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合村村民委員會是2005年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合村村民委員會
- 所屬區域:安徽省
- 羅馬字母拼寫:Hónghé 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 廢止年份:2005年
紅合村村民委員會是2005年廢止的地名。
紅合村村民委員會是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因境內居民點“紅鶴林”而得名,“鶴”諧音“合”。歷史沿革1961年建紅合大隊;1984年改設紅合村,屬花園鄉人民政府管轄;2004年撤鄉並鎮,屬新倉鎮人民政府管轄;2005...
紅農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的地名,取“組織起來,爭當紅色的新式農民”之意,故名紅農村。為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故設此村民委員會。地名來歷 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於實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中發〔1983〕35...
紅鶴村村民委員會是四川省的地名,沿用紅鶴大隊專名命名。歷史沿革 原名紅鶴大隊,屬柏花公社。1984年改名紅鶴村,屬柏花鄉。1991年8月根據“威府發(1991)80號”文撤銷,原紅鶴村屬地劃歸興家村管轄。地名含義 原白鶴大隊,將“白...
村民委員會成員可以兼任下屬委員會的成員。人口少的村的村民委員會可以不設下屬委員會,由村民委員會成員分工負責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與計畫生育等工作。 第八條 村民委員會應當支持和組織村民依法發展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和其他...
紅征村村民委員會是以其所在地而命名的地名 。地名含義 1978年由楊家(紅衛)大隊和彭家(長征)大隊合併,故名紅征。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前眉鄉彭家、楊家2個行政村;1955年組建興隆、彭家等6個初級社;1956年4月合併為前眉高級社...
紅牆村村民委員會是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境內有自然村紅土牆,取其首尾二字命名,且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為株樹村,屬許嶺鎮;1958年9月設紅益大隊,屬許嶺公社;1984年3月公社改鄉,大隊改村,設紅牆...
紅色村村民委員會 紅色村村民委員會是四川省地名,元通鄉人民政府命名。地名含義 取“又紅又專”之意,故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為花河村,1958年為紅色大隊,1984年更名為紅色村,2007年紅色村併入石岩村。
合作村村民委員會是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民委員會曾駐地,1958年生產大隊在一起合作開墾荒地,故得名。歷史沿革 1955年屬新莊農業社;1956年成立老洲鄉,屬之;1958年成立老洲公社,建合作大隊;1959年12月屬城郊公社;...
紅張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該村地處紅土崗,村民多姓張,村莊規模較大,故名大紅張,且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取其後兩字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屬陳集公社劉莊大隊;1979年析置紅張大隊;1983年4月改置村委會,為紅...
紅房子村民委員會,清朝建莊,起初有個叫安老春的人在此搭鋪捕魚,故名老春鋪,1941年日偽時期,在此蓋了幾間紅磚房,取名紅房子。1984年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政社分開建鄉政府的通知》設立紅房子村民委員會。1984年設立。地名含義...
紅豐村村民委員會是土改時,由村幹部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人民建立紅色政權,年年取得豐收,故得名“紅豐”。歷史沿革 1946年歸老六區管轄;1958年由豐樂公社平安大隊劃出,當時命名為紅星大隊;1981年因縣內重名,經縣批准改為紅豐...
紅窪村村民委員會是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委會駐地紅窪而得名。紅窪村村民委員會,即紅窪村村民選舉產生的,可實現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歷史沿革 1969年屬標里人民公社,1992年2月撤區並...
紅耀村村民委員會,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成立生產大隊,命名為紅耀大隊。1984年撤社並區時命名為紅耀村。歷史沿革 1958年為紅耀大隊大隊,1984年更名為紅耀村,2004年與紅勝村合併為紅勝村後撤銷。地名含義 “紅耀”指美好寓意紅星...
紅套村民委員會 紅套村民委員會,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原名紅套大隊,以境內紅泥套(村)得名。歷史沿革 2004年因繁昌縣村級區劃調整,大凸村與紅套村合併更名為沿湖村,紅套村民委員會就此撤銷。
虹橋村村民委員會 虹橋村村民委員會是由閔行區人民政府批准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虹橋取自所在地虹橋鎮。歷史沿革 1956年建虹星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一分社。1958年9月為七一公社直屬一中隊。1959年8月為虹橋公社虹橋大隊。1984年改虹橋村。
紅口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的地名,紅口即紅口潭,傳說挖出根草寇,草寇是神仙變過來的,天兵天將下凡把草寇殺了,血染紅了河流得名紅口潭,村隨此名,故名紅口村。為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故設此村民委員會。地名來歷 1983年10月,...
