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的歷史,人物介紹,權威教材,學習條件,警惕的騙局,教材,學習內容,學習資料,非遺五穀畫,五穀傳奇,五穀情緣,五穀繁衍,五穀傳奇,歷史淵源,基本分類,工藝流程,藝術特色,表現形式,代表作品,藝術價值,保護現狀,
畫的歷史
每幅五穀糧食畫都要經過特殊工藝處理,採用永久保存技術,可將作品長期保存和收藏。五穀糧食畫在流傳過程中名稱眾多,依據民間傳統,應叫“五穀糧食畫”,也可美其名曰“五穀藝術”,西北部分山區稱之為“糧藝”、“谷藝”、“
豆塑畫”、“百米圖”、“米畫”等
人物介紹
重慶是糧食畫的發源地,五穀糧食畫是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唐大焱是五穀糧食畫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五代傳承人。
唐大焱編寫的《五穀糧食畫藝術大觀》是五穀糧食畫培訓中的權威教程。
重慶大焱工藝品廠和重慶叶韻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中國唯一一家保護五穀糧食畫的正規企業。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
唐大焱是首屆感動北碚十大人物。五穀糧食畫世家,唐氏糧食畫第五代傳人。從國小習糧食畫,專業繪製五穀糧食畫和研究五穀文化,任重慶大焱工藝品廠和重慶叶韻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工藝師兼總經理。
中華五穀文化研究者、傳播者;
重慶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會員;
重慶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重慶市青年創業者協會會員;
北碚區民間工藝社副社長;
萬盛區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權威教材
《五穀糧食畫藝術大觀》,作者,
唐大焱。現已經第十次改版。
學習條件
1.名氣大。
2.有專門的教材和光碟。
3.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授牌。
4.作品精美。
5.有正規的公司,必須是工商註冊了的,有營業執照和執照代碼的。
6.凡是使用模板、購買後續材料、客服負責招生、沒有專門的教材、回收產品、聯繫銷路銷路、學會後可打工、不願出快遞費的,都是假的,不要相信。
警惕的騙局
一是:“模板”是騙人的招數。
所謂的“模板”就是按照圖樣將塑膠板摳空,把糧食撒在摳空的塑膠“模板”中,那是用糧食堆出來的,不應該叫糧食畫。遠看很行,近看非常粗糙。這種畫不用拿錢學,你回家拿點糧食散上去就行了,幼兒院做的孩子都會。
真正的糧食畫是按照特殊的方法和規律用將糧食一顆顆貼在底板上,糧食畫是們高端的藝術,視覺感強。這樣的畫才能賣大價錢。
二是:購買後續材料和技術升級是套你上勾的。
凡是正規的技術培訓,都應該把所有方法一次性教給學員,包括後期工具的製作和處理液的配製。如果技術培訓主再讓學員購買後續材料和技術升級的,肯定是沒有將所有的方法教給學員。反覆購買後續材料那是無底洞,是騙局。
三是:凡是“客服經理”招收學員的,不可信。
技術培訓不比貨物銷售,“客服”根本不懂技術,他無法回答學員的專業問題。“客服”的目的就是怎么把學員的錢騙過來,至於後期的技術諮詢“客服”就不管了,這種只賺黑心錢,是對學員不負責的表現。技術培訓就應該由老師親自負責,才能解答學員的所以問題,及時了解學員的學習進度。
