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從約翰·羅斯金的藝術理論、繪畫美學、建築美學三個方面,較全面梳理和分析羅斯金重要著作中體現的藝術美學思想,說明羅斯金對英國19世紀藝術發展的重要貢獻和對英國近代美學思想的繼承和批判。
作品目錄
緒論 | 第一章 羅斯金藝術美學思想的基本特徵 | 第二章 羅斯金的繪畫美學思想 |
---|
第一節 羅斯金的生平和著述 第二節 羅斯金藝術美學思想的研究現狀 第三節 本書的研究意義和目的 | 第一節 羅斯金藝術理論的基本特徵 一、羅斯金與十九世紀英國藝術 二、藝術的功能 三、藝術與自然 四、藝術與想像力 第二節 羅斯金實用藝術思想及其影響 一、羅斯金的實用藝術論 二、羅斯金與英國的“藝術與手工藝運動” 三、“藝術與手工藝運動”在美國的傳播 | 第一節 羅斯金繪畫美學思想概述 一、畫與詩 二、崇高 三、模仿、真實與關 四、美的認識是“觀照的”而非“感觀的” 五、美的兩種形態之一:典型美 六、美的兩種形態之二:生命美 第二節 羅斯金的繪畫批評 一、對古典主義畫家的評判 二、對透納的高度評價 三、羅斯金與拉菲爾前派繪畫藝術 四、羅斯金與唯美主義繪畫藝術 第三節 羅斯金的繪畫實踐 一、羅斯金繪畫的基本特徵 二、琴斯金的水彩畫 |
第三章 羅斯金的建築美學思想 | 結語 |
---|
第一節 建築的明燈 第二節 哥德式建築的本質 第三節 羅斯金的建築裝飾美學 一、藝術家與建築裝飾 二、建築裝飾的原則 三、裝飾美 | |
作品思想
該書指出,羅斯金的理論貢獻主要表現在實用藝術思想、繪畫美學思想以及建築美學思想三個方面。羅斯金的藝術思想認為,人的高尚情感和美好道德對優秀藝術的產生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藝術不因藝術本身而存在,藝術存在的最終目的是為人服務,美的終極目標是美化人的情感世界,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在羅斯金看來,不管是高級藝術,還是實用藝術,都應該起到對人的改造和教化作用,使人懂得如何過健康生活,提高生活的審美趣味。羅斯金的這些觀點對“藝術與手工藝運動”的發展起到了指導性的作用。在他的影響下,英國的“藝術與手工藝運動”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實用藝術發展產生了影響,推動了藝術與現代工業的結合,也推動了現代設計藝術的發展。
羅斯金的繪畫美學思想認為,詩歌與繪畫有著諸多的相通之處,在繪畫、詩歌和語言三者中,雖然詩為最高,但是,繪畫可以描述言語無法表達的人類情感。羅斯金認為繪畫中應該真實第一,美第二。他認為藝術來源於自然,但不是對自然的機械模仿,而是對自然的“闡述”和“解釋”。他反對唯美主義者提出的“美即真、真即美”的觀點,認為人對於美的認識是“觀照的”而非“感觀的”。美可以分成“典型美”和“生命美”兩種。“典型美”主要表現為事物的外部特徵所顯現的一種神性美,而“生命美”則是指在活著的生物身上呈現出來的對美好功能的滿足,能從所有事物的幸福中獲得最大程度的快樂,因而,道德美是生命美的重要特徵。
羅斯金的建築美學思想認為,建築是一個民族之魂。在《
建築的七盞明燈》中,羅斯金把建築美學原則歸納為七盞明燈,分別從七個方面論述建築美的真諦。他強調建築要誠實,反對虛假和欺騙,由此引出建築師道德品質修養在建築中的重要性。這也是他在《威尼斯之石》中所討論的“建築的本質”的核心理念。
作品影響
獲獎記錄
該書獲2012年華東地區大學出版社學術著作二等獎。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劉須明,東南大學英語教授,碩士生導師,東南大學校聘本科、研究生教學督導,東南大學成賢學院基礎部部長、總支書記、大學英語課程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