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精神經濟
- 出處:《精神經濟》
- 作者:李向民
- 三大支柱:技術、設計與品牌
三大支柱,意義,評論,
三大支柱
技術、設計與品牌是精神經濟的三大支柱
人類精神因素的作用貫穿於經濟活動的始終,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管理與控制、技術的創新與運用、對形式美的追求,以及對名聲的推崇。
人類社會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人類改造世界的追求。其內在動力是人類為滿足自身的需求,不斷對生存環境進行有意識的改造。與此相適應的是人類改造自然、創造財富的手段在不斷地進化。這就是科學技術的生產性套用。由於科技的自在發展規律,技術進步正在加速。這一切反過來也使社會與經濟對技術的依賴性增強。這是一個基本事實。
藝術的商品化和商品的藝術化是另一個重要的現象。美感是人類長期與自然相交往中形成的某種程式化的社會心理積澱,也是對自然認識在心理上的升華。當各種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滿足後,對美的需求將逐步顯化為影響市場的重要因素。
第三個似乎帶有貴族色彩的變化傾向是,人類作為一個社會化的群體,每個個體都十分關注自己的公眾形象。在一個較為富裕的社會群體裡,總有更多的人在意這一點。而所有的地區、物品和個人的內在品質都直接地外化為名聲。對於企業和商品來說,就是商標和品牌。公眾對它們的認識直接決定了其市場銷路和經營狀況。
在人類社會的物質生產已極大提高的今天,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都已有較大的提高。其最主要的標誌就是人類需求等級的提高。除了少數相對貧困的地區和群體外,人們正越來越關注高層次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技術、設計和品牌將成為經濟運行和發展的重要內生變數。這種以精神因素為主要內容的經濟形態或階段,就是精神經濟。
意義
精神生產是第一次產業
對精神經濟的認識有多方面意義。從理論上講,它可以幫助人們重新認識現代經濟的特點,並更好地理解一些為傳統經濟學所忽視或無法解釋的經濟問題,從而拓寬了經濟學的研究領域。從實踐上講,通過對精神經濟的認識,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今天市場和經濟景氣變化的某些非理性因素,正確把握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根據這一理論,我們需要更加關注風險投資與高新技術成果的轉化,而且也不能對方興未艾的娛樂業、體育產業、名聲產業(包括廣告業、傳媒業等)等閒視之,其規模和影響已經超過了許多傳統工業部門。
從經濟成長的動力看
物質經濟的主要資源是土地、礦產、體力(人力、畜力等)物質資源,精神經濟的主要資源是知識、智慧。物質經濟發展的基礎是對土地、礦藏的開發和占有,精神經濟發展的基礎則是對專利等智慧財產權的開發與占有。在物質經濟時代,財富分配的基礎是對物質生產資料的所有權,而在精神經濟時代,財富分配的基礎則是對智慧財產權的擁有和使用。1997年以來,索羅斯等國際金融大鱷之所以對一些國家的貨幣進行成功地狙擊,掠奪數以億計的財富,並不是靠槍炮和核武器,而是靠先進的金融工具和智慧。
在物質經濟條件下,農業和開礦是第一次產業,是基礎產業。在精神經濟條件下,精神產品的生產再生產是第一次產業,是基礎產業。精神生產應該是精神經濟時代的龍頭產業。科教立國不應僅僅是一種文化上的考慮,而且更應該是一種經濟戰略和經濟結構的考慮。
在歷史上,一些資源匱乏的小國如瑞士、日本的崛起和一些基礎物質資料受到毀滅性打擊的國家如德國、蘇聯的成功復興,都向人們雄辯地證明了,對於現代經濟發展來說,物質財富的擁有並不是最重要的要素,人才(智慧、創新能力)才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資源。
從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來說
各種物質基礎設施的落後並不能成為下一步發展的主要障礙,最大的問題是智力資源的匱乏和不能有效使用。從人才流失的方向,我們可以看出我們在用人制度和激勵機制上的不足。這個問題如果不能儘快妥善解決,將直接影響中國的國際競爭力。