四是:沒有專門的教材就是假的。
就幾張紙,那肯定是騙人的。不知道是哪裡去抄的一篇文章列印出來的,根本沒有處理方法和配方。等你購買後他會讓你再購買其它部分的資料。學習資料必須是系統化的教材和光碟教學。
五是:打著回收產品就是騙取學費。
一開始會讓你做很難度大的畫,新手根本無法完成,他以不合格為藉口不予回收。凡是打著回收的旗號搞技術培訓的,是為了騙培訓費。
技術培訓的正規企業都不回收產品。原因是學員學會技術後,只要按照要求做出來的產品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但不能保證學員在生產環節是否偷工減料,是否減量使用了配方中的關鍵原料,少用了多少處理原料是不能用肉眼看到的,所以回收的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正規的企業都不會冒險回收產品,萬一回收的作品沒有處理好,時間長了出現了問題,那不影響自己的聲譽嘛。由此看來回收產品是騙取學費的誘餌。
六是:學會後提供找銷路是騙取學費的噱頭,是騙局。
七是:學會後優秀的學員可以來打工大多數都是假的。
如果每個學員都來打工做畫,那培訓方需要這么多的員工嗎?如果培訓方以優秀學員才能打工為藉口,那只能說明大多數學員都不優秀,都沒學到關鍵技術。所以說沒有人能達到培訓方的要求。以學會後可以打工為宣傳口號的方式是騙你的培訓費。
八是:快遞費應該是培訓方承擔,如果再讓學員出快遞費,那就是鑽到錢眼裡去了。
教材
學習內容
學習五穀畫全套技術:①貼上技術②化學處理技術防蟲、蛀、腐、霉)③染色技術④封面處理、抗氧化⑤裝裱和永久保存技術⑥糧食畫推廣技巧
學習資料
唐大焱老師編寫的《五穀糧食畫藝術大觀》此次專門編寫了一本《五穀糧食畫快速學習手冊》,該冊子小巧,可隨身攜帶。該手冊是《五穀糧食畫藝術大觀》的濃縮版,把五穀糧食畫技術的精華全部收錄;技術光碟一張(光碟內含有教學視頻、語音教程等);藥品、染料樣本; 圖樣 。
教材目錄
致讀者
引 萬事開頭難,關鍵在方法
學習五穀糧食畫的方法和學習進度 01
上卷 基礎篇
第一章 大師笑傲話“五穀”
第一回:五穀糧食畫的歷史淵源、內容、分類和藝術特徵 04
第二回:傳承人簡介、創業理念和五穀精神 14
第三回:加強藝術修養,了解美術常識,學習色彩的基本知識 19
下卷 製作篇
第二章 巧把五穀做成畫,糧食搖身變金沙
--糧食畫製作技術
第四回:製作五穀藝術所需的材料和五穀雜糧的處理方法 24
第一節:製作五穀藝術所需的材料
第二節:“五穀”也要選美噢――選擇糧食
第三節:對五穀雜糧進行處理和烘乾
第四節:糧食的染色、定色和烘乾
第五節:處理好的糧食的保存和分類管理
第五回:圖樣與底板的製作方法和貼上技術與技巧 28
第一節:圖樣的製作與分類
第二節:底板的固定和打磨
第三節:關於膠水
第四節:糧食畫的貼上技術與技巧
第五節:製作方法改進的過程和唐氏新方法
第三章 保護層處理、裝裱與保存
第六回:五穀糧食畫的保護層處理 37
第七回:裝裱藝術 39
第一節:國畫裝裱藝術
第二節:裝飾畫的裝裱形式
第三節:五穀畫的裝裱藝術
第四章 市場行銷與推廣秘籍
第八回:糧食畫的推廣方法、市場經驗和發展心得 44
後記 48
非遺五穀畫
“重慶非遺五穀畫”繪就人生奇蹟——記身殘志堅的唐大焱
五穀傳奇
一顆顆種子播撒在大地上,可以繁衍“萬物生機”。
一顆顆種子貼上在木板上,可以繪就“天下糧倉”。
在北碚區金華路99號,一個全身打著鋼板的青年教師,一個對五穀糧食畫矢志不移的民間工藝大師——唐大焱,正在用他頑強不屈的意志,用生命創造五穀傳奇。
