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UG NX 8.0中文版模具設計

精通UG NX 8.0中文版模具設計

《精通UG NX 8.0中文版模具設計》一書的出版社是科學出版,作者是易向東 / 田家棟,出版時間是2013-1。

基本介紹

  • 作者:易向東                       /            田家棟
  • ISBN:9787030357120
  • 頁數:460
  • 定價:58.00元
  • 出版社:科學出版
  • 出版時間:2013-1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新世紀書局:精通UG NX 8.0中文版模具設計》以UGNx8.0模具設計為主線,針對每個知識點進行詳細的講解,並輔以相應的實例,使讀者能夠快速、熟練、深入地掌握UG模具設計技術。全書共分為l7章,由淺入深地講解了UNNX模具設計的各種功能,包括UGNX8.0基礎、模具入門、初始化產品、模型修補、模仁設計、一模多腔設計、認識模架庫、流道設計、標準件及標準工具和注塑模嚮導的其他工具。此外,書中還介紹了多個具有代表性的綜合實例。隨書配套光碟包含了書中實例所採用的模型源檔案和相關的操作視頻,供讀者在閱讀《新世紀書局:精通UG NX 8.0中文版模具設計》時進行操作練習和參考。

作者介紹

"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精通AutoCAD、UG、ANSYS等工程軟體,使用相關軟體多年,能夠運用相關工具進行工程設計。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多篇,大學期間多次獲得獎學金及研究生期間獲優秀研究生等榮譽。
目前進行相關的課題研究工作均採用AutoCAD、Abaqus等工程軟體。已出版《精通UG NX 7.0中文版模具設計》等計算機圖書。
"

