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檜(紅檜樹)

紅檜

紅檜樹一般指本詞條

紅檜(學名:Chamaecyparis formosensis Matsum.) 是柏科扁柏屬大喬木,又稱為台灣紅檜、松梧、松蘿、薄皮、水古杉、Benihi。與日本花柏(Chamaecyparis pisifera (Sieb. et Zucc.) Endl.)為近緣種。已瀕臨絕種。紅檜是中國台灣的特有樹種,產于海拔1050-2000米,氣候溫和濕潤、雨量豐沛、酸性黃壤地帶。為喜光樹種,

紅檜高57米,胸徑6.5米;有葉小枝扁平 ,鱗形葉二型,互動對生,雌雄同株,球花單生側枝頂端;球果當年成熟,橢圓形,種鱗楯形,頂面具少數溝紋,中央稍凹,有尖頭;種子扁,倒卵圓形,兩側有窄翅。 特產於台灣。

在台灣,紅檜又尊稱為“神木”,是裸子植物中屬於柏科扁柏屬的一種植物。它的枝葉,有點像扁柏。紅檜樹高可達60餘米,胸徑達6.5米,是僅次於美國加州“世界爺”--紅杉的又一種大樹。在林海茫茫的阿里山上,有一株高57米,胸徑6.5米的巨大紅檜,樹齡約有3000年,它的材積量有504立方米,相當於幾公畝30多年生杉木林的木材蓄積量。在台中苗栗春安鄉有一株稱為大雪山二號“神木”,樹高55米,胸圍22.7米,樹幹中有一個大洞,洞內可放得下一頂供四人住的帳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紅檜
  • 拉丁學名:Chamaecyparis formosensis Matsum
  • :植物界
  • 裸子植物門
  • 松柏綱
  • 松柏目
  • 柏科
  • 亞科:柏木亞科 Cupressoideae
  • 扁柏屬
  • :紅檜
  • 分布區域:台灣中央山脈、阿里山、北插天山等地
  • 保護級別:Ⅱ
  • 命名者及年代:Matsum.,1901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地理分布,保護現狀,保護價值,保護措施,繁殖方法,主要價值,觀賞,實用,科研,

形態特徵

紅檜
喬木,高達57米,地上徑達6.5米; 樹皮淡紅褐色,生鱗葉的小枝扁平,排成一平面。鱗葉菱形,長1-2毫米,先端銳尖,背面有腺點,有時具縱脊,小枝上面之葉綠色,微有光澤,下面之葉有白粉。球果矩圓形或矩圓狀卵圓形,長10-12毫米,徑6-9毫米;種鱗5-6對,頂部具少數溝紋,中央稍凹,有尖頭;種子扁,倒卵圓形,紅褐色,微有光澤,兩側具窄翅,連翅長2-2.2毫米,寬1.8-2毫米。

生長環境

紅檜為喜陽樹種,根系發達,天然更新良好,幼樹需要一定的光度,生長較快。
紅檜
紅檜主要分布於針葉林內,喜溫和濕潤的氣候。分布區年平均溫10.6℃,1月平均溫5.8℃,7月平均溫14.1℃,年降水量4165毫米,相對濕度85%。土壤為發育良好的灰棕壤灰壤成土母質為灰色砂岩,土壤中鹽基的生物循環較強,表土疏鬆,團粒結構酸性反應,pH值5.5--6。紅檜一般多在10--20度的東南坡,風力微弱地帶,或受山嶺包圍的溪谷。常與台灣扁柏混生,或形成純林。為喜陽樹種,根系發達,天然更新良好,幼樹需要一定的光度,生長較快。花期4-5月,球果9-10月成熟。

地理分布

中國台灣的特有樹種,產於中央山脈、阿里山、北插天山等地海拔1050-2000米。

保護現狀

紅檜為II級保護植物。日據時期被日本人大舉伐木,所以建造高山鐵路運送木材下山,阿里山一帶的紅檜林已被砍伐殆盡,所見的紅檜是當時被認定生長不良、不利於建築開發的樹材,戰後也被國民政府更深入山區持續砍伐至1980年,所剩數量稀少,所以已經明令禁止砍伐。
紅檜稀有種。僅存台灣中央山脈中部及北部山地,因材質優良,屢遭採伐,分布區逐年縮小,數量日益減少。

保護價值

紅檜是我國特有的珍貴樹種,它所棣屬扁柏屬Chamaecyparis間斷分布於我國台灣 ,日本和北美,對研究東亞、北美植物區系和植物地理有一定科學意義。紅檜為東亞最大的 樹木,台灣阿里山保存著一株稱為“神木”的大樹,高達57米,地上直徑達6.5米,材積約5 04立方米,樹齡約3 000年,為世界所罕有,材質優良,是台灣的珍貴經濟用材。