五穀情緣
——不解的情緣
重慶五穀糧食畫藝術起於唐,盛於清,清乾隆時曾是重慶府敬獻皇帝之貢品,是中國五穀文化的藝術寫照。但糧食畫歷經千年滄桑,幾經傳承斷代,走進瀕危的邊緣。保護與拯救“五穀藝術”成了當務之急。由誰來將這流傳千年、失傳百載的五穀畫再現民間,有體系的傳承。這位“五穀藝術”的保護者和傳承人不是身強力健的中年人士,也不是民間工藝界德高望重的長者。而是一個身體曾受重創,生活歷經磨難,卻創造生命奇蹟,樂觀、坦然,意志堅強的青年大學生。他就是重慶五穀糧食畫第五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唐大焱。
五穀糧食畫是唐大焱家族傳承的工藝,但因為歷史的原因使部分技藝傳承不完整,為使這門古老的工藝得以傳承和發展,唐大焱歷經磨難,書寫著“五穀傳奇”。
唐大焱於2001年就讀於重慶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原重慶一師)數學教育專業,他在這所百年老校里豐富了美術和科學方面的知識,在老師的指導下,結合家傳技法,通過近一年的刻苦創作,用一萬顆糧食完成處女作——《鳳凰牡丹》。
畢業後在重慶一名校任教,後毅然放棄豐厚待遇,辭職從事民間工藝的拯救和傳承工作,成為“五穀藝術”的捍衛者。此後翻閱大量史料,走遍大江南北,取長補短,立志將民間藝術“五穀畫”發揚光大。
為紀念周總理誕辰110周年,大焱耗時5個月,巧用芝麻11萬顆,創作完成了國內最大的彩色糧食畫《人民總理周恩來》,獲全國金獎。
五穀繁衍
——續寫生命奇蹟
天有不測風雲。2008年9月25日,時間在這一刻凝結,唐大焱從十米高的畫室窗台上因安裝糧食畫不慎墜落,造成全身20多處骨折(雙腳根骨粉碎性骨折,雙盆腔骨折,尾椎骨骨折,腰椎衡突骨折,肘關節、腕關節多處骨折),右肺嚴重挫傷。西南醫院出具了三次病危通知書:因傷勢太重,生還的幾率極小。即便恢復得最好,也是終身在輪椅上度過。但是,對五穀糧食畫的追求和民間藝術的極度熱愛,激發唐大焱對生的渴望。憑著頑強的毅力,最終戰勝病魔,創造生命奇蹟。
2009年,在家臥床數月後開始以輪椅為伴,此後半年咬緊牙關做康復訓練,每一步行走都很艱辛,一陣陣劇痛讓唐大焱打算放棄。但想到之前的付出並初見成績的“五穀藝術”,不能讓這項“非遺”傳承斷代,他忍住疼痛,朝著自己的“五穀夢”“蹣跚學步”。是民間藝術的力量讓他站了起來。人生受此重創,心靈的創傷是最難彌補的,但“五穀藝術”成了唐大焱“心靈雞湯”,為大焱療其身,養其心。
五穀傳奇
——立志傳承非遺
大病初癒的他身體內還固定著多處鋼板,要靠拐杖支撐才能獨立行走。嚴重的傷勢給他帶來的後遺症使他比常人更為艱辛,但他克服重重困難,以毅力和勇氣延續著五穀傳奇,演繹精彩人生。在北碚區各級部門的支持下,在朋友的幫助下,大焱成功創建了國內第一個五穀糧食畫傳承工作室——“天下糧倉”。其作品《五穀豐登》,在中國第十屆工藝美術大師博覽會上獲獎,標誌著五穀畫得到了業內重新肯定。
為把五穀藝術從工藝技術上升到高雅藝術世代相傳,唐大焱花了10年時間,收集大量的史料,編成了《五穀糧食畫藝術大觀》一書。
在多年的實踐中,唐大焱最終將傳統工藝和現代科技相結合,研發了一套環保和作品長期保存的製作技術。該技術有20多道工藝流程,每個環節都需嚴格要求,此方法可達到防蟲、蛀、腐、霉等作用。作品不變形、不褪色、不霉變、不蟲蛀,可永久收藏。
然而,上天好像故意要考驗他,在身體基本康復後短短一年內,先後失去了爺爺、婆婆、爸爸、媽媽4位至親,僅僅26歲的他面對巨大打擊。但唐大焱沒有倒下,立志弘揚“五穀藝術”以告慰至親。五穀糧食畫再次成為大焱的“心靈雞湯”、“精神糧食”。
