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斑鰭飛魚,飛魚科。體延長,略側扁。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洋洄游性魚種,生活於近海或淺海域之表水層,同時也分布於開放水域。主要以橈腳類及端腳類等浮游生物為食。所產的卵團具有黏絲,可附著於漂游物或底棲海藻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紅斑鰭飛魚
- 界:動物界
- 科:飛魚科
- 分布區域:印度-太平洋區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習性,分布,漁業利用,
基本信息
俗名: 飛烏
學名:Cheilopogon atrisignis
英文名:Glider flyingfish,Jenkin's flying fish,Greater spotted flyingfish,Flyingfish
中文名:紅斑鰭飛魚 印度洋須唇飛魚
科名:Exocoetidae
科中文名:飛魚科
同種異名:Cypselurus atrisignis, Cypselurus atrisignis atrisignis, Cypselurus gregoryi, Cypselurus multimaculatus, Cypsilurus atrisignis galapagensis
學名:Cheilopogon atrisignis
英文名:Glider flyingfish,Jenkin's flying fish,Greater spotted flyingfish,Flyingfish
中文名:紅斑鰭飛魚 印度洋須唇飛魚
科名:Exocoetidae
科中文名:飛魚科
同種異名:Cypselurus atrisignis, Cypselurus atrisignis atrisignis, Cypselurus gregoryi, Cypselurus multimaculatus, Cypsilurus atrisignis galapagensis
形態特徵
體延長,略側扁。體長為頭長之3.8-4.1倍,為體高之5.1-5.5倍。頭長略等於背鰭起點至尾鰭上葉起點之間距。吻鈍短。口開於前端,下頜略突出;兩頜有齒,齒微小;齶骨無齒。鼻孔兩對,大形,近於眼前。鰓裂寬,鰓膜在喉峽部游離;鰓耙數4-5 15-16 = 19-21。鰾大,向後延長;腸簡單,無幽門及盲囊。體被圓鱗,大而薄,易脫落;頭部多少被鱗;側線甚低,近腹緣,在胸部不分枝,具鱗46-52;背前鱗26-32;側線上鱗8-9。背鰭無棘,位於體之後部,具軟條12-13,鰭膜上無黑色或灰色斑;臀鰭起點在背鰭第6-7軟條基底之下方,具軟條8-10;胸鰭末端不達背鰭後部基底,第1鰭條不分歧,呈暗色,另於中央部有鰭寬約1/3之斜淡色帶;腹鰭長,末端達臀鰭基底,其基底位於鰓蓋後緣至尾鰭下葉止之間距的中央略前方,呈淡色;尾鰭發達,深開叉,下葉較長。脊椎骨數43-45。幼魚下頜有2條須;背鰭高大。
習性
大洋洄游性魚種,生活於近海或淺海域之表水層,同時也分布於開放水域。受驚嚇時會利用其特化的胸鰭躍出水面作長距離的滑翔。主要以橈腳類及端腳類等浮游生物為食。所產的卵團具有黏絲,可附著於漂游物或底棲海藻上。
棲息環境:大洋、近海沿岸;棲息深度:0 - 20米;最大體長:33 cm 。
分布
漁業利用
每年春夏季隨著黑潮洄游至本省東南沿海,是主要的漁期。可利用流刺網或定置網等漁法捕獲,或編織草蓆採收飛魚卵。成魚適合紅燒或煮湯,亦可曬乾食用;魚卵則利用於鹽漬,風味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