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點栝樓

糙點栝樓

糙點栝樓(學名:Trichosanthes dunniana Lévl.)是葫蘆科栝樓屬植物。藤狀攀援草本,長3-4米;莖中等粗,除具縱棱及溝外,密具橢圓形鱗片狀糙點,節上有毛。葉互生,葉片紙質,近圓形。雌雄異株。雄花:總狀花序腋生。雌花未見。果實長圓形。種子卵形。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分布於中國四川、貴州、雲南和廣西。生長於海拔920-1900米的山谷密林中或山坡疏林或灌叢中,多攀援於灌木上。

糙點栝樓籽粒卵圓、殼薄,炒熟後香味濃郁、油酥感極強,適合作為優質休閒食品,而且植株生長速度快,花形奇特,果實紅艷,為觀花、觀果的優良藤本植物。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整地,栽植,藤蔓,施肥,水分,採收,病蟲防治,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藤狀攀援草本,長3-4米;莖中等粗,除具縱棱及溝外,密具橢圓形鱗片狀糙點,節上有毛。葉互生,葉片紙質,近圓形,直徑約10-15厘米,掌狀5-7深裂,上面綠色,幼時密被短硬毛,後漸脫落,變為白色圓糙點,沿主脈被短柔毛,背面淡綠色,除沿主脈及側脈被彎曲剛毛和具圓糙點外,余無毛,具顆粒狀突起,裂片倒卵狀長圓形,中間裂片長8-13厘米,寬3-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收縮,邊緣具疏細齒,稀具淺裂齒,兩側裂片較小,最外者卵狀三角形,葉基心形,凹缺深1.5-2厘米,掌狀脈5-7條,上面稍凸起,背面隆起,細脈網狀;葉柄細,長4-5厘米,密被鱗片狀圓點。卷鬚2-3歧,具鱗片狀圓點。
雌雄異株。雄花:總狀花序腋生,長8-10厘米,總花梗粗壯,具縱棱及溝,密被短絨毛,中下部具圓形點,中上部具5-10花;花柄短粗;苞片闊卵形,長5厘米,寬4厘米,深褐色,先端短漸尖,基部漸狹,邊緣具多數銳裂齒,背面具大而深色的斑點,被極短的短絨毛;萼筒狹漏斗形,長約5厘米,密被極短的短柔毛,上部擴大,呈狹漏斗形,頂端寬1.5厘米,萼齒狹三角形,漸尖,長約1.5厘米,基部寬約4毫米,全緣;花冠淡紅色,裂片5,倒卵形,外面密被短絨毛,邊緣具流蘇;雄蕊3,花葯柱圓柱形,長1.1厘米,徑約4毫米,花絲短。雌花未見。果實長圓形,長8厘米,徑6厘米,熟時紅色,頂端具短的柱基,無毛,種子多數,果肉綠色。種子卵形,灰褐色,臌脹,長12毫米,寬8毫米,厚3-4毫米。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近種區別

該種與紅花栝樓Trichosanthes rubriflos Thorel ex Cayla)極近,兩者的葉均具圓糙點,花紅色,苞片、花萼和花冠外面均被短絨毛,但該種莖、葉柄、葉背沿主脈均密具鱗片狀橢圓點,萼齒全緣,種子卵形,臌脹;而後者的莖、葉柄及葉背面均被短柔毛,稀具淡色鱗片狀點,萼齒具齒裂,種子近長方形,壓扁,兩端近平截,易於區別。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四川、貴州、雲南和廣西。生長於海拔920-1900米的山谷密林中或山坡疏林或灌叢中,多攀援於灌木上。
糙點栝樓糙點栝樓

繁殖方法

播種一般選擇在3月初進行。選擇籽粒較大的闊扁圓籽浸種催芽,浸種時間為2天,催芽溫度為30-35℃,催芽時間為7-10天,等種子露白後每個營養缽放1粒種子,蓋土3-5厘米,澆透水,放入大棚內進行育苗。苗期40天以上。

栽培技術

整地

選地:種植地塊必須選擇有充足水源和灌溉設施 (做到能排能灌)的有機質含量高的砂質壤土地塊。
整地:深翻土壤,按地下水位高低開溝作畦,畦寬4-5米均可。田四周的邊溝宜深40-60厘米。在畦中央用細土堆寬1米、高5-8厘米的定植壟,覆上1米寬的黑膜。

栽植

定植選擇白天氣溫穩定在20℃以上,夜溫12℃以上的晴天。定植前1天用灑水壺將營養缽苗澆透水,使缽土成團,倒缽後不散土。按120株/畝的種植密度,在定植壟的地膜中間打孔定植,每穴定植2株。種苗種好後要及時澆透含有殺菌劑(多菌靈或甲基硫菌靈)的定根水,每穴不少於2千克。幼苗成活後(種後5-6天),用200-400倍複合肥水溶液澆施,5天1次,連澆2-3次。如遇乾旱,必須及時補充水分。在定植穴附近的薄膜兩邊挖10-20厘米深的條溝,埋施腐熟的有機肥,每株20千克以上。