在大焱的傳承工作室,他將國畫、油畫、年畫等世界文化瑰寶用五穀雜糧的形勢表現得惟妙惟肖,這些“五穀藝術”富有形的質樸、神的生動、意的深邃、法的自然,成為重慶工藝美術界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巴渝民間藝術上的一顆奇葩。
2011年4月,北碚五穀糧食畫被重慶市人民政府列為“重慶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唐大焱成為糧食畫“非遺”傳承人。
2011年10月,唐大焱的微型企業被列為北碚重點文化微企。公司以傳承和發展“非遺”項目——五穀糧食畫和葉脈畫等民間文化為己任,擁有“葉脈畫”和“糧食畫”兩項國家專利,17項註冊商標。糧食畫和葉脈畫都有上百個圖樣,其中巴渝吊腳樓和北碚風光盡顯巴渝特色,尤其引人注目,深受國內外愛好者喜歡和收藏。
通過幾年的努力,組建了一支由青年大學生組成的團隊,立志保護和傳承中華絕技——五穀糧食畫。發揚光大“五穀藝術”的想法也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北碚多家國小與他共同努力,利用基礎教育這個平台傳承民間工藝,讓非遺星火相傳。
多年來,北碚五穀糧食畫不斷在重慶乃至全國工藝美術界亮相併獲獎,不斷有國內外多家媒體關注。唐大焱的堅強毅力和在艱難情況下傳承民間文化的精神,使他入選2010年度首屆“感動北碚十大人物”。
“我是五穀生,我為五穀養,我將五穀創輝煌。五穀糧食畫拯救了我,她是為人療傷的“心靈雞湯”和“精神糧食”。我將為您的振興奮鬥終生。”唐大焱如是說到。
歷史淵源
重慶
五穀糧食畫藝術初起於唐,盛於清,清乾隆時期曾經一度成為重慶府敬獻皇帝之貢品。五穀糧食畫起源於盛唐,盛唐時期生產力水平較高,文化文明程度較高。
杜甫在《憶昔》中描述“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於是就有市坊之間悄然興起的五穀糧食畫製作,寓意並慶賀五穀豐登、國泰民安。
“五穀”因流傳區域不同,其具體種類也略有不同,但皆為糧食的總稱。而且其具體功用在《孟子·滕文公上》中有所闡述:“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
民之所依的“五穀”,上靠天時,下依地利,往往人類不能自主,尤其是在農耕文明時代,所以就有從宮廷到民間的祭祀活動:“春時東耕於藉田,引詩先農,則神農也”(《漢儀》);“壇于田,以祀先農”。(《五經要議》)在生產力普遍低下的農耕文明中,祭祀往往是一種人與天地進行溝通的儀式,而祭品也在不同時期和不同祭祀中發生變化,“五穀祭祀”便在種種條件下,成為與“三牲祭祀”並列的祭品,然而五穀總有先民尚饗之意,後逐漸在全盛時代演變成一種藝術品,既不脫離祭祀本體,又可提升其審美價值,但五穀糧食畫形成並能廣為流傳的前提是“五穀豐登,國泰民安”,所以,民間五穀糧食畫的形成與發展不及寺廟強大。
在我國歷史中,寺廟經濟一直是自給自足的經濟實體,在宗教儀式中,因教義關係,“五穀祭祀”的地位極高,五穀被視為奪天地之精華的吉祥物,祭祀之餘,將祭祀所剩之五穀拼綴成畫的可能性更大。
不論基於何種原因,關於重慶五穀糧食畫藝術的起源出現在清朝流傳下來的一則故事裡:清乾隆朝元年,即公元1736年),江浙大旱,後波及全國半數以上省份,劉墉的父親劉統勛曾將所見繪成《千里餓殍圖》,呈報乾隆,乾隆下令,從天府之國四川運糧救急,可運糧賑災過程中,下級官員中飽私囊,朝廷大員、州縣衙門與地方勢力勾結,欺壓百姓、剋扣國糧,全國上下糧食再次緊缺。乾隆皇帝十分憤怒,派欽差大臣前去調查,欽差大臣路過四川重慶府,老百姓得知欽差到此,便向欽差申訴官員如何剋扣官糧、欺壓百姓。欽差聞言大怒,便想出一法,叫老百姓寫萬言書由他轉呈乾隆皇帝,為了更加體現糧食的金貴和引起皇帝對糧食問題的深度重視,欽差讓民間藝人用五穀雜糧做成萬言書。這份特殊的萬言書轉呈皇帝後,承辦貪官、開倉濟民,乾隆並將此萬言書妥善保存。
