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心理模型》一書由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精神分析心理模型
- 作者:【美】伊莉莎白 · L . 奧金克洛斯(Elizabeth L. Auchincloss)
- 譯者:錢秭澍
- ISBN:978-7-115-51072-3
- 類別:心理學-套用心理學
- 定價:69.00
-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 裝幀:平裝
- 開本:小16開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作者簡介
伊莉莎白·L. 奧金克洛斯,醫學博士,是心理動力學醫療機構的教育副主席,德威特·華萊士高級學者,紐約康奈爾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系臨床精神病學教授。她也是哥倫比亞大學精神分析培訓與研究中心的高級副主管和培訓督導分析師。
內容簡介
《精神分析心理模型》從精神分析創立之初的心理模型開始,一直梳理到自體心理學,清晰地呈現了各個主要學派對應的理論重點,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繫。書末思維導圖般的表格更是結構化地呈現了精神分析心理模型的重要內容。
本書的觀點是:精神分析心理模型與以腦為基礎的觀點是一致的;精神分析心理模型與文化性精神治療是一致的;精神分析心理模型與其他有名的心理模型是一致的,包括認知模型;我們可以用一定的方式呈現精神分析心理模型,從而允許心理學從業者使用一些彼此競爭的模型中各自的方面;精神分析心理模型的基本原理是被實證證據支持的。
對於學習精神分析的心理學學生與心理學愛好者,對於以精神分析流派思想 為主要工作思路的心理學工作者來說,這是一本簡約的、能夠掌握精神分析整體結構的圖書。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基礎內容 / 001
第 1 章 概述:為心理生活建立模型 / 003
什麼是精神分析 / 005
什麼是模型 / 005
我們為什麼需要心理模型 / 009
在腦科學的時代構建心理模型 / 011
實踐中的精神分析心理模型 / 015
第 2 章 精神分析心理模型的起源 / 016
科學心理學的誕生:心理決定論的興起 / 017
神經科學、神經學和精神病學領域的出現 / 021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027
無意識的“新心理學”:精神分析 / 038
精神分析心理模型
第 3 章 動力性無意識的演變 / 040
精神分析心理模型中的無意識 / 041
對有意識心理的早期探究 / 044
無意識:從笛卡爾到弗洛伊德 / 047
無意識心理過程與當代學院心理學 / 054
關於無意識的爭論:自知與自欺 / 059
第 4 章 精神分析心理模型的核心維度 / 061
心理運作的關鍵領域 / 062
四種基本的精神分析心理模型 / 069
跨越四種模型的核心維度 / 072
第二部分 地形學模型 / 075
第 5 章 心理地形圖 / 077
心理地形圖:心理的三層領域 / 078
動機 / 079
結構 / 過程 / 081
發展 / 083
地形學模型能幫助我們理解什麼 / 085
地形學模型對神經症概念的解釋 / 088
從地形學模型發展出心理動力學治療 / 093
意識的本質和功能 / 095
本章總結與核心維度表 / 098
第 6 章 夢的世界 / 101
地形學模型、動力性無意識以及夢的精神分析理論 / 102
夢在當代心理動力學治療中的用處 / 106
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為什麼它如此重要 / 108
夢的心理動力學理論與神經科學 / 110
探索夢的意義 / 112
本章總結和核心維度表 / 113
第 7 章 俄狄浦斯情結 / 116
弗洛伊德的理論:術語和概念 / 118
俄狄浦斯情結對地形學模型的貢獻 / 122
俄狄浦斯情結的新進展 / 124
俄狄浦斯情結的普遍性 / 131
俄狄浦斯情結以及敘述和幻想的重要性 / 132
修改地形學模型:弗洛伊德的心理結構模型 / 134
本章總結與核心維度表 / 135
第三部分 結構模型 / 139
第 8 章 新裝置、新概念:自我 / 141
導致地形學模型被修改的問題 / 142
伴隨著地形學模型的倒塌,無意識的概念擴展了 / 144
自我 / 145
自我對結構模型的貢獻 / 149
著名的自我心理學家 / 150
精神分析心理模型
結構模型與普通心理學之間的交匯點 / 152
本章總結與核心維度表 / 154
第 9 章 本我和超我 / 157
本我 / 158
超我 / 171
本章總結與核心維度表 / 178
第 10 章 衝突與折中 / 181
位於衝突中的心理 / 182
調解衝突與折中形成 / 183
運作著的衝突和折中:一個例子 / 190
衝突和折中對結構模型的貢獻 / 192
本章總結與核心維度表 / 197
第四部分 客體關係理論和自體心理學 / 201
第 11 章 客體關係理論 / 203
客體關係理論:術語和概念 / 204
客體關係理論與地形學和結構模型 / 205
客體關係理論的誕生 / 207
客體關係理論和成人心理病理學 / 220
奧托·科恩伯格:整合客體關係理論與結構模型 / 222
