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尾伯勞東北亞種

紅尾伯勞東北亞種(學名:Lanius cristatus confuses)。分布於俄羅斯、泰國、馬來半島以及中國大陸黑龍江內蒙古遼寧河北海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黑龍江上游。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紅尾伯勞東北亞種
  • 拉丁學名:Lanius cristatus confuse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雀形目
  • 伯勞科
  • 伯勞屬
  • 紅尾伯勞
  • 亞種:紅尾伯勞東北亞種
  • 定名人及年代:Stegmann,1929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

外形特徵

額和頭頂前部淡灰色,頭頂至後頸灰褐色。上背、肩暗灰褐色,下背、腰棕褐色。尾上覆羽棕紅色,尾羽棕褐色具有隱約可見不甚明顯的暗褐色橫斑。兩翅黑褐色,內側覆羽暗灰褐色,外側覆羽黑褐色,中覆羽、大覆羽和內側飛羽外翈具棕白色羽緣和先端。翅緣白色,眼先、眼周至耳區黑色,連結成一粗著的黑色貫眼紋從嘴基經眼直到耳後。眼上方至耳羽上方有一窄的白色眉紋。頦、喉和頰白色,其餘下體棕白色,兩脅較多棕色,腋羽亦為棕白色。雌鳥和雄鳥相似,但羽色較蒼淡,貫眼紋黑褐色。幼鳥上體棕褐色,各羽均綴黑褐色橫斑和棕色羽緣,下體棕白色,胸和兩脅滿雜以細的黑褐色波狀橫斑。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腳鉛灰色。
大小量度:體重♂23-37g,♀28-44g;體長♂170-208mm,♀175-204mm;嘴峰♂12-18mm,♀13-16mm;翅♂83-92mm,♀80-95mm;尾♂80-100mm,♀90-97mm;跗蹠♂23-29mm,♀23-27mm。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灌叢、疏林和林緣地帶,尤其在有稀矮樹木和灌叢生長的開闊曠野、河谷、湖畔、路旁和田邊地頭灌叢中較常見,也棲息於草甸灌叢、山地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林緣灌叢及其附近的小塊次生楊樺林內。

生活習性

單獨或成對活動,性活潑,常在枝頭跳躍或飛上飛下。有時亦高高的站立在小樹頂端或電線上靜靜地注視著四周,待有獵物出現時,才突然飛去捕獵,然後再飛回原來棲木上棲息。繁殖期間則常站在小樹頂端仰首翹尾地高聲鳴唱,鳴聲粗獷、響亮、激昂有力,有時邊鳴唱邊突然飛向樹頂上空,快速地扇動翅膀原地飛翔一陣後又落入枝頭繼續鳴唱,見到人後立刻往下飛入茂密的枝葉叢中或灌叢中。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黑龍江(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黑龍江流域、烏蘇里江流域)、內蒙古(海拉爾)、遼寧、河北、海南
國外分布:俄羅斯(西伯利亞、烏蘇里斯克)、泰國、馬來半島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在長白山5月中旬即已開始占區,此時雄鳥常站在巢域中比較高的小樹頂端鳴唱。領域性較強,對侵入的外來鳥類,則加以驅趕。5月下旬即進行營巢活動,並不時出現交尾行為。解剖觀察雄鳥睪丸為9mm×12mm,已發育成熟。通常營巢於低山丘陵小塊次生楊樺林、人工落葉松林、雜木林和林緣灌叢中。巢多置於落葉松、山丁子、刺槐等幼樹和灌木上,距地高0.6-7m,隨環境而變化,著巢部位多為枝葉茂密的中上部緊靠樹幹的側枝基部。巢呈杯狀,巢材以莎草、苔草、篙草等枯草莖葉為主,偶爾混雜有一些細的小樹枝,內墊有細草莖、植物韌皮纖維和羽毛等。巢的大小為外徑12-14cm ×15-16cm,平均14cm×15cm,內徑7-8cm×8-9cm,平均7.8-8.3cm,高7.5-10cm,深4-5.6cm。營巢由雌雄鳥共同承擔,每個巢5-6天才能築好,巢築好後第二天開始產卵,1年繁殖1窩,每天產卵1枚,每窩產卵5-7枚,偶爾有多至8枚的。卵為橢圓形,乳白色或灰色、密被大小不一的黃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15-19mm×21.1-24.5mm,平均17.1mm×22.0mm,卵重3.1-3.5g。卵產齊後即開始孵卵,由雌鳥承擔,雄鳥警戒和覓食飼餵雛鳥。孵化期15±1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留巢期14-18天。雛鳥離巢後仍由親鳥餵食,特別是離巢的頭幾天,仍在巢中留住,親鳥覓食歸來後不到巢上餵食,而是在離巢1m左右鳴叫,招引雛鳥取食,雛鳥出巢取食後仍飛回巢中,直到16-18日齡後,雛鳥才不再回巢,但仍跟隨親鳥在巢區活動和學習覓食。親鳥仍不時給幼鳥餵食,當幼鳥能夠自己覓食後,才隨同親鳥離開巢區遊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