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良村

糯良村

糯良村隸屬於雲南臨滄滄源佤族自治縣糯良鄉,地處糯良鄉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1.4公里,到鄉上道路為硬板路,交通方便,距縣28公里。東南與賀嶺村接壤,東北與南撒村接壤,西面與壩尾村相連。轄10個村民小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糯良村
  • 人口:1902人
  • 年平均氣溫:15 ℃
  • 年降水量:1500毫米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特色產業,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基層組織,村務公開,人文地理,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現有農戶493戶,有鄉村人口1902人,其中農業人口1884人,勞動力100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51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01.6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6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國土面積16.83平方公里,海拔1700米,年平均氣溫15 ℃,年降水量15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旱谷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4258畝,人均耕地2.26畝,林地4855畝。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玉米、旱谷為主。
糯良村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258畝(其中:田1208 畝,地3050畝),人均耕地2.26畝,主要種植茶葉、玉米、旱谷、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485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809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49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13635.5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沒有路燈。全村有182 戶通自來水,有28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 60.86%)。有465 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0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86.0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45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25戶(分別占總數的52.69%、48.39%)。
該村到鄉道路為硬板路;進村道路為硬板路;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4 公里,無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汽車4輛,農用車7 輛,拖拉機13輛,機車19 輛。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0戶;全村有4 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4 個自然村已通電;有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4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2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3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8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茶葉、烤菸,主要銷售往縣內。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44.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0.58%。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烤菸、核桃、茶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烤菸、竹子產業。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56.3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02.68.7萬元,占總收入的84.95%;畜牧業收入萬15.31元,占總收入的4.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1頭,肉牛31頭,羊3隻,雞732隻);林業收入13.03萬元,占總收入的3.66%;第二、三產業收入25.28 萬元,占總收入的7.1%;工資性收入19萬元,占總收入的5.33%。農民人均純收入1599元,農民收入以種植茶葉、烤菸、玉米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7.8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16人(占勞動力的23.5%),在省內務工14人,到省外務工202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65 戶,共鄉村人口1881 人,其中男性1036人,女性845人。其中農業人口1881 人,勞動力919人。該村以佤族為主。到2008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730人,參合率91.97%;享受低保509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村衛生所面積為8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4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4個。

文化教育

在校學生503人,距離鄉中學1.4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85人,其中小學生173人,中學生112人。全村建有圖書室1 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5個黨小組,共有黨員64人,少數民族黨員64人,其中男黨員57人、女黨員7人。村委會由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0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 215人。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財務公開、政務公開 。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33 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248.2 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15000 元(人均7.97 元),一事一議籌勞8500 個(勞均9個)。年末集體總收入14萬元,有固定資產28.6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或不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方式公開財務。

人文地理

佤族是一個勤勞勇敢、純樸善良、熱情好客而又能歌善舞的民族,這裡的人民也不例外,至今這裡仍沿習佤族傳統的風俗習慣,有佤族婦女自織的用棉線縫製的佤族傳統服飾,有美味可口的雞肉爛飯,香鮮不膩的烤乳豬、古樸獨特的手抓飯、香醇美味的佤山水酒等佤山風味,保留著在節假日圍著篝火打歌或為遠方客人唱歌敬酒的民間傳統藝術。

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前農民人均純收入582元,新農村建設後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599元;人均有基本農田2.3畝;人均有經濟林果1.49畝;每戶有367院安居房、有462個科技明白人、有5個好的發展項目、有4個新農村建設理事會;村級建有社會事業發展規劃5個,有村容村貌整治規劃4個,有產業發展規劃5個。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1、經濟總量小,基數小,真正意義上的支柱產業還沒有形成;2、農業生產從硬體和軟體投入上與需要還相比嚴重不足,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勞動者素質偏低;3、民眾經濟基礎薄弱,自身投入嚴重不足;4、以交通、水利、人畜飲水為主的基礎設施的“瓶頸”制約仍然沒有得到根本緩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緊緊圍繞縣委“十一五”發展思路結合實際,“穩糧調結構、鞏固、提升茶葉、長抓核桃、近抓煙畜”2、強化科技措施,提高科技含量,千方百計穩定糧食生產;3、切實加強烤菸、高優茶園的中耕管理;4、注重細節,狠抓落實,全民動員,加大泡核桃種植力度及加強中耕管理;5、發展竹子產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