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岩鎮(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轄鄉鎮)

 紅岩鎮,位於彌渡壩子西北部,三面環山,南望彌川,北靠大理,東接祥雲,西連巍山。境內九頂山,海拔3117.9米,為彌渡最高峰,壩區海拔1720米,地勢由北向南漸低。東有赤水江,西有橋頭哨箐、王家箐等匯入毗雄河。紅岩鎮地處彌渡縣最北端,境內有楚大高速(G56杭瑞高速大理到楚雄段)、214國道、果河公路、彌渡西路等交通主幹道穿過,交通便利,氣候宜人,與大理白族自治州州政府駐地大理市僅一山之隔,是彌渡縣的北大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岩鎮
  • 外文名:Hongyan Town
  • 行政區劃代碼:532925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雲南省大理州
  • 面積:127 km
  • 下轄地區:吉祥、竹園、班局、大營、理衛、羅營、章崗、赤水、史近、東海、清水溝、紅岩村12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紅岩鎮北大街106號
  • 電話區號:0872
  • 郵政區碼:675600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5 萬
  • 著名景點:谷女寺、大壩水庫
  • 機場:大理機場
  • 火車站:彌渡站(僅辦理貨運)、大理站
  • 車牌代碼:雲L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自然資源,人口民族,交通運輸,歷史文化,風景名勝,

建制沿革

1954年由風儀縣(今大理市鳳儀鎮)劃歸彌渡縣,1958年建紅岩公社,1963年設區,1970年復改公社,1984年復設區,1988年置鄉,2000年撤鄉設鎮。

行政區劃

紅岩鎮政府駐地紅岩鎮北大街106號,距縣城彌城鎮11.4公里,鎮轄吉祥、竹園、班局、大營、理衛、羅營、章崗、赤水、史近、東海、清水溝、紅岩村12個行政村,108個自然村,173個村民小組。總面積127.2平方公里,耕地35999畝,2004年農業人口平均占有耕地0.75畝。

自然資源

 紅岩土特產豐富,有大蒜、芋頭,優質糯米、卷肚、乳扇、腰子提籮、蓮藕等。東海村東大理衛組形成了以竹編製品為主的手工業基地,全村130多戶從事竹編業,主要產品有腰子提籮、各式籮筐、簸箕等竹編製品,產品銷至祥雲等縣。赤水村下村組30多戶人家專門從事乳扇加工,日產量達400多斤。吉祥村蔬菜產業紅火,每年有300多畝魚腥菜、305畝紫桿芋、310畝茈菇等;東海村有500多畝功蓮藕,白馬廟有300多畝蓮藕等。

人口民族

2004年末,紅岩鎮總人口49405人,共12720戶;其中女性24238人,男性25167人;農業人口48169人;少數民族有彝族、回族、傣族、白族等,共5459人;人口密度259人/平方公里。

交通運輸

紅岩鎮交逳通便利,楚大高速公路、廣大鐵路從境內通過,214國道穿境而過,楚大高速公路彌渡連線線全程在紅岩,彌渡火車站設在紅岩馬廠箐村,但此火車站僅辦理貨運,不辦理客運。

歷史文化

白崖城遺址
紅岩鎮

風景名勝

谷女寺
龍潭龍潭
紅岩鎮
 谷女寺又名高娘寺,在紅岩鄉西北2.5公里處古城村後。原寺建於明萬曆十三年(1585),傳原為南詔王避暑宮,又傳為紀念牧豬少女高娘騎豬化象開天而建寺宇,《滇系·雜載》記述說:“白崖高氏女,年十三尚不能言,其兄從軍東川,三月不歸,此女一日忽語嫂曰:兄缺糧,吾往餉之”。家喜其開口,戲應之曰“當將裹飯去”。高女果行,家人笑,躡其後,至磐陀石下入水澗而去,覓之不得,眾方驚怪。米已,高女忽至,謂家人曰:“兄一旅之眾皆已飽矣”!且言軍中地形事勢,其嫂不信,謂東川距此二千餘里,安得即至,不知其有神力也,及以衣授之曰:“汝送與兄,取其垢衣來”!自是送餉日以為常。高女常牧一白豬,一日謂家人曰:“軍回矣”。遂騎白豬,化為象,騰空而去。故又名高娘寺。《萬曆趙州志》稱此為趙州八明之一——“天開玄竅”。寺建於蓮花岩上,坐西北、向東南,寺周林木蔥鬱,清泉潺潺,奇石累累,立於寺前,可覽彌川煙景,是夏日避暑勝地。蓮花岩泉潭邊崖上有“天開玄竅”、“萬曆之西(1585年)江右李澇書”石刻,至今已400多年,另有署名少峰書“濯纓”、“振衣”石刻。現古寺存立於蓮花岩上。昔海陽章曰慎《游谷女寺》詩中贊道“諸天從落莫,此地即蓬贏,峭壁堪題韻,寒泉可濯纓”。實為彌渡北鄉一勝。
谷女寺內有一處天然地下泉水,名為龍潭,泉水清涼乾淨無污染,可直接飲用,這裡的泉水也是紅岩鎮所有居民的飲用水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