保護措施

應在紅檜分布集中的阿里山建立紅檜自然保護區,進行重點保護。今後應嚴禁大 量砍伐,並促進天然更新,開展繁殖試驗,擴大種植面積,在大陸適宜地區可引種栽培。

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可選擇與紅檜立地條件相似的坡地或苗圃,在3月直接播種或育苗後移栽。用扦插法也易成活,時間在3--4月中旬,6--7月中旬和9--10月中旬。三年後髮根良好,在2--3月份可以移栽。3~4月開花,11月中旬球果成熟。用種子繁殖,宜隨采隨播。當年苗高5~6厘米,翌年移植1次。苗高30厘米左右時即可出圃栽植。造林季節以雨季為宜。由於高山南北氣候不同,北部多在12月至翌年2月,南部多在3~6月造林。每公頃可栽植3000株以上。幼樹耐庇蔭,但雜草灌木過於茂密時也會影響其成活和生長,所以造林後每年宜刈除雜草灌木1~2次,以促進早日鬱閉。用材林輪伐期為40~60年,在造林2年後,每隔10年間伐一次。
紅檜紅檜
喜冷涼氣候,必須光照充足,喜愛通風排水良好的栽植環境,對土質不苛求。宜於雨季定植在海拔800公尺以上的山區,平地亦可栽植於半遮蔭的環境,但成長緩慢,所以不建議栽植於平地,若當做盆景栽植又另當別論。定植成活後,春夏秋三季各施肥一次,冬季不必施肥,少有病蟲害,一般不必噴施農藥。若是做為庭園用樹,於開春長新枝葉前略加以修剪,去除雜亂的枝條及枯枝。

主要價值

觀賞

可供做中高海拔的造林樹,庭園樹,風景樹,行道樹以及平地庭園,盆景用樹。
紅檜為東亞最大的樹木,台灣阿里山保存著一株稱為“神木”的大樹,高達57米,地上直徑6.5米,材積約504立方米,樹齡約3000年,該棵紅檜不幸招兩次雷擊而傾倒。2006年,台灣林業局、嘉義縣政府、觀光局組織投票,選出二代神木。該棵紅檜崇立在阿里山上,樹高45米,樹圍12.3米,樹齡2300年。2007年1月1日正式命名為“阿里山香林神木”。紅檜為世界所罕有,材質優良,是台灣的珍貴經濟用材。

實用

紅檜材質優良,木材耐腐朽,含有扁柏酚( Hinokitol )及洛定酸( Rhodic酸) ,會散發芳香味,紋路美麗,質地良好,可供做建材,家具,雕刻等用途,同時木材耐濕性強,加工後有光澤,是台灣針葉樹中的一級木材,為造船、製作家具及建築的良好材料。木材耐腐朽,含有扁柏酚( Hinokitol )及洛定酸( Rhodic酸) ,會散發芳香味,紋路美麗,質地良好,可供做建材,家具,雕刻等用途,但是檜木心材容易腐朽,形成蓮藕狀空洞,俗稱蓮根材。
木質中還含有一種香精油,香氣經久彌遠。
該種為亞洲東部最大的樹木,木材優良,材質較輕軟,耐韌性強,邊材淡紅黃色,心材淡黃褐色、有光澤、有香氣。可供建築、土木工程、橋樑、舟車、器具、家具等用材,宜選用造林。

科研

紅檜被稱為“亞洲樹王”,是中國特有的珍貴樹種,不但樹形高大雄偉,而且也是有名的長壽樹,在林海深處,二三千年的大樹到處都是。它所隸屬扁柏屬Chamaecyparis,間斷分布於中國台灣、日本和北美,對研究東亞、北美植物區系和植物地理有一定科學意義。
紅檜的天然更新較複雜,一般只發現闊葉林中的老紅檜或枯死木,卻不見苗木,因而宣稱紅檜正滅絕,事實上並非如此。
同一山坡上,紅檜族群常位居下坡段及溪谷,其地陽光量更形不足,且紅檜種苗需光量較高。然而,台灣地體不斷上升,河流不斷下切,有助於紅檜的更新。
紅檜存在處,與台灣百餘條河川的向源侵蝕崩塌扇面相關,以陳有蘭溪為例,金門峒大斷崖以降的河谷兩岸即為紅檜的潛在發展區,從中梭巡,藉助冬季紅檜黃褐葉片,很輕易地找出紅檜族群之所在。
紅檜之所以長存,實與台灣高山植物之由基質斷續性形成合宜生育地如出一轍,整體而言,高山島的台灣系由地體變動之或遲或速所締造的狀況,決定基本模式,復由各物種族群的諸項生態幅度,含對各環境因子的“線性計畫(數學意義)”、族群基因之龐多變異、機緣等等的整合效應所道致於改由人為開發或破壞所掌控。
天然檜木更新以溪谷、溪澗地體變動,創造破空而發生,此外,形成檜木之後的孔隙更新亦甚活躍,因而造成許多三代木現象。
阿里山以及全台灣紅檜林內盛行所謂三代木,也就是靠枯死木倒塌後,破空,而苗木發生在倒木上,重覆而形成祖父母、父母親、兒女同現一地的跨騎現象。進一步說明三代木,指示著第一代紅檜老死後主幹橫陳地表,由於苔蘚層覆蓋樹幹表層而保濕,檜木第二代種苗易於成活(且因第一代木倒塌後,其上方的天空裸露,提供新拓殖所需較充裕的陽光,功同裸地,復可占據空間,壓制其他闊葉木入侵)於第一代枯乾上,從第二代乾基部分萌發新種苗(尚存活者)則謂第三代;三代木之第一代的老枝幹所占據的圓筒體空間,顯示原先老枯乾遠比根洞還要大。
除了地體變動的演替型更新、三代木或孔隙更新之外,紅檜林在火災之後,亦可大面積新。 換句話說,台灣百餘條溪流在中、高海拔的活躍區,既是台灣最大降雨帶,也是檜木林的原鄉,生物與環境相輔相成。換句話說,台灣百餘條溪流在中、高海拔的活躍區,既是台灣最大降雨帶,也是檜木林的原鄉,生物與環境相輔相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