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紅尾鸏是一種中等大小的熱帶鳥類,通體白色,羽毛具
絹絲光澤,繁殖期綴有玫瑰紅色。眼及眼的前後黑色,形成一條短的寬眼紋。
初級飛羽羽軸黑色,內側
次級飛羽具較寬的黑色中央紋和黑色羽軸。中央兩枚尾羽特別長,紅色,具黑色羽軸。
幼鳥和成鳥相似,但背有較粗的黑色橫斑,無特長的中央尾羽。
大小量度:體重600-830克;體長450-460毫米,包括延長的尾為960-1020毫米,嘴峰66-69毫米,翅330-339毫米,尾360-428毫米,
跗蹠30-69毫米。
棲息環境
紅尾鸏是一種典型的熱帶和亞熱帶海洋鳥類,除繁殖期上到陸地外,其他時候全在海上生活。
生活習性
居留性鳥類。繁殖期後作近距離遊蕩。善游泳和潛水,更善於飛翔,多數時間都飛翔在空中。性孤寂,除繁殖期回到原來的繁殖地和覓找原來的配偶外,其他時候全是單獨在海面上空飛翔尋找食物。既能鼓翼飛翔,又能在高空翱翔的滑翔。視力特別好,能在空中看到水下食物,當它發現海上食物時,能從14米多的高空突然扎入水中捕食,並能潛入水下停留25秒左右。主要以飛魚、烏賊為食,亦吃甲殼類動物。
分布範圍
原產地:澳大利亞、孟加拉國、英屬印度洋領地、加拿大、智利、中國、聖誕島、科科斯(基林)群島、葛摩、法屬玻里尼西亞、關島、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馬達加斯加、馬紹爾群島、模里西斯、馬約特島、墨西哥、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莫三比克、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諾福克島、北馬里亞納群島、帛琉、菲律賓、皮特凱恩、留尼旺島、塞席爾、索羅門群島、南非、台灣,中國、湯加、美國(夏威夷群島)、美國本土外小島嶼、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
遊蕩:巴西、斐濟、肯亞、秘魯和泰國。
不確定:美屬薩摩亞、庫克群島、法屬南部領地、吉里巴斯、馬來西亞、馬爾地夫、諾魯、紐埃、巴布亞紐幾內亞、薩摩亞、索馬里、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東帝汶、托克勞、吐瓦魯和萬那杜。
繁殖方式
紅尾鸏營巢於熱帶和亞熱帶海洋中的島嶼上。繁殖期間通常回到它們原來的繁殖地並和它們原來的配偶結合。求偶時雌雄鳥在巢位附近懸崖邊緣,一個在上,一個在下,利用上升的熱氣流,尾散開並向下彎,兩腳伸向尾的兩邊做垂直的圓形飛行,求偶表演極為壯觀。飛行若干圈以後,雙雙滑翔到海面上空很遠距離,,然後才又回到營巢地,巢置於突出的岩石下或灌木下地上,利用突出的岩石和灌木做隱蔽;也置巢於岩石裂縫中,不作巢。所謂巢只不過在地上稍微扒拉幾下形成一淺坑,或者直接產卵於裸露的地上或岩石上。每窩產卵1枚,偶爾2枚。形狀為卵圓形,淡灰色、白色或褐色,具暗色斑點,卵的大小為64-77毫米×45-49毫米。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約40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親鳥在到達巢和離巢時,都是用跗蹠和蹼行走,胸挨著地上,幾乎是匍匐一樣、小步小步地慢慢向前行走。40天左右雛鳥基本長全羽毛,體重亦超過成鳥,但此時它們並不離巢,而是在60天以後,甚至到100天,它們才跳下懸岩,或是飛翔於空中,或是游泳於海上。
亞種分化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與年代 |
---|
1 | 紅尾鸏太平洋亞種 | Phaethon rubricauda melanorhynchos | J. F. Gmelin, 1789 |
---|
2 | 紅尾鸏大洋洲亞種 | Phaethon rubricauda roseotinctus | Mathews, 1926 |
---|
3 | 紅尾鸏台灣亞種 | Phaethon rubricauda rothschildi | Mathews, 1915 |
---|
4 | 紅尾鸏指名亞種 | Phaethon rubricauda rubricauda | Boddaert, 1783 |
---|
5 | 紅尾鸏澳大利亞亞種
| Phaethon rubricauda westralis | Mathews, 1912 |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