這是關於重慶五穀糧食畫藝術的起源具體的故事記載。此後,五穀糧食畫在西南地區,尤其是重慶十分興盛,逐漸流傳到全國各地,並形成了諸多流派。
五穀糧食畫藝術總與大的時代背景緊密相關,直到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大批“文革糧食畫”相繼產生,從此業已流傳近千年,失傳百年的五穀糧食畫又再現民間,真正有體系的傳承也重新開始。
重慶五穀糧食畫藝術的第三代、四代傳承人唐述清和唐幫東開始恢復祖業,繼續從事五穀糧食畫創作於研究,唐述清老先生在擔任全國人大代表期間,依然指導、從事五穀糧食畫創作,並開始注意總結五穀糧食畫的創作方法和藝術規律。
重慶五穀糧食畫藝術真正開始新的藝術起步是從第五代傳承人唐大焱開始,作品《五穀豐登》,在中國第十屆工藝美術大師博覽會上獲獎,標誌著五穀糧食畫的藝術創作得到了業內的重新肯定與認識。
“五穀文化”源遠流長,五穀糧食畫藝術是中國五穀文化的一個縮影,說明在漫長歷史演變中,人們對於五穀的認識程度和價值辨別已經提升到一種藝術美學的高度。
基本分類
慶五穀糧食畫藝術將傳統五穀糧食畫藝術不斷完善和傳承,並對全國的五穀糧食畫進行了系統分類,將五穀糧食畫藝術分為原色五穀糧食畫藝術、彩色五穀糧食畫藝術、合成色五穀糧食畫藝術和夜光五穀糧食畫藝術三大類。
一、原色五穀糧食畫藝術。即傳統五穀糧食畫,原色糧食畫色彩自然,層次分明,具有較強的立體感。以天然五穀豐富多彩的本色為基調,不經過染色處理,運用其原色,顏色偏單調、灰暗,色彩欠穩定。代表作品有:《鳳凰牡丹》、《龍鳳呈祥》、《熊貓之家》。
二、彩色五穀糧食畫藝術。即將特殊處理過後的糧食和種子進行特製染色,以達到永不退色。彩色五穀糧食畫由唐大焱老師開創,後向全國推廣,這是對傳統五穀藝術的大膽嘗試。彩色五穀糧食畫與原色五穀糧食畫相比,解決了原色五穀糧食畫顏色單調、灰暗的問題,使畫面絢麗多彩、生動而富有神韻,更能適應當今社會的審美需求。因彩色五穀糧食畫在色彩的搭配上難度較大,大型作品的色彩很難統一協調,多以小件作品居多,但唐大焱挑戰難度,敢於創新,創作巨幅彩色五穀畫——《人民總理周恩來》,耗時5個月,使用糧食11萬顆,是目前最大的彩色五穀糧食畫,其他作品:《周恩來》、《聶榮臻》、《維納斯》、《沁園春》等,皆為中國彩色五穀糧食畫的代表之作。
三、合成色五穀糧食畫藝術。即將原色和染色的糧食搭配使用,以原色糧食為主,染色糧食為輔,巧妙搭配所形成的畫面,既能保持傳統五穀糧食畫色彩自然、層次分明的特點,又解決了原色五穀糧食畫顏色單調、灰暗的問題,使單調的畫面有了絢麗的色彩,合成色五穀糧食畫其畫面自然、協調,顏色絢麗而生動,兼聚二者的優點,可謂是五穀藝術的極致,代表作品為《江南水鄉》、《孔子像》、《牧童》、《楊柳岸》等。
工藝流程
重慶大焱工藝品廠和重慶叶韻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十分重視糧食畫製作中的每一個流程和環節,從糧食的選粒到畫面的封存處理,都要嚴格的把關,唐大焱老師在多年的實踐中,不斷的創新和提升技術,最終將傳統工藝和現代技術相結合,研發了一套環保、無毒、經濟和作品長期保存的製作技術。該技術有20多道工藝流程,每個環節都要嚴格要求,此方法可達到防蟲、蛀、腐、霉、抗氧化等作用。作品可不變形、不褪色、不冷縮、不熱脹、不霉變、不蟲蛀,可將五穀糧食畫長期保存,永久收藏。
