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紀委,給紀律和規矩立威
背景,定位,主業,問責,規矩,
背景
一個月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在浙江調研。他強調,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法律前面,挺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前沿。“把紀律和規矩挺在法律前面”,一段時間以來,成為中央紀委反覆強調的一個判斷。
定位
紀委要在全面從嚴治黨中找準定位,創新執紀監督方式,強化監督執紀問責,要深化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全面提高履職能力。那么,怎樣才能通過深化“三轉”,把紀律和規矩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對紀檢機關又有著怎樣新的要求?
主業
聚焦主業主責,從過多的“副業”中抽身
管紀律,是黨章賦予紀委的權力,也是職責。
過去,一些地方沒有把管紀律這個“主業”放在突出位置。一項摸底調查顯示,不少地方紀檢機關在履行主責之外,還承擔招商引資、征地拆遷、行政執法等任務;同時,各級紀檢機關參與了過多的議事協調機構,以省級紀委為例,參與的議事協調機構竟多達4600多個,甚至一個省紀委就參與了200多個。
有黨建專家表示,紀委職責不清、工作發散,往往是“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同時,紀檢部門既當“裁判員”,又是“參與者”,一些違紀問題得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監督執紀的效果大打折扣。
“想要達到全面從嚴治黨的良好效果,需要給紀律和規矩立威,這就得把分散在各個領域的紀檢力量收回來,攥緊拳頭打出去。”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說。
在深化“三轉”中,中央紀委監察部調整機關內設機構,內設紀檢監察室由8個增加為12個,執紀監督部門數量和人員分別占機構和編制總數近70%;省級紀委將參與的4619個議事協調機構減少至460個,清理比例達90%;各級紀檢機關逐步與“副業”脫離,專注監督執紀問責主業。
隨著壓力層層傳導,紀委所擔負的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對於其履行職能形成倒逼,紀檢體制的改革也為紀委管住紀律提供了制度支持。
2015年4月,中辦印發省(區、市)紀委書記、副書記,中央紀委派駐紀檢組組長、副組長,中管企業紀委書記、副書記等三個提名考察辦法,明確其提名、考察以上級紀委會同組織部門為主。
“這樣的提名考察辦法,意味著考察的是紀檢幹部的執紀工作,而不是招商引資或者征地拆遷幹得好不好,這樣的幹部選任導向會促進紀檢職能的聚焦。”辛鳴說。
然而,也需要看到,有的紀檢幹部在主觀上有怕轉的顧慮,因不願放棄分管的業務,有的業務能力不足難以適應新形勢,還有的地方紀檢機關依然承擔著“副業”,在近期一次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當地紀委書記仍有招商引資、維護穩定的任務。專家指出,這些現象反映出,轉職能還有待繼續深化。
問責
轉變方式,以紀律和規矩為執紀問責標尺
在聚焦主業主責以後,紀檢工作的任務和壓力並沒有減少,迫切需要以新的方式來應對新形勢。
轉方式是轉職能的必然要求,也是更好地管住紀律的要求。“監督執紀問責,是以紀律為準繩來衡量幹部或者部門的作為,這是紀檢工作的有力抓手。”四川省紀委有關工作人員介紹說,“以安全生產為例,在過去如果出了安全事故,從成立工作組,到事故處理善後結束,紀委是全程參與的。現在,紀委不再全程參與,而是重點審查是否存在腐敗問題,是否存在有關部門不履職、不盡責問題,也就是對監督的再監督。”
專項巡視,就是一個有效的執紀問責方式。
2014年,在完成對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巡視全覆蓋的同時,紀檢機關探索開展了專項巡視,專項巡視機動靈活、出其不意等特點大大增強了震懾作用。2015年,對26家央企的專項巡視,創造性地實行了“一托二”方式,每輪一個組巡視兩家,更有利於發現共性問題。
紀律成為紀檢機關手中的重要“標尺”。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意味著紀檢機關要圍繞黨紀開展紀律審查工作,而不能退回到法律底線,即“紀委不是黨內的公檢法”。
辛鳴分析,在過去,紀檢工作存在“紀”和“法”不分的問題,往往在一例案件上花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從違紀問題查到違法問題。這實質上是辦案方式的問題導致了職能越位。“需要考慮紀檢工作的成本效率,違紀問題查清楚了,就可以及時移交司法機關,以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他說。
黨紀嚴於國法,管住紀律和規矩,即是抓早抓小,防止“小違紀”演變成“大違法”。有的紀檢幹部認為違紀都是“小節”,只要不違法即可,這種把法律當做尺子的觀念,導致黨紀的威嚴受損,也使得幹部心中缺乏對黨紀的敬畏,往往從逾越黨紀直到踏過法律紅線,都沒能及時“懸崖勒馬”。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楊光斌認為:“轉方式就需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對幹部出現的苗頭性問題及時提醒,對於違紀行為及時處理,而不是直到幹部墜入深淵才將其查處,這樣嚴格的監督執紀也是對幹部的一種保護。”
2014年,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函詢1.7萬人次,談話3.2萬人次,了結3萬人次,通過函詢、談話,對幹部時常“咬耳朵”“扯袖子”,黨紀既是時刻敲打警醒幹部的“戒尺”,也是防止幹部走向違法的“高壓線”。專家表示,只要真正管住了紀律和規矩,黨員幹部就不可能違法。
規矩
以身作則,紀檢幹部更要守紀律守規矩
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不僅是執紀要求,更是對紀檢幹部自身的要求。紀檢幹部隊伍必須有優良的作風,才能強化監督,嚴格執紀,從嚴問責。
目前,中央紀委以及31個省區市紀委都設立了紀檢監察幹部監督室,加強對紀檢幹部的日常監督管理。
從中央紀委機關幹部魏健、曹立新的被查處,到中紀委委員申維辰、廣東省紀委副書記鐘世堅的落馬,無不體現了中央紀委對於紀檢幹部的從嚴監督管理。各級地方紀檢機關將紀律擺在紀檢幹部的前面,嚴防“燈下黑”,2014年查處違紀違法紀檢監察幹部1575人,其中廳局級34人、縣處級229人,2015年以來,湖南、貴州、青海等省紀委通報了多起紀檢監察幹部違紀案件。
紀檢幹部轉作風,不僅僅是不能碰觸帶電的紀律“高壓線”,還要敢擔當、敢作為。據中央紀委公布的信息顯示,2014年以來,福建省20名紀檢幹部落實監督責任不力被問責。專家表示,管住紀律,更要讓紀檢幹部繃緊紀律之弦,不盡責、不履職、不擔當就要被問責,這樣才能促使紀檢幹部克服思想上的不想監督、不敢監督和作風上的不深不實等問題。另一方面,三個提名考察辦法也有明確的選人用人導向,把那些敢擔當、敢監督、敢負責的好乾部選出來、用起來。
與此同時,紀檢幹部自身也要提升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的意識,不能只盯大要案,不注重對幹部違紀行為進行及時提醒、處理,以管住紀律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