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是漢族人對外族人的一種蔑稱,和蠻、戎、狄等一樣。所謂東夷,西戎,南蠻,北狄是對中原四個方向民族的簡要稱呼。
春秋時居民中有華夏和戎、狄、蠻、夷的區分。
紅夷是因為歐洲諸多國家來到明朝的時候皮膚泛紅而成為紅夷,並非因為服裝的區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夷
- 特指:荷蘭部隊
- 原因:長相古怪,為人野蠻
- 類別:名詞解釋
“夷”是漢族人對外族人的一種蔑稱,和蠻、戎、狄等一樣。所謂東夷,西戎,南蠻,北狄是對中原四個方向民族的簡要稱呼。
春秋時居民中有華夏和戎、狄、蠻、夷的區分。
紅夷是因為歐洲諸多國家來到明朝的時候皮膚泛紅而成為紅夷,並非因為服裝的區別。
“夷”是漢族人對外族人的一種蔑稱,和蠻、戎、狄等一樣。所謂東夷,西戎,南蠻,北狄是對中原四個方向民族的簡要稱呼。春秋時居民中有華夏和戎、狄、蠻、夷的...
紅夷大炮,其原型是歐洲在1600年前後製造的艦用長炮,明代後期傳入中國,所有類似設計的火炮都被中國統稱為稱紅夷大炮,也稱紅衣大炮,在引進該類火炮後不久,明朝就...
中國 明代天啟二年(1622)購自澳門的西洋前裝式大鐵炮。因炮銘“紅夷鐵銃”而得名,是中國最早引入的紅夷炮。共有 2門,原放置在北京舊城垣上,現藏中國歷史...
《紅夷大炮》是一款益智型小遊戲。...... 紅夷大炮基本信息 編輯 專題:大炮 物理 闖關 Unity3D 3D遊戲 手機遊戲電腦版介紹:一款非常好玩的3D大炮小遊戲。遊戲中,...
朱一馮攻剿紅夷刻石的所在地為福建省思明區,類型為石窟寺及石刻,批號為35020008,具體地址位於廈門市思明區虎溪岩。...
紅夷礮 明 代稱西洋制大炮。《明史·兵志四》:“其後, 大西洋 船至,復得巨礮,曰紅夷。長二丈餘,重者至三千斤,能洞裂石城,震數十里。 天啟 中,錫以...
趙紓攻剿紅夷刻石,位於思明區虎溪岩後山岩壁上。...... 趙紓攻剿紅夷刻石,位於思明區虎溪岩後山岩壁上。中文名 趙紓攻剿紅夷刻石 位於 思明區虎溪岩後山岩...
在動輒重數千斤的紅夷大炮面前,明朝前期的火銃真是“小巫見大巫”了。明代火器優點 編輯 在明朝一代,是中國火器發展史上的黃金時代。明軍在與後金的戰爭及其...
清兵操演紅夷大炮作為嶄新切入點,反映了明清時期廈門港炮台當年的軍事盛況,其仿古操演開創了亞、歐、美三大洲的“第一”。紅夷大炮清兵的歷史原型為清朝八旗軍中...
明朝火器紅夷大炮 號稱將軍炮,又叫“紅衣大炮”,帶有炮耳和瞄準具,可以調節射程,炮身壽命長,大型者重1.6噸,射程可以達到1.9公里。...
”(黃一農《紅夷大炮與皇太極創立的八旗漢軍》)黃克瓚博物館之物 編輯 2004年,石獅市博物館從民間收集到一塊明代兵部尚書黃克纘為其堂兄黃克立撰寫的墓志銘。其中...
《胡里山炮台與洋務運動》為《廈門檔案叢書》之一,由胡漢輝著。《胡里山炮台與洋務運動》共分為九章,主要內容包括同安大炮的輝煌、鄭成功的海權戰略、沒落的紅夷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