水深約3~10厘米,1周后加深到15~20厘米,水面維持在球的下方,使球在土中,根在水中。
③養護水仙由種植到挖球,需要在田間生長6~7個月。灌水,溝中經常要有流水,水的深度與生長期、季節、天氣有關。一般天寒時,水宜深;天暖時,水宜淺;生氏初期,水深維持在畦高的3/5內處,使水接近鱗莖球基部。2月下旬,植株己高大。水位可略降低,晴天水深為畦高的1/3,如遇雨天,要降低水位,不使水淹沒鱗莖,在4月下旬~5月,要徹底去除攔水壩,排乾溝水,直至挖球。追肥,在發芽後開始追肥,3年生栽培,追肥宜勤,隔7天施1次,2年生栽培,每隔10天1次,1年生栽培15天1次。剝芽與摘花,閹割鱗莖時,如有未除盡的側芽萌發。應及早進行1~2次拔芽工作,以補閹割不盡之弊。田間種植的水仙12月下旬~3月開花,為使養料集中到鱗莖,應予摘花。防寒,濃霜時要在日出之前噴水洗霄,以免危害水仙葉片。對於低於-2℃的天氣,應有防寒措施。較暖地區可栽風障,較寒地區可用薄膜覆蓋。
(3)無土栽培 無土栽培需要盛營養液的栽培槽,糟寬150厘米以內,深度30~40厘米。為了通氣方便,槽底墊石塊,槽內放栽培介質,如蛭石、腐熟木屑、珍珠岩等。冬天要設防寒保暖的覆蓋膜。生長期間的營養液元素要全面,大量元素的比例氮(N):五氧化二磷(P2O5氧化鉀(K2O)為1:1:1,微量元素適量。pH6~7。初栽時,每周施1~2次,生長旺盛期,每周施2~3次,不澆肥時澆清水,5月後停止施肥,不再澆水,5月底選晴天把鱗莖球挖出,去掉葉片及鬚根,並在鱗莖盤處裹上護根泥。然後將護根泥朝上在日光下曬乾,待乾燥發白,外表皮皺縮呈薄片,不貼附在第2層鱗片上時,即達到貯藏期需要的乾燥程度。
水仙貯藏期間,鱗莖球內部仍進行生理、生化活動,花芽分化發育也發生在這個時候。水仙貯藏溫度以26℃以上為妥。溫度不可大高,貯藏期的相對濕度約50%,否則不利於球根保存,也不利於花芽分化。此外,為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更注意通風換氣。空倉時用熏蒸劑消毒,地面最好鋪木板,每1~1.2米立一個竹子編結的通氣筒,筒高1.5~1.8米,直徑25厘米,球根堆在筒的周圍,也可用竹蓆圍起來,但堆的高度和寬度要在1.5米以下。

病蟲防治

水仙花葉病:
症狀:在水仙生長初期不表現症狀,或出現輕微的綠色斑駁。隨著病情發展,到生長中期才產生明顯的花葉症狀,嚴重時葉片黃化,扭曲,植株明顯矮小、瘦弱。其病原為水仙花葉病毒。通過葉蟬、汁液與接觸傳播,帶毒的鱗莖及子球也是傳播的重要途徑。該病毒還侵染紅口水仙黃水仙風信子長春花千日紅矮牽牛三色旋花絨纓菊等觀賞植物。此外、黃瓜花葉病毒也可引起水仙花葉病。
防治方法:
  1. 採用莖頂組織培養與熱處理相結合的方法脫毒,培養無毒苗,並建立無毒母球基地。
  2. 注意田間衛生,發現病株立即拔除並銷毀,以免傳毒。
  3. 噴灑殺蟲劑,防治桃蚜及其他蚜蟲以及葉蟬等傳毒昆蟲,以上方法應結合運用,綜合治理,都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水仙灰霉病:
症狀:水仙鱗莖受害後,根盤部腐爛,變軟,表面生灰色霉層。
防治方法:
  1. 園藝防治 鱗莖最好薄薄一層擺在竹簾上,貯藏場所要乾燥,通風透光。
  2. 藥劑消毒 鱗莖用0.5%福馬林液處理半小時,水洗後陰乾貯藏。
  3. 人工防治 貯藏期間發現有病鱗莖,立即揀出銷毀。
水仙黃條斑病
症狀:其典型症狀為沿葉脈產生黃色條斑,成為系統花葉。病葉開始粗糙,花梗也有明顯的褪綠斑,花碎色。最後,鱗莖變小,植株矮化,提前枯萎。有些品種的葉片上褪綠不明顯,有的品種則表現為綠色條斑。其病原為水仙黃條斑病毒。通過桃蚜及其他蚜蟲傳播,汁液也可以傳毒。水仙黃條斑病毒還能侵染明星水仙黃水仙紅口水仙、多花水仙及長壽花等花卉。其他還有潛隱病和條紋病,它們分別由水仙潛隱病毒與中國水仙條紋病毒所致。在自然條件下,往也會有兩種或多種病毒複合侵染,其症狀也就複雜化了。
防治方法:
  1. 採用莖頂組織培養與熱處理相結合的方法脫毒,培養無毒苗,並建立無毒母球基地。
  2. 注意田間衛生,發現病株立即拔除並銷毀,以免傳毒。
  3. 噴灑殺蟲劑,防治桃蚜及其他蚜蟲以及葉蟬等傳毒昆蟲,以上方法應結合運用,綜合治理,都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水仙大褐斑病:
症狀:發病初期病斑出現於葉子尖端,呈褐色,與健康部分分界明顯。以後葉子的邊緣和中部也會出現病斑,花梗也可被浸染。病斑初為褐色斑,擴展後成為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單個病斑大水可達1厘米×4.5厘米。病斑全並呈細長條斑,上下端迅速黃化。病斑在邊緣發生時,葉片生長停滯並變成扭曲狀。中國水仙上的病斑明顯地加厚,周圍組織黃化。喇叭水仙的病斑褐色,周圍不黃化。
