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瓜絹螟
- 拉丁學名:Diaphania indica (Saunders)
- 別稱:瓜螟、瓜野螟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亞門:六足亞門
- 綱: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目:鱗翅目
- 科:螟蛾科
- 亞科:野螟亞科
- 屬:絹野螟屬
- 種:瓜絹螟
為害作物,分布,危害特點,形態特徵,生活史,生活習性,防治措施,
為害作物
主要危害絲瓜、苦瓜、黃瓜、甜瓜、西瓜、冬瓜、番茄、茄子等蔬菜作物。
分布
北起遼寧,內蒙古,南至國境線,長江以南密度較大。近年來山東常常發生,危害也很嚴重。
危害特點
幼齡幼蟲在葉背啃食葉肉,呈灰白斑。3齡後吐絲將葉或嫩梢綴合,居其中取食,使葉片穿孔或缺刻,嚴重僅留葉脈。幼蟲常蛀入瓜內,影響產量和質量。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11毫米,頭、胸黑色,腹部白色,第1、7、8節末端有黃褐色毛叢。前、後翅白色透明,略帶紫色,前翅前緣和外緣、後翅外緣呈黑色寬頻。卵扁平,橢圓形,淡黃色,表面有網紋。末齡幼蟲體長23-26毫米,頭部、前胸背板淡褐色,胸腹部草綠色,亞背線呈兩條較寬的乳白色縱帶,氣門黑色。蛹長約14毫米,深褐色,外被薄繭。卵: 扁平橢圓形, 淡黃色, 表面有龜甲狀網紋。
幼蟲: 成熟幼蟲體長 26 毫米, 頭部前胸淡褐色, 胸腹部草綠色, 背面較平, 亞背線較粗、白色 ( 此點是菜農認識瓜娟螟的主要標識) , 氣門黑色, 各體節上有瘤狀突起, 上生短毛。全身以胸部及腹部較大, 尾部較小, 頭部次之。
蛹: 蛹長 14 毫米, 濃褐色, 頭部光整尖瘦, 翅基伸至第六腹節, 有薄繭。
幼蟲: 成熟幼蟲體長 26 毫米, 頭部前胸淡褐色, 胸腹部草綠色, 背面較平, 亞背線較粗、白色 ( 此點是菜農認識瓜娟螟的主要標識) , 氣門黑色, 各體節上有瘤狀突起, 上生短毛。全身以胸部及腹部較大, 尾部較小, 頭部次之。
蛹: 蛹長 14 毫米, 濃褐色, 頭部光整尖瘦, 翅基伸至第六腹節, 有薄繭。
生活史
在廣東一年發生6代,以老熟幼蟲或蛹在枯葉或表土越冬,第一次成蟲於 4 月中、下旬至 5 月中旬出現, 幼蟲於 4 月下旬始見, 一、二代幼蟲很少, 對瓜類作物基本上不構成危害, 7月中旬發生第三代幼蟲, 密度較大, 7 月上、中旬至 10 月中旬為盛發期, 此時世代重迭, 危害嚴重。
生數量多,世代重疊,危害嚴重。11月後進入越冬期。成蟲夜間活動,稍有趨光性,雌蛾在葉背產卵。幼蟲3齡後卷葉取食,蛹化於卷 葉或落葉中。
生活習性
成蟲: 晝伏夜出 , 具弱趨光性, 歷期7~10 天, 對瓜類蔬菜不發生危害。卵: 雌蟲交配後即可產卵, 卵產於葉背或嫩尖上, 散生或數粒在一起, 卵期 5~8 天。幼蟲: 初孵幼蟲先在葉背或嫩尖取食葉肉, 被害部成灰白色斑塊, 3 齡後有近 30%的幼蟲即吐絲將葉片左右綴合, 匿居其中進行危害, 大部分幼蟲裸體在葉背取食葉肉, 可吃光全葉,僅存葉脈和葉面表皮, 或蛀食瓜果及花中危害, 或潛蛀瓜藤。根據筆者觀察, 幼蟲對黃瓜、絲瓜、苦瓜危害最重, 不光危害其葉片, 而且取食其果肉, 嚴重時每片葉或每條瓜有幼蟲一般達20~50 條, 多者達 160 多條, 嚴重影響其商品性。 但對西瓜、冬瓜、節瓜和甜瓜, 目前只發現危害其葉片, 尚還沒有發現危害其果實的先例。
防治措施
(1)提倡採用防蟲網,防治瓜絹螟兼治黃守瓜。
(2)清潔田園,瓜果採收後將枯藤落葉收集漚埋或燒毀,可壓低下代或越冬蟲口基數。
(3)人工摘除卷葉:捏殺部分幼蟲和蛹
(4)提倡用螟黃赤眼蜂防治瓜絹螟。此外在幼蟲發生初期,及時摘除卷葉,置於天敵保護器中,使寄生蜂等天敵飛回大自然或瓜田中,但害蟲留在保護器中,以集中消滅部分幼蟲。
(5)加強瓜絹螟 預測預報,採用性誘劑或黑光燈預測報發生期和發生量。
(6)提倡架設頻振式或微電腦自控滅蟲燈,對瓜娟冥有效,還可以減少薊馬,白粉虱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