隨著小康目標的實現,中國社會的人均生活消費水平將面臨一個全面的變化。非物質消費逐步成為主導性的消費,物質產品將逐步成為精神消費的載體,經濟的精神化進程也將隨之加速。如何因勢利導,通過發展新的產品和產業,引導和滿足人們的需求將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從當前中國的經濟形勢看
隨著國內生產能力的迅速提高和國外產品的大量湧入,傳統的物質產品生產幾乎無一例外地面臨生產過剩和市場危機,繼續走傳統的價格競爭的路子已經不現實。關鍵在於如何提高產品的精神內涵,引導和滿足人們內在的高層次需求。
精神經濟不僅僅是一個新的時代,而且也是一種新的經濟觀。及時轉變人們的觀念,並以此為基礎實現產業政策和產業結構的重大調整是關乎中國經濟振興和民族復興的重大戰略問題,因此需要決策者認真加以重視。
評論
對精神經濟這種非物質經濟的探討固然重要,但其實踐意義在目前看來恐怕是非常有限的。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物質經濟決定精神經濟,當整個人類社會物質生產沒有發展到極大豐富的時候,精神經濟作為一種人類的社會經濟形態是難以實現的。而當人類物質財富極大豐富的時候,就是共產主義社會來臨的時候。也就是說,人類社會能夠真正進入精神經濟時代的時間表大約是在共產主義社會,而不是現在的社會主義或資本主義發展階段。按照目前比較一致的看法,人類社會經歷了農業經濟時代、工業經濟時代,正在走向信息(知識)經濟時代可能更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但精神經濟的提法對某些消費群體、某些行業是有現實意義的,它提醒人們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精神消費的群體數量會越來越多,生產與精神產品有關的企業必須抓住這一市場動向,積極地、超前地迎合、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消費需求。只有這樣,相關企業才能獲得更為廣闊的成長空間。
隨著世界新的技術革命浪潮的興起,物質財富的生產必將呈基本飽和和相對過剩狀態,精神產品生產再生產的規模將不斷擴大並吸引更多的資源向其集中,智慧、知識和情感將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以精神產品生產為龍頭的新興產業正在逐步成為新的經濟成長點,人類面臨一個新的時代——精神經濟時代。
精神產品的概念,在人們的一般理解中,是指哲學、宗教、文藝作品、社會科學理論、自然科學理論和技術成果等幾類產品的總稱。這種認識還是比較模糊、皮相的,作為一門科學的研究對象,學者李向民對精神產品做出了更為明確、深刻的界說:將人們一般理解中的精神產品(見上文所述)稱為“準精神產品”,即這種產品具備了精神產品的基本特徵,但它本身並不是精神產品;將人類所有產品的內在精神內容稱為“泛精神產品”。
為了進一步說明作為精神經濟學研究對象的精神產品,與準精神產品、泛精神產品的內在聯繫,本文引用學者李向民的說明圖表 進行進一步的闡述:
F
E’ D | A E |
C | B |
圖1 精神產品:準精神產品和泛精神產品的交集
圖1整個方框代表人類的全部社會產品。根據不同的方法對這個作為總體對象的產品進行劃分,由於人類社會的一切產品都是無形的精神內容和有形的物質實體的統一,因此以EE’線以上代表產品的精神內容(A、D)(即泛精神產品),以下部分代表產品的物質形式(B、C);FF’線以左代表人們通常所說的精神產品(即準精神產品)(C、D),以右代表物質產品(A、B)。
作為精神經濟學研究對象的精神產品,是指準精神產品(C、D)與泛精神產品(A、D)的共同部分(D),即準精神產品的精神內容。
精神產品千百年來一直在商品化的道路上緩慢前行,其商品化具有客觀的社會根源,是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在推進精神產品商品化的同時,我們還應認識到精神產品具有價值、使用價值和學術價值三個方面的價值屬性,更好地促進精神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精神經濟活動的繁榮,引領精神經濟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