病原及發病現狀:病原為水仙大褐斑菌(Stagonospora curtisii)。病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鱗莖表皮的上端或枯死的葉片上越冬或越夏。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病菌也可在其他寄主如孤挺花、文殊蘭上越夏。南方地區4~5月間雨水多,發病較重。栽植過密、排水不良,連作都會加重發病。品種間抗病性也有差異。多花水仙病重,青水仙、喇叭水仙感病輕。
防治方法:
  1. 剪除病葉,拔除病株,減少浸染源。
  2. 避免連作或在水仙種植地附近種孤挺花、文殊蘭百子蓮等植物。
  3. 鱗莖收穫時避免產生傷口,種植前剝去膜質鱗片,將鱗莖浸入1%甲醛溶液浸泡0.5~1.0小時,或50%多菌靈500液12小時,或0.1%升汞溶液0.5~1.0小時,減少初次浸染。
  4. 發病期可用1%波爾多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70%托布津1000倍液噴施。
水仙病毒病:
症狀:
主要表現為系統花葉或產生黃色條斑,葉片黃化扭曲,植株生長矮小,由於病毒種類複合侵染組合不同及水仙品種的差異,症狀變化很大。
病原物: 病毒種類主要有(1)水仙花葉病毒屬馬鈴薯X病毒組。病毒粒體線條狀,550×12納米。(2)水仙黃條病毒屬馬鈴薯Y病毒組。病毒粒體線條狀,755×12~15納米,有風輪狀內含體。此外,還有水仙潛病毒、黃瓜花葉病毒、菸草花葉病毒、菸草脆裂病毒和馬鈴薯Y病毒等也感染水仙。帶毒鱗莖為主要的初侵染源,葉蟬蚜蟲和土壤線蟲是田間傳播介體
發病條件:子鱗莖帶毒,使病毒傳遞到下一代並廣為流傳。 寄生植物 NMV可侵染紅口水仙黃水仙和水仙雜交種、風信子長春花矮牽牛千日紅絨纓菊三色旋花等。NYSV可侵染明水仙紅口水仙、多花水仙、黃水仙、長壽花等。
防治方法:
  1. 生產中採用脫毒組培苗。生長季節及時拔除病株。
  2. 用高溫處理鱗莖,效果很好。1年生鱗莖在43.5℃的溫水中浸泡3小時;2年生鱗莖在44℃的溫水中浸泡2小時;3年生鱗莖在44.5℃的溫水中浸泡1.5小時。
  3. 生長期用40%樂果乳劑2000倍液,防治各種蚜蟲
水仙朱頂紅紅斑病:
症狀:葉、花梗、苞片及球根均可感染此病。感病初期葉片上出現不規則的紅褐色斑點,後期病斑擴大為橢圓形或紡錘形凹陷的紫色病斑,病斑互相連線使葉形枯列。花梗也發生紅褐色小斑點。後迅速成赤褐色條斑,使花梗向有病斑一側彎曲。球根感染時形成圓形或橢圓形的病斑,環境潮濕時會出現粒狀的深褐色小點霉層。
病原及發病現狀:病原為水仙殼多孢(Stagonospora curtisii)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殘體上越冬。如果種植病球就成為第二年的浸染源。病菌的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
防治方法:
  1. 避免連作,選取無病球要種植。種植前應除去被害鱗片,不要種植過密,一旦發現病株、病葉應及時拔除。
  2. 發病時,可噴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80%代森鋅500~700倍液,防止病害蔓延。
水仙鱗莖基腐病:
症狀:該病主要發生在植株地下部分,地上莖葉也有發生。生長期間,首先是地下部分感病,根系變褐色,呈水漬狀腐爛,鱗莖基盤處出現褐色斑點並向上迅速蔓延,使鱗莖組織呈現深褐色或紫色腐爛,鱗片間可見白色或粉色絲狀物,不久莖葉上產生褐色或紫褐色的不規則小斑,並逐漸擴大,重病株由於鱗莖腐爛,地上莖葉也枯死,感病輕的鱗莖,再次種植時,長出的植株矮化,葉短小、呈淺黃綠色,很小生根或不生根,這種植株不久即枯死。貯藏期間發病,鱗莖根部開始變褐、腐敗,後期肉質部分乾腐呈海綿狀剝落,有時則堅硬如石。
病原及發病現狀:水仙鱗莖基腐病的病原是一種真菌,即水仙尖鐮除孢菌。該菌在病株殘體或土壤中存活、越冬,多從鱗莖及根部傷口侵入植株,因此,水仙在挖掘時受到損傷容易發病。種植有病鱗莖或連作發病重,貯藏場所通風不良也易發病。發病的適宜濕度為28~32攝氏度。在舟山地區,4月中旬以前由於氣溫低於19攝氏度,因而田間發病率很低;從5月份到收穫期間,隨著濕度升高,病情迅速發展,危害加重。
防治方法:
  1. 選用飽滿無病的種球。種球有可能帶菌的,用43%福馬林120倍液浸泡種球3.5小時。也可用50%多菌靈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球15~30分鐘。
  2. 施用充分腐熟有機肥或酵素菌漚制的堆肥。
  3. 發病初期噴淋25%苯菌靈乳油或50%多菌靈可濕粉800倍液。
鑑賞 水仙花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素為中國人民所喜愛。“葉叢生如帶”,白花黃心,“花開雪中,香清而微”,“其花瑩韻,其香清幽”。花時正值春節期間,以水盤盛之,置於案頭窗台,格外高雅,更增添了節日氣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