藝術特色
藝術特色:五穀糧食畫是古老的中華絕技,一門傳統民間工藝。重慶五穀糧食畫色彩自然,層次分明,立體感強,混然天成,顏色絢麗而生動,可謂是中華五穀藝術的最高境界。經過數千年的洗禮,五穀糧食畫具有了形的質樸、神的生動、意的深邃、法的自然等特徵,是華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的瑰寶。
表現形式
重慶五穀糧食畫具有色彩自然,層次分明,立體感強,一派天然,顏色絢麗、生動、豐富的特點。重慶五穀糧食畫是集審美、文化、歷史、社會背景、精神力量、巨大的經濟效益於一身的世界高雅藝術。是和諧中國的象徵,是重慶文化的名片。是世界各民族融合的橋樑和紐帶。
代表作品
作品《周恩來》。2008年,唐大焱創作完成了國內最大的一幅彩色五穀糧食畫《人民總理周恩來》,此畫是為了紀念周恩來總理誕辰110周年特製之作。耗時5個月,使用芝麻11萬顆。唐老師及其作品受到人民網、新華網、鳳凰衛視和重慶各大媒體的報導。作品《周恩來》獲全國金獎。唐老師被評為當代書畫藝術領軍人物。
作品《維納斯》在全國最高的工藝博覽會――中國工藝大師博覽會上被六星級高價收藏,被重慶晚報等各大媒體爭相報導。唐老師巧把糧食變金沙,創造一斤糧食值千金的神話。
作品《五穀豐登》在全國最高的工藝博覽會――中國工藝大師博覽會上獲獎。當代五穀糧食畫的興起,反映現代中國五穀豐登、國泰民安、民族統一、欣欣向榮。五穀藝術是和諧社會的真實寫照。作品《五穀豐登》是當今五穀糧食畫的代表之作。反映了建國六十周年來國家繁榮富強,在四代領導人的帶領下中華民族屹立世界之林。大焱五穀糧食畫在向全世界呈現著當今中國的新貌。
作品《聶榮臻元帥》為紀念聶榮臻元帥誕辰110周年所做的五穀糧食畫作品,耗時五個月,使用糧食11萬粒,此作被聶榮臻元帥紀念館邀請收藏,並出具收藏證書。被全國各大媒體爭相報導。
作品《江南水鄉》是大型五穀糧食畫的代表之作。
作品《鳳凰牡丹》、《龍鳳呈祥》是中國原色五穀糧食畫的代表之作。
藝術價值
五穀糧食畫的價值不在於本身,而在於她所潛在深厚底蘊。其價值主要體現在審美、文化、地區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歷史、社會影響、精神支柱和經濟效益等方面:
一、審美價值。五穀糧食畫屬古老的中華絕技,傳統民間工藝,藝術風格與剪紙、國畫、年畫等畫種不同。該畫立體感強,視覺衝擊效果明顯,給人一種震撼、親切的感覺。用五穀雜糧作畫,給人一種親和力。體現出一種人與自然和諧之美。
二、文化價值。五穀糧食畫是五穀文化的藝術體現,是對五穀文化尊重和弘揚。
三、地區文化的傳播和交流。五穀糧食畫曾是重慶府敬獻皇帝之貢品。重慶之五穀藝術是中國五穀文化的重要體現,是重慶的特色。發展五穀糧食畫是為了弘揚中華五穀文化,傳承重慶五穀藝術。五穀糧食畫是重慶的一張名片。她的流通是對重慶古老文化保護和傳承,是重慶五穀文化的核心體現。所以弘揚重慶五穀文化,發展重慶五穀糧食畫,是為了讓重慶古老的本土文化和中華之民間傳向海外、屹立全球。
四、歷史價值。五穀糧食畫起於唐,盛於清,清代時曾是重慶府敬獻皇帝之貢品。通過對五穀糧食畫的研究,可以向世人重新展示重慶五穀文化。為重慶志的研究提供歷史資料,在動態中認識歷史。
五、社會影響。五穀藝術是和諧社會的真實寫照。五穀糧食畫起於唐,盛於清。當代五穀糧食畫的興起,反映現代社會五穀豐登、國泰民安、民族統一、欣欣向榮。唐大焱所作《五穀豐登》,在中國第十屆工藝美術大師博覽會獲獎,是當今五穀糧食畫的代表之作。反映了建國六十周年來國家繁榮富強,中華民族屹立世界之林。大焱五穀糧食畫在向全世界呈現著當今中國的新貌。大焱用五穀藝術述說著當今中國的美好景象,重慶人民用土生土長的五穀藝術在向全人類呈示重慶文化的發展。
