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就是精神的事》是2005年重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毛喻原。
基本介紹
- 書名:精神就是精神的事
- 作者:毛喻原
- ISBN:9787536671171
- 頁數:132
- 定價:23.00元
-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03
- 裝幀:平裝
- 副標題:語言、精神與生活悖反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詩化的人生哲學,作者以其獨特的充滿哲人氣質的筆觸,寫就這部作品,全書寫就他的一個哲理世界:精神就是精神的事、人生就是去赴一個約、人在什麼“之間”和什麼“之中”,人就是意義,關於黑夜的十二個斷想、生活之可怕的失落……從中你一定可以找到同你的內心相同的情愫。
在此物質主義氣盛、趨利傳統悠長的時代,提出“精神就是精神的事”一說,並非一種人為刻意的標新,一種突發怪思的奇想,也並非一種譁眾取寵、別出心裁之舉。我始終堅信,這是在告知世人一個基本的事實和簡單的道理。
我一直感到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有一種東西幾乎已無法得到克服、消除和有效的緩減,似乎物性的瘴氣太重,思想的迷霧太濃。人們太熱衷於、傾心於“這個世界”,太熱衷於、傾心於這個世界的“事”、這個世界的“物”、這個世界的“形”,而對這個世界的“根”、這個世界的“理”、這個世界的“因”,這個世界的何以和為何卻棄而不顧,置之不理。對於本該解決而一直又沒有得到解決的問題,他們自以為已經一次性地得到了清算,而對那些本不應該過多去糾纏的事情則又表現出一種令人費解的著迷和痴狂。隨時都有證詞,到處都有事實塞人耳目。人們對有形、物利、具實和近距的追求可以說已達一種無以復加的地步,大有目不忍睹、耳不忍聞、心不忍思之痛感。基於這樣的事實,為了作出某種校正和調衡,我覺得我們完全有必要再次提及“精神的事歸精神,物質的事歸物質”這一古老的柏拉圖式的命題。反對馬克,提倡克萊,讓一種新時代的新理性主義靈光碟機散籠罩在塵寰之上的物質主義幽靈。
但生活中的事實是,人們早已把“物質決定一切”的論調視為某種教條,乃至於一種新時代的“登山寶訓”。此信條及其演繹的相應思想體系和觀念產品似乎已成一種基始和原質滲入到人們的靈魂,溶化在人們的心中。思維和口語言必及物,意念和動態勢必歸因於物。物成了人們頂禮膜拜的神,成了生活的大限和人們為之傾心趨近的極閾。於是,物質主義的聒噪,物質至上的張狂就不僅僅是一面千年飄揚的旗幟,而更是現實中人們的思想和觀念永遠也無法逾越的屏障,是一道永遠也通不過去的隘口,一堵彈韌有餘、無形,但卻厚實的黑牆。
可悲的是,人們很樂意在這種物質決定論的泥淖中沉溺,在一種墮落的氛圍中沒完沒了地打發革命的時光。殊不知世界上古往今來的一切物質決定,實際上都是被物質決定,被物質所損殞和朽毀,包括人的秉賦、靈性和所有珍貴的思想感情都被圈定在物質的樊籠中。也許,舊有的習慣太漫長、太經久、太頑固、太無形、太鋪天蓋地、太表淺自然地“順理成章”,以致人們不再去深究其荒誕的內涵和災難的後果。我一直弄不清楚為何人們會如此固執地篤信這種類似於動物主義的世界觀,難道是人的智力還沒有得到進一步的開發?理性自覺尚未上升到一個令人滿意的層次?抑或一切都太受制於動物式的條件反射,或受定於一種頑固的原始本能?
