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巾軍起義(1921年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礦工罷工事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1921年8月,在西維吉尼亞州查爾斯頓議會大廈外聚集了數百名礦工,他們向州長請願,遞交了一份希望改善工作條件、限制礦主霸權的一攬子提案。十天后,也就是8月17日,州長摩根斷然拒絕了礦工們提出的所有要求,這也讓礦工們徹底對以和平方式解決他們的苦難喪失了期望。接下來的一周,整個西維吉尼亞州的工會成員開始陸續集合,他們最終聚集在查爾斯頓城外的小鎮馬麥特。很多人穿著一戰時期的軍服,其他人則簡單地穿著帶有藍色圍裙的工作裝。不過幾乎所有人都在脖子上繫著一條紅巾,這很快就成了起義軍的特徵。在自己人中,他們則公開地談論如何進軍明戈縣,如何將監獄裡關押的工會成員解救出來。而洛根縣的警長唐·凱芬是礦工的強大攔路石,作為礦主們的得力助手,他堅定地宣誓“沒有任何一個武器暴徒可以穿越洛根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巾軍起義
  • 時間:1921年8月
  • 地點:美國西維吉尼亞州
  • 性質:罷工事件
事件經過,歷史意義,

事件經過

為了完成這一誓言,凱芬召集了許多僱傭軍,並且得到了當地民兵的回響。但是凱芬的準備還不足以打消州長的焦慮,他向華盛頓尋求援助。伍德羅·威爾遜總統派遣了聯邦軍隊,聯邦軍隊指揮官邦德霍茲將軍的目的異常明確:讓礦工們回家去。
在華盛頓,軍隊絕不會打無準備之仗,俄亥俄州的步兵特遣部隊已經整裝待發。陸軍航空局,請求把查爾斯頓外的卡那瓦當作空軍行動基地來使用。
1921年8月29日,紅巾軍重整軍威,開始再一次行軍。起義軍的優勢在於他們有著工會嚴密的內部組織結構,每個地方礦工聯合會都建立了自己的小分隊,通常地方領導者同時還是戰場指揮官。匆忙完成了在洛根縣的防衛工事後,凱芬做好了迎接起義軍突襲的準備。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擴充了凱芬的武裝力量。礦工軍的襲擊計畫是經典的鉗制策略。北翼軍隊試圖側面攻擊布萊爾山區,同時南翼軍隊向西前進,越過山脈。如果一切進行順利,他們將在洛根縣會合,並在唐·凱芬的墓碑上跳舞。但是礦工們很快了解到一條最古老的戰爭規則:敵人牢牢的把守住制高點,山地攻堅戰處於劣勢。凱芬的軍隊駐紮在布萊爾山雙峰上,裝備精良的軍隊把礦工們阻擋在通往雙峰之間的緩坡上。南翼大約50個礦工直接衝鋒,試圖衝過布滿機槍的山脊。凱芬的防守軍,由參加過一戰的上尉領導,用機槍將礦工擊退,強大的火力使五個礦工受傷。此外,凱芬並沒有把他的防護局限於地面攻勢。他派出特別配備、裝載有催淚彈和炸彈的雙翼飛機,但所有射向礦工的炸彈都沒有擊中目標。隨著時間流逝,政府軍方面的攻勢也沒有任何突破。礦工們意識到邦德霍茲的耐心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聯邦軍隊隨時可能到來,他們積聚最後的力量試圖打通通往洛根縣的防線,“絕望的最後一擊”。可是“他們從頭到尾把我們的戰線都掃射了一遍,而我們不能射出一槍”一個礦工告訴記者。起義的礦工們已是強弩之末。到了9月4日,很明顯起義已經結束。布萊爾山之戰到底死了多少人,從來沒有確切的數字,估計在20-50人之間,按官方統計雙方兵力大約是1-2萬,相對來說死亡人數非常低。

歷史意義

布萊爾山之戰充分證明了“美國夢”的力量,正是因為對公正、公平、機會均等等信條深信不疑,才鼓舞著西維吉尼亞州礦工們反抗煤礦經營者和他們的暴行。也因為紅巾軍團信任中央政府,聯邦力量的介入,削弱了反抗者的激情和狂怒,讓他們認輸並放下武器。礦工們的反抗在布萊爾崎嶇的山路上失敗了,但是他們的精神一直存在,對國家的信任也讓他們得到了最終的公正。西維吉尼亞州槍聲沉寂之後數年,在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新政的幫助下,礦工們最終贏得了組織工會的權力,為參加過這場“被遺忘的美國內戰”的一萬名戰士贏取了最終的勝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