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行政代碼:230902100 | 行政級別:鎮 |
長途區號:0464 | 車牌號碼:黑K |
人口:約2.7萬人 | 人口密度:193人/km |
面積:140km | 郵政編碼:154600 |
身份證前六位:230902 | |
行政區劃
轄紅新、紅光、紅勝、太河、新起、紅鮮、紅升、東升、紅衛、新村、曙光、漁場、付業場、苗圃等16個村委會。煤藏量豐富。
經濟
村集體經濟
蒸蒸日上,新村變化日新月異,以前外出打工的村民陸陸續續回到家踏實幹活,原先爭先恐後去外面尋找幸福,找了許久才知道,原來幸福一直就在自己身邊。
以企帶村,走對了路子,就找到了幸福。如今的紅光村正如她的名字,呈現出一片紅紅火火的光景。
借外力“換血”促發展
彩色步道板鋪就致富路
沿著通鄉公路走進紅光村,站在村文化廣場俯瞰,一排排錯落有致的黃牆紅頂農民新居賞心悅目。
“以前可沒想到能住進這么好的房子。”紅旗鎮黨委副書記兼紅光村黨支部書記韓占江不無感慨地說。紅光村屬於採煤沉陷區,共有1301人,是一個工農混居村。13年前,村集體負債100餘萬元,人均收入不足800元,是典型的貧困村。
紅光村是如何實現從貧困走向富裕的呢?記者問。
“紅光村處在煤城,地域優勢和資源優勢突出,要發展就要在‘煤’字上下功夫。近年來,區委將紅光村定位為‘工業立村,文明興村’,在積極招商引資的同時創新發展集體經濟。區委區政府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先後引進外地客商投資7000餘萬元,源達洗煤廠、興發洗煤廠等企業接連在紅光村安家落戶,去年又新引進了清華120萬噸洗煤、30萬噸環保型煤項目,為村民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整村發展實現飛躍。”韓占江說,“‘外援’雖好,‘內功’也要練。經濟狀況改善之後,我們開始大膽嘗試。2009年,村集體投入150萬元開工建設了紅光彩磚步道板廠,當年實現盈利30萬元,今年擴大生產規模後預計將實現年利潤60餘萬元。”
彩磚廠建成後,村民踴躍到廠里工作,腰包迅速鼓了起來。“一個月能掙3000多塊錢,多乾多得,從去年到現在,我手裡有些積蓄了。”原來並不富裕的村民鄒鳳軍說。
彩磚取材當地電廠灰渣,屬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產品質量好又環保,投放市場後銷售火爆。據介紹,在今年哈爾濱大規模的道橋改造中,十多輛來拉彩磚的貨車壓平了彩磚廠門口的路。因為銷售超過預期,受生產能力所限,彩磚廠只好忍痛婉拒了多份訂單。村委會計畫在未來幾年裡,繼續加大投資購置設備,擴大生產,將這條“致富路”越鋪越寬。
如今的紅光村與13年前相比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存款170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已逾8000元。
往日“美夢”今朝成真
村容村貌巨變處處嶄新
“搬進新房子的那一天,我忍不住給很多親戚打了電話,告訴他們這個好訊息。”56歲的村民鄒吉文搬進新居後欣喜之情溢於言表。幾年來,全村分三期新建農民新居173所,有的農民花了1萬多元就能住進造價5萬多元的新房。越來越多的農民喜遷新居,昭示著農民的日子越過越好。
整個紅光村的巨大變化,又何止新居一項?韓占江一邊陪記者在村子裡參觀,一邊將新村變化娓娓道來——
最大的變化是有錢了。1997年,村里曾欠外債100萬元;2005年,村里還清了所有外債;2010年,村集體存款達到1700萬元。除擴建彩磚廠外,2011年村集體準備再上一個村辦企業,與洗煤廠聯營、用煤泥和秸稈做型煤,繼續加大村內勞動力就地轉化,增加村集體積累,使村民生活更加富裕。
以前缺錢,不敢想修路,如今,全省第一條通村路修在紅光村,一條條寬闊、乾淨的水泥路延伸至農家小院,一處處別致的黃牆紅頂房掩映在青山綠水中;立體的綠化景觀、新安裝的路燈排列在水泥路兩側,自來水進了各家各戶。村里新近還在已報廢煤礦上闢建了35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廣場與甬道上鋪滿了本村生產的各色彩磚。
剩下的就是為老百姓服務了。村里先後為60歲以上老人每人每月發放補貼60元,為所有村民每人每年補助水電費50元,對當年考入大學的學生一次性獎勵2000元。為改善村內環境,紅光村又於今年新成立了物業保潔公司,投資10萬餘元購置垃圾清運車1台,在村內建設了永久垃圾箱,村民按要求定點定時傾倒,做到了垃圾日產日清,環境衛生大大改善。
生活在這樣乾淨整潔的環境裡,怎能不愜意?韓占江說。
昔日“候鳥”不再遷徙
家門口攬金致富享幸福
村裡的人氣旺了,以前在外打工的村民大多都回來了。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紅光村的這一變化。
“為什麼以前那么多人到外面幹活?是因為外面有掙錢機會。”韓占江對記者說,“如今村集體經濟壯大起來,崗位增多,這喚起了村民的回鄉務工熱情,不用撇家舍業,靠技術在家門口掙錢不也挺好么?”
2009年開工建設的紅光彩磚步道板廠當年安置60人就業,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預計今年將新安置100名村民就業;2010年成立的紅光村綠化公司解決了60人的就業問題,隨著物業保潔公司的運作,也為村民提供了一定的就業崗位,算上在三大洗煤廠工作的人,全村已實現70%勞動力轉移。為了讓更多的人從繁重的農業勞作中解放出來,紅光村正計畫組建農機合作社,提高農業的現代化水平,繼續解放生產力,帶動農民增收,不斷增強自我造血功能。
一個階段成績的取得讓人欣慰,展望遠景更令人振奮。七台河市新興區委書記王輝介紹,未來的紅光村將實現農業生產現代化、公益事業配套化、村屯建設園林化、村風民俗文明化,作為全市唯一一個省級重點示範村,紅光村的發展歷程也將激發全區廣大民眾建設美好家園的熱望。
“明年除了再上一個村辦企業,我們還計畫新建20幢農民別墅,讓村民切實感受到示範村建設帶來的新變化,讓越來越多的村民自發地參與到示範村建設中來,作為其中一份子貢獻力量。未來的紅光村將越來越美,越來越富裕。”韓占江對紅光村的發展滿懷期待。
記者點評
路通了,房子換了,生活好了,物質條件的改變看在眼裡,然而更讓人欣慰和鼓舞的,是七台河市新興區紅光村村民生活態度的改變。從身處困境到力爭上遊,從無奈等待到決然前行,在紅光村,漸漸形成了一種精神,一種擰成一股繩謀求發展力爭上遊的精神——從考察、規劃、試驗到實施、改正、成功,紅光村為自己爭了一口氣,其發展經驗亦吸引了省內不少地區前來參觀學習。
可喜的是,紅光人沒有滿足已取得的成績,接下來他們將繼續多渠道發展集體經濟,讓發展成果普惠村民。屆時,紅光村的示範帶動作用將得到進一步發揮,而紅光村也將在以企帶村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