藤蔓

選留主莖:及時疏去其他腋芽與側枝,選留一健壯腋芽作主要保留主莖,確保養分集中。
單株引蔓:幼苗出現卷鬚時,及時牽引選留的主莖上攀沿物(攀沿物可用粗毛線,上端連線架面鋼絲,下端連線地面)。上牽引物後的第2、3天傍晚必須進行檢查,發現卷鬚沒有抓住牽引物的要再次扶苗上牽引物。如遇大風天氣,風后必須補救扶苗,扶苗工作宜在16點後進行。糙點栝樓藤頭趨高性和分枝力強,在牽引過程中主莖上會萌發多個不定芽,必須及時疏去。牽引單株向架面攀沿時,嚴禁藤頭倒掛,並確保單株攀沿。
及時摘心:當主蔓攀沿高出架面10-20厘米時,保留近頂端2-4個腋芽及時摘心(摘心工作須在晴天9-15點進行)。
均勻布藤:均勻分布子蔓在架面的位置,確保不重疊、不擠壓。
重剪促花芽分化:當子蔓生長到2-3米,在離子蔓基部1米左右的地方進行重剪。重剪後每個子蔓留2-3個孫蔓作為掛果枝。
擇雄留雌:每畝選留生長健壯的雄株6株,均勻分布在田塊內,拔除剩餘雄株。保留全部雌株。

施肥

苗高60厘米左右(植株進入伸蔓期),在距離根基處50 cm以外開溝埋施硫酸鉀型複合肥,每株250克。開花坐瓜前一般不再施肥,嚴格控制氮肥。乾旱區域施肥後及時澆透水,促進肥料的溶解和吸收。8月初,待第一批幼瓜坐穩後及時追施高氮高鉀複合肥,每株500克,確保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行。進入盛瓜期後,為了防止根系損傷,一般在離植株基部1米以上處,採用水溶肥澆灌或撒施肥料後澆水助溶的方法補充肥料。盛瓜期間,必須做到每開花結果1次及時補充高氮高鉀複合肥1次,每次每株用量250克以上。為確保有效掛果期內植株的旺盛生長,特別是後期瓜籽的飽滿度和千粒質量,10月上旬,待最後一批瓜坐穩後必須追施1次高氮高鉀複合肥(每株500克),使架面葉片的綠色一直維持到11月底。

水分

植株生長前期,為促進根系生長,土壤保持相對乾燥些,採取見乾見濕處理。地下水位高的田塊可採用高畦高作。雨水多的季節,注意開溝排水,防澇防漬,確保雨天溝內無積水,特別是苗的周圍無積水,降低土壤濕度,以減少病害發生。開花坐瓜期間,為提高坐果率,應保持一定的土壤濕度。遇到乾旱則會加重落花落果。每次花謝後,及時補充水分,以確保幼瓜迅速膨大和籽粒均勻度。高溫季節,葉片蒸騰量大,需水量多,應確保溝內土壤不發白。

採收

10月初,當瓜開始由黃轉紅就可採收。採收後統一清洗,污水經過濾沉澱後才能排入溝渠。瓜皮統一堆置,經發酵處理後作有機肥使用。實生苗當年一般每畝產瓜籽70千克以上。

病蟲防治

幼苗期至伸蔓期:主要害蟲有蚜蟲紅蜘蛛薊馬飛虱黃守瓜。防治蚜蟲用吡蟲啉葉面噴灑;防治蟎類用噠蟎靈葉面噴灑;防治薊馬、飛虱用艾綠士(乙基多殺菌素)或薊虱淨(啶蟲脒)葉面噴灑。發現黃守瓜時用溴氰菊酯葉面噴灑,為害嚴重的區域用敵百蟲噴淋根基處,毒殺幼蟲。
掛果期至採收期:主要害蟲有瓜絹螟斜紋夜蛾瓜實蠅。瓜絹螟用阿維菌素、甲維鹽、茚蟲威或溴氰蟲醯胺葉面噴灑;斜紋夜蛾用甲維鹽加蟲醯肼葉面噴灑;瓜實蠅用滅蠅胺葉面噴灑,3-5天噴1次,連續3次以上。

主要價值

糙點栝樓不僅籽粒卵圓、殼薄,炒熟後香味濃郁、油酥感極強,適合作為優質休閒食品,而且植株生長速度快,花形奇特,果實紅艷,為觀花、觀果的優良藤本植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