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約翰·奧爾頓·卡彭特
- 外文名:J·A·Carpente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伊利諾斯的派克里奇
- 出生日期:1876年
- 逝世日期:1951年
- 職業:作曲家
- 代表作品:《童車中的奇遇》,《企鵝》等
生平,作品概述,
生平
卡彭特最有名的管弦樂曲,無疑是在1941年創作的組曲《童車中的奇遇》(Adventures in ),它是描寫在芝加哥的密西根湖畔的兒童生活一首動人的田園詩,卡彭特的六段標題註解幾乎同音樂本身一樣賦予感染性。
NAXOS公司為他出版了一張更具吸引力的《企鵝》三星級唱片,除了這首作品之外,其中還收錄了他作的全部兩首交響曲:1917年為諾福克音樂節寫的《第1交響曲》和1940年為芝加哥交響樂團50周年紀念寫的《第二交響曲》,由J·M·威廉士指揮烏克蘭國家交響樂團演出。芝加哥交響樂團曾在1937年由巴拉科維奇(Z·Balakovic)擔任獨奏,首演了他的小提琴協奏曲。
卡彭特在1915年寫的一首《鋼琴與管弦樂團的小協奏曲》也充分表現了古風的柔美。《公主的生日》(Birthday of the lnfanta)是他第一首芭蕾舞曲,完成於1918年,1919年由芝加哥歌劇院舉行首演。緊跟而來的是1921年創作的採用爵士樂匯成的《傻貓》(Krary-Kat)和1924年完成的產生真正噪音的《摩天樓》(Skyscrapers),該劇在1926年首演於紐約大都會歌劇院。
他的其它管弦樂作品包括1932年由波士頓交響樂團首演的《伴侶》,和根據惠特曼的詩創作的《海上瓢泊》(Sea Drift),後者是由詹森(W·Janssen)指揮紐約愛樂樂團於1934年11月舉行首演的。卡彭特在1951年在芝加哥逝世。
18世紀上半葉的德國處於一種封建貴族割據的分裂狀態,一個城堡便有一國諸侯,領土不大的德國居然被瓜分在352個各自獨立的小國。大大小小的領主們為了炫耀自己的權勢與豪華,一般都設有歌劇團和宮廷樂隊。民間藝術家們為求生存,大都淪為宮廷或教會的樂工、奴僕(當時的德國,無論在宮廷還是教堂,都把樂師當作與勤雜工、看門人、廚師等完全相同的奴僕來看待),巴赫自然也在動難逃。儘管他輾轉各地,頻繁地更換工作地點,但始終未能擺脫卑微的僕役地位。
萊比錫教會希望能聘到一位“第一流音樂家”,只是他們未能雇上最初認定的兩位人選,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才讓巴赫擔任歌詠班領唱一職!但在幾年以前,他要辭去魏瑪公爵庭中的風琴手和首席小提琴手的職務,另謀新職,公爵對此耿耿於懷,結果將他投入獄中。巴赫度過了三個多星期的鐵窗生活,公爵終於慈悲大發,將他釋放。
德國大劇作家、政論家萊辛曾經這樣講道:“天才即使不是生在極端貧困的階層,也是生在生活非常艱苦的階層里。老天好像臆要在這樣的階層里比其他階層里出更多的天才似的。確是如此。在巴赫的一生中,貧困與死亡像一對可怕的魔影緊緊相隨。他不僅從未享有富裕舒適的生活,而且從9歲起就因父母相繼去世而開始感受到死的陰鬱,長大成人作父親後,又眼睜睜地將自己孩子中的11個送進墳墓(他先後兩次結婚,共生有20個孩子)。
巴赫二十一歲時同他的叔伯二妹結為伉儷,他們一共生了七個孩子,但是當巴赫三十五歲時妻子不幸夭折。翌年他鸞鳳再續,可是他的第二個妻子非但不能幫助撫養頭七個孩子,反而又給他生了十三個。巴赫死後只留下九個兒女,其中有四個成為真正著名的音樂家。這的確是一個音樂天才之家!
巴赫晚年為醫治眼睛曾兩次作了手術,結果不僅未能重見光明,反而摧垮了身體,終於在1750年7月28日離開了人間。
作品概述
其中比較主要的代表作包括:《平均律鋼琴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賦格的藝術》(The Art of Fugue)、《布蘭登堡協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s)6首、《小提琴協奏曲》兩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6首、《無伴奏大提琴奏鳴曲與組曲》6首、《法國組曲》、《英國組曲》、《農民康塔塔》(Peasant Cantata)、《咖啡康塔塔》(Coffee Cantata)、《馬太受難樂》(Matthauspassion)、《b小調彌撒曲》,等等。
由於他具有人道主義的崇高信念和對美好生活不屈不撓的追求,他的音樂往往生氣勃勃,富有人情味。
他的作品包括有將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組成《平均律鋼琴曲集》的一套48首賦格曲和前奏曲;至少還有140首其它前奏曲;100多首其它大鍵琴樂曲;23首小協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鳴曲;5首彌撒曲;3首聖樂曲及許多其它樂曲。總計起來,巴赫譜寫出800多首嚴肅樂曲。他的創作一般可分為三個主要階段——魏瑪時代(1708-1717),可以說是創作臻於成熟的階段;柯登時代(1717-1723),則是他創作的高峰期,許多貢獻卓著的作品都完成於這個階段;而萊比錫時代(1723-1750),是巴赫將宗教藝術推至最高境界的時期。
巴赫篤信宗教,是個路德教徒。他希望他的樂曲為教會服務,他的大多數作品都是宗教音樂。他是最後一位偉大的宗教藝術家,他認為音樂是“讚頌上帝的和諧聲音”,讚頌上帝是人類生活的中心內容。他的音樂最初就是從被稱作讚美詩的路德聖詠而產生的。通過旋律可以看出作曲家結合了當時流行的通俗之聲。在音樂形式上他無意創新,而是把現有的形式推上頂峰。
在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去世後的半個世紀裡,他的音樂大體上無人問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那個時代的最偉大的音樂家──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極為欣賞巴赫的天賦)。新的音樂風格在發展,巴赫的“舊式”樂曲一時聲消音滅。但是1800年以後,人們對巴赫樂曲重新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從那時起,他的聲譽和名望與日俱增。在今天這個非宗教的時代里,巴赫遠比他在世期間的名望更高。一位兩百年前在風格和主題方面都被認為是舊式的作曲家,今天卻受到了廣泛的頌揚,這確是一件怪事,其原因何在呢?
首先,一般認為巴赫是所有著名作曲家中水平最高的藝術家。他諳熟他的時代的所有音樂形式,並對其中任何一種都能運用自如,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例如他對旋律組合法(同時演奏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曲調的方法)在藝術上的精通程度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此外,他的管弦樂作品邏輯性強,變幻多樣,主題貼切感人,旋律豐富多姿,因此他愈加倍受讚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