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黑彝族傳統文化保護區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糯黑彝族傳統文化保護區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文化空間
  • 國家:中國
  • 認證時間:2006年
  • 認證批次:第一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雲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

簡介

糯黑村位於昆明石林風景名勝區東部約25公里處,“九(鄉)石(林)阿(廬古洞)”旅遊專線公路穿村而過,屬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圭山鎮的彝族撒尼村寨,分大、小糯黑兩個自然村。全村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平均海拔1985米,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約86%,呈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歷史淵源

昆明石林東部的糯黑村建於1398年,迄今已有610年歷史,為典型的彝族撒尼人聚居村寨。原屬陸涼州(進陸良)落溫所,是古驛道的必經之路,現存的石板房和石板路是喀斯特地區以石材、石料、原石為材料建築的少數民族代表性民居村寨。公元1816年至1949年,在軍閥混戰不斷,盜匪橫行猖行的情況下,為保村安寧,寨民們就地取材,以石頭修築石牆、石房,並植藤刺棚於牆上以抵禦炮火。由於歷史、民俗和生存關係,獨特的石頭建築樣式在糯黑延續下來,成為撒尼建築藝術與生態環境和諧相融的自然村寨。

基本內容

糯黑村原名“藤子哨”,“糯黑”為彝語,“糯”意為“猿猴”,“黑”是水塘,全名意為猿猴水塘。該村彝族撒尼人歷史文化悠久,積澱深厚,特色突出,民居建築98%以上為典型的傳統石板房,有的石板房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獨具石林民族民居建築特色。村內現保存著清末建築的環村石牆和木柵,村周圍山頭築有石城牆和城堡,以“明代的藤子哨,清代的石古城”聞名。目前,石林縣已把糯黑納入“阿詩瑪文化旅遊經濟帶”,將作全面規劃設計,開發成民俗文化旅遊村。
電影《阿詩瑪》展示了撒尼姑娘絢麗多彩的服飾。花包頭是辨別女子身份的代表飾品,以紅、綠、藍、紫、黃、青、白7種顏色絲綢條搭配,邊沿鑲有銀泡泡,長髮辮裹於包頭中,包頭兩側綴一對彩蝶,後垂兩束串珠,末端系銀鏈鈴鐺須墜。上裝多以純白布製作,袖子和左襟鑲花邊,背披小羊羔皮,系花圍腰,挎繡花包,下裝著長褲。婚後婦女服飾大為簡化,包頭改用桃紅或大紅布與青布縫製,無其他裝飾。穿繡花鞋,鞋底用粗布包棕塊縫納,鞋尖從鞋底捲曲翹起,鞋幫較矮,刺繡精美絢麗的花草圖案。男子戴青布包頭,上裝為青色、灰色對襟布扣衣和麻布或黑色羊皮褂,下穿寬口長褲。
撒尼人的刺繡工藝集中表現在服裝、腰帶、飄帶、傘套、鞋面、桌布與各種挎包上,常使用挑花、貼花、穿花、鎖花、盤花、滾花、補花、刺花等手法。撒尼刺繡工藝早在明清時期就已流行,其後以挑花為主的技法逐漸普及並成為製作的主要方式。
撒尼人的信仰包括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等,每年都有很多祭祀活動,主要由畢摩和“筮瑪”(主管祭祀的人)主持。畢摩一般為男性,“筮瑪”多為女性。“筮瑪”的職業是溝通人與神、人與鬼之間的關係。
糯黑撒尼文除一部分是獨體字外,多數是由獨體字組合或由一個主體結構加上符號組成的合體字,分為象形、會意、假借3類,常用的撒尼文收錄有1200字。目前能讀、寫、套用這種文字的人只有極少數的畢摩和彝族文化研究者。撒尼人民間文學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代表作有敘事長詩《圭山彩虹》、《逃到甜蜜的地方》、《放羊人詩郎苦》、《竹葉長青》、《尼米詩》以及享譽中外的《阿詩瑪》等。另外還有哭吼調、該迷(情歌)、祭詞等唱敘結合的體裁。
撒尼人民間音樂豐富多彩,表現力很強。有敘事調、喜調、悲調、罵調、情歌、牧羊調、犁田調、繡花調、織麻調、月琴調、口弦調、三弦調、婚禮調、畢摩調、哄睡調等。新中國成立後,音樂工作者和民間歌手創作了大量具有撒尼風格的音樂作品,如《撒尼人民心向紅太陽》、《歌唱新圭山》、《遠方的客人請您留下來》等。主要樂器有口弦、竹笛、大三弦等。舞蹈主要有大鼓舞、霸王鞭舞、釵舞、獅舞和大三弦舞。民族民間體育、健身、遊樂活動包括摔跤鬥牛、磨秋、丟花包、攆山、打彈弓、老虎抱蛋、鬥牛、女孩玩苦楝等。
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清明節、中秋節、端午節、火把節、密枝節和祭山神。糯黑兩個村共有20多個社團,兩個村都有大、小三弦隊、鼓號隊、獅舞隊、霸王鞭舞隊、叉舞隊等,主要在節日慶典、婚喪嫁娶時演出。

基本特徵

糯黑村處於岩溶喀斯特地貌發育區,人們依照石頭的紋理層次開採成大小不等的石條石板,用來建房。獨特的景觀為糯黑村贏得“石頭凝固成的村寨”美譽。
糯黑村,是一個以石頭聞名的村寨,這裡的房屋近乎全部用石頭砌成,並結合彝族土掌房建築風格,別具特色。糯黑村景色秀美,民風純樸,保留著傳統服飾、傳統信仰和宗教活動。村民在平整的地方鑿石,倚山建寨。據說,挖地基時挖出的石頭就夠蓋一間房子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