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外
- 外文名:Infrared
- 全稱:紅外線
- 種類:電磁波
- 時間:1974年
簡介
紅外基礎原理簡介
注意:紅外成像設備只能反映物體表面的溫度場。
對於電力設備,紅外檢測與故障診斷的基本原理就是通過探測被診斷設備表面的紅外輻射信號,從而獲得設備的熱狀態特徵,並根據這種熱狀態及適當的判據,作出設備有無故障及故障屬性、出現位置和嚴重程度的診斷判別。
為了深入理解電力設備故障的紅外診斷原理,更好的檢測設備故障,下面將初步討論一下電力設備熱狀態與其產生的紅外輻射信號之間的關係和規律、影響因素和DL500E的工作原理。
紅外輻射的發射及其規律
(一) 黑體的紅外輻射規律
所謂黑體,簡單講就是在任何情況下對一切波長的入射輻射吸收率都等於1的物體,也就是說全吸收。顯然,因為自然界中實際存在的任何物體對不同波長的入射輻射都有一定的反射(吸收率不等於1),所以,黑體只是人們抽象出來的一種理想化的物體模型。但黑體熱輻射的基本規律是紅外研究及套用的基礎,它揭示了黑體發射的紅外熱輻射隨溫度及波長變化的定量關係。
下面,我著重介紹其中的三個基本定律。
1. 輻射的光譜分布規律-普朗克輻射定律
一個絕對溫度為T(K)的黑體,單位表面積在波長λ附近單位波長間隔內向整個半球空間發射的輻射功率(簡稱為光譜輻射度)Mλb (T)與波長λ、溫度T滿足下列關係:
Mλb (T)=C1λ-5[EXP(C2/λT)-1]-1
式中C1-第一輻射常數,C1=2πhc2=3.7415×108w·m-2·um4
C2-第二輻射常數,C2=hc/k=1.43879×104um·k
普朗克輻射定律是所有定量計算紅外輻射的基礎,介紹起來比較抽象,這裡就不仔細講了。 2. 輻射功率隨溫度的變化規律-史蒂芬-玻耳茲曼定律
史蒂芬-玻耳茲曼定律描述的是黑體單位表面積向整個半球空間發射的所有波長的總輻射功率Mb(T)(簡稱為全輻射度)隨其溫度的變化規律。因此,該定律為普朗克輻射定律對波長積分得到:
Mb(T)=∫0∞Mλb(T)dλ=σT4
式中σ=π4C1/(15C24)=5.6697×10-8w/(m2·k4),稱為史蒂芬-玻耳茲曼常數。
史蒂芬-玻耳茲曼定律表明,凡是溫度高於開氏零度的物體都會自發地向外發射紅外熱輻射,而且,黑體單位表面積發射的總輻射功率與開氏溫度的四次方成正比。而且,只要當溫度有較小變化時,就將會引起物體發射的輻射功率很大變化。
那么,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能探測到黑體的單位表面積發射的總輻射功率,不是就能確定黑體的溫度了嗎?因此,史蒂芬-玻耳茲曼定律是所有紅外測溫的基礎。
所謂朗伯餘弦定律,就是黑體在任意方向上的輻射強度與觀測方向相對於輻射表面法線夾角的餘弦成正比,如圖所示
Iθ=I0COSθ
此定律表明,黑體在輻射表面法線方向的輻射最強。因此,實際做紅外檢測時。應儘可能選擇在被測表面法線方向進行,如果在與法線成θ角方向檢測,則接收到的紅外輻射信號將減弱成法線方向最大值的COSθ倍。
實際物體的紅外輻射規律
1. 基爾霍夫定律
物體的輻射出射度M(T)和吸收本領α的比值M/α與物體的性質無關,等於同一溫度下黑體的輻射出射度M0(T)。其表明,吸收本領大的物體,其發射本領大,如果該物體不能發射某一波長的輻射能,也決不能吸收此波長的輻射能。
實驗表明,實際物體的輻射度除了依賴於溫度和波長外,還與構成該物體的材料性質及表面狀態等因素有關。這裡,我們引入一個隨材料性質及表面狀態變化的輻射係數,則就可把黑體的基本定律套用於實際物體。這個輻射係數,就是常說的發射率,或稱之為比輻射率,其定義為實際物體與同溫度黑體輻射性能之比。
這裡,我們不考慮波長的影響,只研究物體在某一溫度下的全發射率:
ε(T) = M(T)/M0(T)
則史蒂芬-玻耳茲曼定律套用於實際物體可表示為:
M(T) =ε(T).σT4
發射率及其對設備狀態信息監測的影響
α+ρ+τ=1
而且,其反射和透射部分不變。因此,在熱平衡條件下,被物體吸收的輻射能量必然轉化為該物體向外發射的輻射能量。由此可斷定,在熱平衡條件下,物體的吸收率必然等於該物體在同溫度下的發射率:
α(T)=ε(T)
其實由基爾霍夫定律,我們也可以推斷出以上公式:
M(T)/ α(T)=M0(T)
ε(T) =α(T)
ε(T) = M(T)/M0(T)
根據上式,我們不難定性地理解影響發射率大小的下列因素:
1. 不同材料性質的影響
不同性質的材料因對輻射的吸收或反射性能各異,因此它們 的發射性能也應不同。一般當溫度低於300K時,金屬氧化物的發射率一般大於0.8。