鴻鶴村村民委員會是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傳說有兩隻大鳥經常棲息於此,名為鴻鶴,是一種神鳥,且為村委會駐地,故得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第二區;1952年屬翠嶺鄉;1956年為鴻鶴農業社;1958年成立鴻鶴大隊,屬高峰公社;1984...
歷史沿革 1956年合作化時屬同樂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同樂大隊,1980年與同樂大隊劃分成立紅楊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後為紅楊村村民委員會,2008年原紅楊村、同樂村、駐駕村合併組建新的駐駕村村民委員會。地名廢止。
紅花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的地名,以境內紅花嘴得名。地名含義 因此地山上原開滿紅色的花,故名紅花嘴,村沿用此名。為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故設立紅花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0年屬麻柳鄉紅花村。1958年屬紅花管區。1962年為青...
紅灣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地名,為紀念紅軍到過此地,故名紅灣村。為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故設此村民委員會。地名含義 為紀念紅軍到過此地,故名紅灣村。為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故設此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6年建紅灣高級社。1958...
紅窯村村民委員會,1983年設立,200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境內有磚廠,且燒制紅磚,故名。歷史沿革 1950年屬巴城區,1983年政社分設,設立紅窯村村民委員會。紅窯村村民委員會於2003年撤銷,與楊家村村民委員會合併成立紅楊河村...
紅園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的地名,以境內紅花園得名。地名含義 因此地長有紅色花,春天開滿山,遠遠望去,就像在一片紅色的園林,故名紅花園。為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故設立紅園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0年為麻柳鄉興隆村。1958年...
紅付村村民委員會 紅付村村民委員會是四川省的地名,以地理實體命名。地名含義 因土地神像為紅色得名。歷史沿革 根據威遠縣人民政府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三日“威府發(1991)83號文”批准撤銷,原紅付村所轄區域劃歸民勝村管 轄。
紅嶺村村民委員會是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境內有紅土嶺,且原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歷史沿革 1957年為紅嶺高級社,屬賽口區;1958年成立紅嶺大隊,屬高士公社;1984年公社改鄉、大隊改村,設紅嶺村,屬高士鎮;2004年紅嶺...
紅國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相傳在五百年前,本地有座紅古庵,後逐漸在此繁衍成村,名紅古村。當地民眾慣稱紅國村,故以此定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同安鄉紅國行政村;1955年11月建立3個初級社;1956年12月與...
紅樹村村民委員會是1984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又因以境內村莊紅楊樹首尾兩字得名,故得名紅樹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8年公社化時屬樅陽人民公社;1961年紅楊大隊屬破罡人民公社;1975年屬松園人民公社;1982年紅...
紅益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原行政村名沿用,又因駐地富莊浜,故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祥圩鄉富莊行政村;1955年組建共建、新建、先鋒3個初級社;1957年合併為富莊高級社,12月併入徐埭第八高級社;1958年10月...
紅橋村村民委員會,201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駐地紅橋得名。此地原有古老石橋,傾斜欲墜,村取名為破橋;因破橋二字不雅,1971年舊橋建為公路橋時,以紅字表示喜慶吉祥之意,改稱紅橋。歷史沿革 解放初為破橋行政村,屬宣平縣...
紅硃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4月,人民公社改為鄉、大隊改為村,屬鄧家鋪區水浸坪鄉紅硃村;1995年4月撤區並鄉,天鵝鄉與水浸坪鄉合併為水浸坪鄉,仍屬水浸坪平鄉紅硃村。2016年因區劃調整,巒山村、紅珠村合併,更名為巒山村,紅...
紅莊村村民委員會是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有一莊園是由紅磚紅瓦砌成的,且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歷史沿革 1951年為紅嶺鄉;1958年屬雙嶺大隊,屬茶安公社;1968年並紅嶺、雙嶺、柘沖為紅星大隊;1981年改名為紅廟嶺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