作品目錄

"Chapter 01 UG NX 8.0基礎 001
1.1 UG NX 8.0簡介 002
1.1.1 UG NX 計算機輔助設計模組 002
1.1.2 UG NX計算機輔助製造模組 003
1.1.3 UG NX計算機輔助分析模組 003
1.2 UG NX 8.0的主界面 004
1.3 UG NX 8.0常用命令與操作 006
1.3.1 UG NX 8.0環境設定 006
1.3.2 UG NX 8.0系統參數設定 007
1.3.3 工作圖層的設定 011
1.3.4 視圖布局 014
1.3.5 常用工具 016
1.3.6 坐標系操作 022
1.4 本章小結 023
Chapter 02 模具入門 024
2.1 塑膠簡介 025
2.1.1 塑膠的分類 025
2.1.2 塑膠的性能 026
2.2 塑膠模具設計 027
2.2.1 注塑成型工藝原¬理 027
2.2.2 注塑成型件的成型工藝性 027
2.2.3 注塑模具的基本結構 028
2.2.4 注塑模具的設計步驟 029
2.3 注塑模具CAD 032
2.3.1 模具CAX技術 033
2.3.2 注塑模具CAD技術 034
2.4 MoldWizard模具設計 035
2.4.1 UG模具設計選單 035
2.4.2 UG模具設計流程 039
2.4.3 產品模型的準備 039
2.5 本章小結 040
Chapter 03 初始化產品 041
3.1 注塑模具設計的參數設定 042
3.2 產品的載入 043
3.2.1 MoldWizard的裝配克隆 044
3.2.2 prod裝配子結構 045
3.3 坐標系的設定 045
3.4 設定模具的收縮率 046
3.4.1 收縮類型 046
3.4.2 收縮參考 048
3.5 設定工件 049
3.5.1 工件類型 049
3.5.2 工件庫 050
3.6 初始化項目實例 050
3.6.1 載入產品 051
3.6.2 初始化項目 051
3.6.3 裝配結構圖 052
3.6.4 模具坐標系的定位 052
3.6.5 設定產品收縮率 053
3.6.6 自定義工件的創建 054
3.7 本章小結 054
Chapter 04 模型修補 055
4.1 基於修剪的分型過程 056
4.2 工具簡介 056
4.3 模型修補 057
4.3.1 邊緣修補 057
4.3.2 編輯¬分型面和曲面補片 059
4.3.3 創建方塊 059
4.3.4 分割實體 059
4.3.5 實體補片 060
4.3.6 修剪區域補片 061
4.4 其他工具的套用 062
4.4.1 輪廓分割(拆分面工具) 062
4.4.2 擴大曲面補片 063
4.4.3 修剪實體 064
4.4.4 替換實體 064
4.4.5 延伸實體 065
4.4.6 參考圓角 066
4.4.7 計算面積 066
4.4.8 線切割起始孔 067
4.5 模型修補實例 067
4.5.1 裝載產品模型 067
4.5.2 初始化項目 068
4.5.3 定義模具坐標系 069
4.5.4 定義模坯 069
4.5.5 型腔布局 070
4.5.6 模型修補 070
4.6 本章小結 073
Chapter 05 模仁設計 074
5.1 分型的概述 075
5.2 模型分型工具 076
5.2.1 分型工具 076
5.2.2 分型過程的本質 077
5.3 區域設計 077
5.4 定義區域 081
5.5 創建/刪除曲面補片 081
5.6 分型線設計 082
5.7 設計引導線 083
5.7.1 創建引導線 084
5.7.2 編輯¬引導線 084
5.7.3 刪除引導線 085
5.8 分型面的設計 085
5.8.1 創建分型面 086
5.8.2 編輯¬分型面 087
5.8.3 刪除分型面 088
5.9 創建型腔和型芯 088
5.10 其他分型工具 089
5.10.1 交換模型 089
5.10.2 備份分型和補片片體 091
5.11 分型實例 091
5.11.1 分型設計實例1 091
5.11.2 分型設計實例2 097
5.11.3 分型設計實例3 102
5.11.4 分型設計實例4 107
5.12 本章小結 111
Chapter 06 一模多腔設計 112
6.1 一模多腔布局 113
6.1.1 型腔數量和排列方式 113
6.1.2 “型腔布局”對話框 114
6.1.3 矩形布局 116
6.1.4 圓形布局 118
6.1.5 編輯¬布局 119
6.2 多件模布局設計 121
6.2.1 用初始化項目載入多件模 121
6.2.2 激活部件 121
6.2.3 初始化項目和模具坐標 122
6.2.4 刪除多件模成員 122
6.2.5 刪除單個產品的陣列和刪除檔案 122
6.3 一模多腔與一模多件設計實例 123
6.3.1 多腔模設計實例 123
6.3.2 多件模設計實例 128
6.3.3 刪除一個產品 134
6.3.4 刪除檔案實例 135
6.4 本章小結 136
Chapter 07 認識模架庫 137
7.1 標準化模架 138
7.1.1 塑膠模標準化 138
7.1.2 塑膠注塑模標準模架及選用 138
7.2 設計模架 139
7.3 “可互換模架”功能 142
7.3.1 編輯¬模架組件 143
7.3.2 安裝和配置可互換模架 144
7.4 通用模架 144
7.5 添加模架實例 144
7.5.1 裝載產品模型 145
7.5.2 項目的初始化 145
7.5.3 收縮率和工件 145
7.5.4 模型的修補和區域的定義 146
7.5.5 提取區域和分型線 148
7.5.6 分型面的創建 148
7.5.7 型芯和型腔 149
7.5.8 標準模架的添加 150
7.6 本章小結 150
Chapter 08 流道設計 151
8.1 流道的組成及設計原¬則 152
8.1.1 流道的組成 152
8.1.2 流道的設計原¬則 152
8.2 流道的結構設計 153
8.2.1 主流道的設計 153
8.2.2 冷料井的設計 154
8.2.3 分流道的設計 154
8.2.4 澆口的設計 156
8.3 澆口設計 158
8.3.1 添加或修改澆口 158
8.3.2 “澆口設計”對話框 158
8.4 分流道設計 161
8.4.1 定義引導線串 161
8.4.2 創建分流道通道 161
8.5 定位環和澆口襯套設計 162
8.5.1 添加定位環 162
8.5.2 添加澆口襯套 163
8.6 澆注系統設計實例 164
8.6.1 載入模型 164
8.6.2 創建澆口 165
8.6.3 分流道設計 167
8.6.4 添加定位環 168
8.6.5 添加澆口襯套 169
8.6.6 修改澆口襯套 170
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