客體關係理論和心理動力學治療 / 226
本章總結與核心維度表 / 228
第 12 章 自體心理學 / 231
自體與自體的發展 / 232
科胡特的成人心理障礙理論:自體障礙 / 234
科胡特的心理治療作用理論:調動自體客體移情 / 235
對比自體心理學、結構模型以及客體關係理論 / 236
自戀型人格障礙:科胡特與科恩伯格 / 238
自體心理學對心理動力學治療的影響 / 240
自體的其他概念:自我心理學和客體關係理論家們的貢獻 / 241
對自體的研究:普通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貢獻 / 244
精神分析心理模型中的自體 / 245
本章總結與核心維度表 / 246
第五部分 整合與套用 / 249
第 13 章 朝向整合的精神分析心理模型 / 251
真的有統一的精神分析心理模型嗎 / 252
為什麼不同的模型是有用的、重要的 / 255
生物學心理模型的重要性 / 258
整合的風險:給精神分析師們的提醒 / 259
總結 / 261
第 1 章 概述:為心理生活建立模型 / 003
什麼是精神分析 / 005
什麼是模型 / 005
我們為什麼需要心理模型 / 009
在腦科學的時代構建心理模型 / 011
實踐中的精神分析心理模型 / 015
第 2 章 精神分析心理模型的起源 / 016
科學心理學的誕生:心理決定論的興起 / 017
神經科學、神經學和精神病學領域的出現 / 021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027
無意識的“新心理學”:精神分析 / 038
精神分析心理模型
第 3 章 動力性無意識的演變 / 040
精神分析心理模型中的無意識 / 041
對有意識心理的早期探究 / 044
無意識:從笛卡爾到弗洛伊德 / 047
無意識心理過程與當代學院心理學 / 054
關於無意識的爭論:自知與自欺 / 059
第 4 章 精神分析心理模型的核心維度 / 061
心理運作的關鍵領域 / 062
四種基本的精神分析心理模型 / 069
跨越四種模型的核心維度 / 072
第二部分 地形學模型 / 075
第 5 章 心理地形圖 / 077
心理地形圖:心理的三層領域 / 078
動機 / 079
結構 / 過程 / 081
發展 / 083
地形學模型能幫助我們理解什麼 / 085
地形學模型對神經症概念的解釋 / 088
從地形學模型發展出心理動力學治療 / 093
意識的本質和功能 / 095
本章總結與核心維度表 / 098
第 6 章 夢的世界 / 101
地形學模型、動力性無意識以及夢的精神分析理論 / 102
夢在當代心理動力學治療中的用處 / 106
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為什麼它如此重要 / 108
夢的心理動力學理論與神經科學 / 110
探索夢的意義 / 112
本章總結和核心維度表 / 113
第 7 章 俄狄浦斯情結 / 116
弗洛伊德的理論:術語和概念 / 118
俄狄浦斯情結對地形學模型的貢獻 / 122
俄狄浦斯情結的新進展 / 124
俄狄浦斯情結的普遍性 / 131
俄狄浦斯情結以及敘述和幻想的重要性 / 132
修改地形學模型:弗洛伊德的心理結構模型 / 134
本章總結與核心維度表 / 135
第三部分 結構模型 / 139
第 8 章 新裝置、新概念:自我 / 141
導致地形學模型被修改的問題 / 142
伴隨著地形學模型的倒塌,無意識的概念擴展了 / 144
自我 / 145
自我對結構模型的貢獻 / 149
著名的自我心理學家 / 150
精神分析心理模型
結構模型與普通心理學之間的交匯點 / 152
本章總結與核心維度表 / 154
第 9 章 本我和超我 / 157
本我 / 158
超我 / 171
本章總結與核心維度表 / 178
第 10 章 衝突與折中 / 181
位於衝突中的心理 / 182
調解衝突與折中形成 / 183
運作著的衝突和折中:一個例子 / 190
衝突和折中對結構模型的貢獻 / 192
本章總結與核心維度表 / 197
第四部分 客體關係理論和自體心理學 / 201
第 11 章 客體關係理論 / 203
客體關係理論:術語和概念 / 204
客體關係理論與地形學和結構模型 / 205
客體關係理論的誕生 / 207
客體關係理論和成人心理病理學 / 220
奧托·科恩伯格:整合客體關係理論與結構模型 / 222
客體關係理論和心理動力學治療 / 226
本章總結與核心維度表 / 228
第 12 章 自體心理學 / 231
自體與自體的發展 / 232
科胡特的成人心理障礙理論:自體障礙 / 234
科胡特的心理治療作用理論:調動自體客體移情 / 235
對比自體心理學、結構模型以及客體關係理論 / 236
自戀型人格障礙:科胡特與科恩伯格 / 238
自體心理學對心理動力學治療的影響 / 240
自體的其他概念:自我心理學和客體關係理論家們的貢獻 / 241
對自體的研究:普通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貢獻 / 244
精神分析心理模型中的自體 / 245
本章總結與核心維度表 / 246
第五部分 整合與套用 / 249
第 13 章 朝向整合的精神分析心理模型 / 251
真的有統一的精神分析心理模型嗎 / 252
為什麼不同的模型是有用的、重要的 / 255
生物學心理模型的重要性 / 258
整合的風險:給精神分析師們的提醒 / 259
總結 / 261