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動員

精神動員:國家或政治集團為應對戰爭或其他軍事危機,對軍隊和民眾進行思想發動的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精神動員
  • 定義:國家或政治集團為應對戰爭或其他軍事危機,對軍隊和民眾進行思想發動的活動
國家或政治集團為應對戰爭或其他軍事危機,對軍隊和民眾進行思想發動的活動。
戰爭動員的組成部分,涉及戰時的宣傳、教育、文化、娛樂等許多方面。對調動軍民參加和支持戰爭的積極性,堅定軍民贏得戰爭的信心和鬥志,增強國家的政治凝聚力和軍民團結具有重要意義;為人力動員、物力動員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撐,充分發揮了精神因素在戰爭中的作用。
早期的精神動員,是針對直接參加暴力對抗的人員即參戰人員進行的,主要方法是利用人們對神靈或祖先的崇拜,通過占卜和祭祀活動,使人們相信參加戰爭的行為是神靈或祖先的旨意,可以得到神靈或祖先的幫助和庇護,於是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戰爭中去。隨著社會和戰爭的發展,宗教信仰、血緣關係、民族意識、社會輿論、政治思想、物質獎勵、法紀懲處等都成為精神動員的有力武器。工業時代,戰爭演變為總體戰爭後,精神動員的對象也從主要針對參戰人員演變為面向國家、社會和民族的所有成員。廣播、報紙等新聞媒介成為精神動員的重要工具。法國拿破崙一世對此曾指出:“報館一間,猶聯軍一隊也。”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廣播電台和報紙、雜誌成為精神動員的主要載體。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國充分利用大眾傳媒業以及各種文化藝術形式進行精神動員,同時力求破壞敵方的精神動員。冷戰結束後,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精神動員的作用更加突出,手段更加豐富,效果更加明顯,由此引發了聲勢浩大的輿論戰和心理戰。
精神動員的基本內容和方法是:①進行戰爭目的、意義的宣傳,揭示廣大民眾的利益與戰爭勝負的緊密聯繫,調動廣大民眾及社會各界參加和支持戰爭的積極性。②揭露敵人的戰爭罪行,進行仇視敵人的教育,激發民族義憤,形成同仇敵愾的社會氛圍。③向民眾表明政府特別是首腦人物的戰爭決心,加強對己方戰爭能力特別是軍隊作戰勝利的宣傳,堅定廣大軍民戰勝困難和贏得戰爭的信心。④及時宣傳、表彰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的人物事跡,為廣大軍民樹立精神榜樣和提供精神動力。⑤對按要求履行國防及戰爭義務的組織和個人,及時落實相關政策和待遇。⑥對戰爭中出現的不良思潮和渙散民心士氣的言論,進行堅決回擊,批評、懲辦那些與戰爭要求不相符合的思想和行為。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