任何實際物體表面都不是絕對光滑的,總會表現為不同的表 面粗糙度。因此,這種不同的表面形態,將對反射率造成影響,從而影響發射率的數值。這種影響的大小同時取決於材料的種類。
例如,對於非金屬電介質材料,發射率受表面粗糙度影響較小 或無關。但是,對於金屬材料而言,表面粗糙度將對發射率產生較大影響。如熟鐵,當表面狀況為毛面,溫度為300K時,發射率為0.94;當表面狀況為拋光,溫度為310K時,發射率就僅為0.28。
另外,應該強調,除了表面粗糙度以外,一些人為因素,如施 加潤滑油及其他沉積物(如塗料等),都會明顯地影響物體的發射 率。
因此,我們在檢測時,應該首先明確被測物體的發射率。在一 般情況下,我們不了解發射率,那么只有用相間比較法來判別故 障。而對於電力設備,其發射率一般在0.85-0.95之間。
溫度對不同性質物體的影響是不同的,很難做出定量的分析,
只有在檢測過程中注意。
物體之間的輻射傳遞的影響
上面我們曾經討論過物體對於給定的入射輻射必然存在著吸收、反射,而當達到熱平衡後,其吸收的輻射能必然轉化為向外發射的輻射能。因此,當我們在一個變電站中,檢測任意一個目標時,所檢測出來的溫度,必然還存在著附近其它物體的影響。
因此,我們在檢測時,要注意檢測的方向和時間,使其它物體的影響降到最小。
(五) 大氣衰減的影響
大氣對物體的輻射有吸收、散射、折射等物理過程,對物體的輻射強度會有衰減作用,我們稱之為消光。
大氣的消光作用與波長相關,有明顯的選擇性。紅外在大氣中有三個波段區間能基本完全透過,我們稱之為大氣視窗,分為近紅外(0.76 ~ 1.1um),中紅外(3 ~ 5um),遠紅外(8 ~ 14)。
對於電力設備,其大部分的溫度較低,集中在300K ~ 600K(27℃ ~327℃)左右,在這一溫度區間內,根據紅外基本定律可以推導出,設備發射的紅外輻射信號,在遠紅外8 ~ 14um區間內所占的百分比最大,並且輻射對比度也最大。因此,大部分電力系統的紅外檢測儀器工作在8 ~ 14um的波長之內。
不 過,請注意,即使工作在大氣視窗內,大氣對紅外輻射還是有消光作用。尤其,水蒸氣對紅外輻射的影響最大。因此,在檢測時,最好在濕度小於85%以下,距離則越近越好。
技術特徵
特徵
優點
缺點
接口的特點
區別
紅外光譜
紅外技術
紅外產品
紅外套用範圍
新興的紅外線技術
從3D電視的快門式眼鏡到音響系統
有兩類紅外傳輸技術:直接視線傳輸和散射傳輸。直接紅外傳輸的特點是要求傳送和接收設備之間在視線上不能有遮擋。散射式紅外傳輸是非視線傳輸,而且沒有方向性。這種傳輸方式的紅外線很象從燈泡里發出的光。光線從牆和天花板上反射回來,灑滿整個房間。在本文中,我們會討論在一些新興紅外套用中套用這兩種原理。
3D電視主動快門式眼鏡的互操作難題
通過打開和關閉左右兩邊的光圈,使之與在電視機螢幕上顯示的圖像保持同步,家庭影院系統的主動式3D快門眼鏡可以產生立體的3D效果。紅外線被用來傳輸從電視機到眼鏡的同步信號。當第一個這種眼鏡面世時,業界不得不專門為這種眼鏡設定一個物理層或專用的通信協定標準,由此產生了多種解決方案。有些第一代3D同步系統使用850nm波長,其他的使用940nm。有些第一代系統的傳輸協定使用載波,其他則使用非調製信號。在這些系統中採用了不同的和不兼容的數據信號協定。有的協定要求在整個時間段內進行同步,其他的使用鎖相環(PLL)。有些系統使用一個或兩個發射管來傳送同步信號,有的最多會用10個發射管。有些系統的發射管和遙控接收器是隔離的,以避免串擾;有些則把發射管和接收器緊挨著放在同一個視窗後面。這些系統之間互不兼容,所以眼鏡是定製的,價格也很貴。
由於一些3D電視機與紅外遙控接收器使用相同的940nm紅外波長,因而彼此之間產生干擾。在觀看3D電影時,同步信號象眨眼一樣開和關持續不斷地發射。如果用戶想暫停電影,調大音量,或開啟字幕,電視遙控信號就必須從大量的紅外信號中擠過去。電視遙控接收器因3D同步紅外信號而自動調節增益,使接收器的靈敏度降低,或乾脆停止工作,接收距離也受到不利影響。用戶必須離電視機更近才能執行指令,或反覆按指令鍵。這不但會影響與機頂盒或電視機的通信,也會中斷DVD和空調的遙控信號。非調製3D系統對小型螢光燈發出的噪聲脈衝尤其敏感。有些設計方案使用大量發射器的原因就是由於接收器靈敏度為避免受螢光燈和其他來源干擾而不得不設為最小。糟糕的是,使用這種高發射器功率的3D系統本身就會變成一個主“噪聲源”,把遙控器等其他紅外系統全部搞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