六、精神支柱。現代人缺乏精神糧食,我們就創造“精神食糧”,五穀糧食畫是以五穀雜糧為原材料,不但是真實的糧食,更是一種“精神糧食”。五穀孕育著人的生命,五穀藝術還在支撐著人的精神。五穀糧食畫不是簡單的工藝品,是一種文化,是一種精神的源泉。贈送朋友五穀糧食畫,是在傳遞一種精神和信念。是贈送朋友、領導、長輩的佳品。
七、經濟效益,巧把糧食變金沙。一斤糧食價值幾何,三五元罷了。2009 年 11 月 3 日重慶晚報對大焱糧食畫的報導,以《五穀雜糧作畫 一幅賣了五千元》一文在大江南北引起關注,各大媒體爭相轉載。要從糧食身上挖掘了她的潛力,從食用價值上升到藝術價值,使她負有了鮮活的生命、藝術的美感。從而使糧食從三五元一斤,搖身一變,價值千金。大焱五穀糧食畫成了重慶市的一張名片,很多學者和遊客撲名而來,增強了區域交流和經濟流通,對地方產業鏈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保護現狀
為了全方位弘揚中華五穀文化,保護重慶五穀糧食畫,重慶糧食傳承人
唐大焱自發承擔了五穀糧食畫的保護工作,並成效顯著。讓更多的人關注五穀糧食畫的發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藝術之光可以傳遞。在幾年的過程我們做了以的保護方案和措施:
一、 成立專門的機構。為了更好的保護和發展重慶五穀糧食畫,重慶五穀糧食畫傳承人唐大焱於2008年6月成立
重慶大焱工藝品廠和2011年11月成立重慶叶韻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該企業是以弘揚中華五穀文化、保護和發展重慶五穀糧食畫的工藝品、禮品公司。成為中華五穀糧食畫第一個正式的保護單位。
二、 集聚人才,培養高學歷的傳承人。該公司集聚了以唐大焱為主的一大批青年大學生,他們既有較高的學歷和豐富的知識,又懷有弘揚中華文化的遠大理想。不怕吃苦,一心一意以弘揚中華文化、發展重慶五穀糧食畫為終身目標。
三、 擁有專利,以法律的手段進行保護。重慶大焱工藝品廠為更大力度的保護五穀糧食畫,該公司申請了一個國內唯一的五穀糧食畫發明專利,以法律的方式促使五穀糧食畫良性發展。
四、 註冊商標,以擴大品牌影響力的方式進行發展和傳承。為了更好的將五穀糧食畫推向市場,增加企業和產品知名度。重慶大焱工藝品廠申請了“大焱”和“天下糧倉”兩個商標,該公司是五穀糧食畫行業中唯一擁有商標的企業。以擴大品牌影響力的方式進行發展和傳承。
五、 加大宣傳,利用一切宣傳平台推介重慶五穀文化。參加全國各地的展會,宣傳大焱五穀糧食畫,讓全國各地都知道重慶五穀糧食畫。該公司還十分重視媒體報導和網路平台,幾年來全國各種報導上百篇,網上關於重慶大焱五穀糧食畫的文章上千篇。該公司在各地的各種雜誌上都刊登過重慶糧食畫的相關信息。
六、 在發展中求生存,在效益中促發展。文化只有在動態的環境中才能保護和傳承,只有在經濟利益的推動下才能開花結果。重慶大焱工藝品廠將重慶五穀糧食畫全面推向市場,將以經濟效益帶動文化的發展。
七、 理論整理,編訂教材。為了讓重慶五穀文化讓更多的人知曉,將重慶五穀糧食畫世代傳承,唐大焱老師花了九年時間,收集全國各種歷史文獻資料,將其整理成冊――《五穀糧食畫藝術大觀》,該書是第一本五穀糧食畫理論資料。該書為弘揚中華五穀文化,保護重慶五穀糧食畫做了重要貢獻。該書是了解中華五穀文化和學習重慶五穀糧食畫的重要教材,是五穀糧食畫發展史上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