對動物而言,也許“物定論”是合理的,因為在動物的虛擬主體和外部世界之間只存在著一種閉合的物性迴環,即純粹條件反射式的反映機制,但對人來說,“物定論”就明顯顯得不恰當,甚至荒唐了。因為人既是物質的、生理的,更是精神的、靈性的,甚至是超驗的、語言的和符號的。不是別的,正是人的物質本性決定了人需要一種超物性的精神性引導,他需要追求一種異於己、同時又高於己的東西。正是這種精神性的東西才能浮載、提拔、牽攜、引導和成全一個物質性的人。這就需要在人之外和之上有一種“功能性的假設”、“關鍵性的虛擬”和“生髮性的效素”,以致在現實的人和理想的人之間形成一種參照,滋生一種張力,讓人有去處、有奔頭、有內在的熱情和首肯,最終契合人性的進化和世界最大的善業。
我認為,精神的事就是精神的事,從某種意義上說,它甚至與物質的因素無甚關聯。所謂經濟狀況、物質條件實際上並不象人們平時所認為的那樣與精神的事跡密切相關。至於那種認為物質是因,精神是果的論調,更純屬是一種愚蠢的偏見。我倒更樂意認為現實世界中一切物質主義者的困境、貧窮、失敗和尷尬都是由人的精神性、思想性因素引導的。精神是精神的事,就象史蒂芬在《唯一者書》中所說:“我要精神,誰也不能阻止我不如此這般地精神,唯有我所傾心或否棄的那種精神方能使我激勵我的精神,或熄滅我的精神。”前法國法務部長、著名學者、《法蘭西病》一書的作者阿蘭·佩雷菲特曾有精道的言詞:“物質使人物質,精神使人精神。我最好的祈禱乃是每日一早的晨讀,直奔桌前,品味人類之書……。”恰如數學家的偉大成就一樣,人類理智高峰頂點的到達,與物質條件的那種莫須有的苛求毫無關係。在這方面,過去的歷史已經提供了確鑿無疑的佐證:偉大的希伯萊精神和猶太教信仰幾乎發軔於遠古的物貧時代;近乎不朽的希臘藝術其全盛時期並非是物質主義榮耀輝煌的時辰;今日遍布歐洲的近千座大教堂實際上都是修建於人民並不富裕的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學理與藝術巨人,近世的音樂和數學天才,他們的成就令人矚目,但他們中的大多數卻是貧困潦倒的窮人。
對於那些真正想從事精神事業的人來說,物質的外部條件實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種心性,一種姿態,一種對世界真善的傾心首肯。心性的問題不解決,一切事情就無從談起,包括物質主義的各項宏偉藍圖和救世大業。因為沒有根基和土壤,去談論美麗的苗圃和參天的大樹即使不是荒謬的,也至少是毫無意義的。而心性更多地取決於人之天啟、覺悟、智慧、勤思、反省、靜讀、默念和內修,而不是依賴於物質的多寡和財富的豐乏。如果心性不正,一個人即使讀了一百所大學也是無濟於事的,因為這種學歷只能增加一個人的知識或提高他的智慧型,但並沒有解決做事的方向;如果姿態不端,一個人再聰明也等於零,因為這種聰明在沒有魂核的情況下也同樣可以服務和效忠於人類邪惡的事業,或至少成為邪惡事業不自覺的幫凶。
現在是應該談論點精神的時候了,因為物性閉郁、物氣彌瘴,似乎人們已達到了一個再也走不動的地方。跳躍或轉身,反正需要一個新的開始,新的契入,或新的垂直式上升。現在是應該來點思想的注戀,提倡一點精神的歷程,讓精神的事歸精神,物質的事歸物質,最好是讓精神提攜物質,賦予物質以某種人性與道義的光輝。
目錄
精神就是精神的事
人生就是去赴一個約
人心中的甄別和揆量
幸福
孤島上的思緒
鐘聲在我沉默的時辰里迴響
人在什麼“之間”和什麼“之中”
我想在你的光輝里哭泣
誰能理解你?
我的奧秘是昭彰的
人就是意義
對終極責任的整體性理解
有誰忘記了什麼?
無“串”時代的輓歌
我對你說,我聽你說
我對你說過
過去的回憶
魔術師、帽子和小兔子
面孔和表情
渴望“正常”
關於沉默的二十四個沉思
關於黑夜的十二個斷想
生活之可怕的失落
現代生活其“外在化”的恐怖威力
誤會
論語言與生活的背反
問題不是金錢、經濟能夠解決的
人之三維——靈、智、情
三組重要的觀念
“自我”是什麼?
我——一個現實中的神話
信仰是一種功能
我的大學夢——給蘭大新生的留言
大學畢業後的第一年
請傾聽斯佩里的聲音
我難忘的一本書
關於普拉絲的《氣精》
申博爾斯卡的一首詩
讀金斯伯格的《嚎叫》有感
《巨變》給我們的啟迪
人類自由精神的一個寓言——評克爾凱戈爾的《重複》
愛的傾述,生的哲學——評法拉奇的《信》
讀波普爾《開放社會及其敵人》
我的“繪畫史”——寫在《愛情的倒影》出版之際
人生就是去赴一個約
人心中的甄別和揆量
幸福
孤島上的思緒
鐘聲在我沉默的時辰里迴響
人在什麼“之間”和什麼“之中”
我想在你的光輝里哭泣
誰能理解你?
我的奧秘是昭彰的
人就是意義
對終極責任的整體性理解
有誰忘記了什麼?
無“串”時代的輓歌
我對你說,我聽你說
我對你說過
過去的回憶
魔術師、帽子和小兔子
面孔和表情
渴望“正常”
關於沉默的二十四個沉思
關於黑夜的十二個斷想
生活之可怕的失落
現代生活其“外在化”的恐怖威力
誤會
論語言與生活的背反
問題不是金錢、經濟能夠解決的
人之三維——靈、智、情
三組重要的觀念
“自我”是什麼?
我——一個現實中的神話
信仰是一種功能
我的大學夢——給蘭大新生的留言
大學畢業後的第一年
請傾聽斯佩里的聲音
我難忘的一本書
關於普拉絲的《氣精》
申博爾斯卡的一首詩
讀金斯伯格的《嚎叫》有感
《巨變》給我們的啟迪
人類自由精神的一個寓言——評克爾凱戈爾的《重複》
愛的傾述,生的哲學——評法拉奇的《信》
讀波普爾《開放社會及其敵人》
我的“繪畫史”——寫在《愛情的倒影》出版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