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丞相

糖丞相

糖畫,深受人們(特別是孩子們)廣泛歡迎的傳統手工藝食品。這一民俗工藝過去的稱謂頗多:在以成都為中心的川西平原稱為“糖餅兒”或“倒糖餅兒”;在川東一帶稱作“糖關刀”“糖把耙兒”,川北一帶則呼為“糖燈影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糖丞相
  • 外文名:Sugar prime minister
  • 解釋:以糖做成的畫
  • 發源地:四川
糖畫的起源,起源與發展,

糖畫的起源

糖畫,顧名思義,就是以糖做成的畫,它亦糖亦畫,可觀可食。民間俗稱“倒糖人兒”“倒糖餅兒”。這一頗具民俗特色的工藝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即以糖作畫之意。糖畫起源於明代的“糖丞相”。清代小說家褚人獲的《堅瓠補集》里載,明俗每新祀神,“熔就糖”,印鑄成各種動物及人物作為祀品,所鑄人物“袍笏軒昂”,儼然文臣武將,故時戲稱為“糖丞相”。 到了清代,糖畫更加流行,製作技藝日趨精妙,題材也更加廣泛,多為龍、鳳、魚、猴等普通大眾喜聞樂見的吉祥圖案。《堅瓠補集》中有一首詩,真實記錄了糖畫盛行的情況:“熔就糖霜丞相呼,賓筵排列勢非孤;蘇秦錄我言甘也,林甫為人口蜜腹。霉雨還潮幾屈膝,香風送暖得全膚;紙糊閣老尋常事,糖丞來年亦紙糊,逐漸演變發展成為今日的糖畫藝術。如今,糖畫的這種魅力逐漸又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和關注。充滿了市井氣息的糖畫,無論是畫本身,還是作畫的過程都是饒有趣味的,因此能夠經久不衰。
糖丞相
倒糖餅兒這一民間工藝的研究發掘工作,在一次文化局召開的老藝人座談會上,與會者情緒很高,紛紛要求把分散的藝人組織起來,以利於這一民間藝術的發展,一致同意成立一個什麼協會。後來成立協會就稱為“糖畫協會”。隨著協會的成立,活動的展開,加上新聞媒介的宣傳,“糖畫”這一稱謂很快就為社會所承認而叫開了。從此結束了這一民間工藝一直沒有統一的、正式的稱謂的歷史。

起源與發展

糖畫的發源地在四川,由於深受百姓的喜愛,便在全國各地普及開來,越傳越廣。時至今日,北京、天津、河南、山東等地都活躍著大批的糖畫藝人。糖畫在每一個地區生根發芽,受到當地風俗文化的影響,都具有了一定的地域性,具有當地的特色。四川糖畫的精湛,天津糖畫的逼真,河南糖畫的玲瓏剔透,北京糖畫的質樸等,都能激起人們各種不同的審美感受!糖畫在中國歷史悠久,相傳最早起源於明代,在兒童時代所見的捏糖人等以傳統手工的攤前都會聚合不少的人觀看,一個人、兩個人、三個人慢慢的人聚集的就會越來越多,自然生意也會很不錯,但由於手工慢,而且想做的話,也必須經過一番的技藝的訓練。
糖丞相
成都糖畫脫胎於明代“饗糖”,吸收了民間皮影和剪紙藝術的部分表現手法後逐漸形成,在一代代藝人手中,這項甜蜜的技藝已經傳承了500年。
糖丞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